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2017-06-28马海福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课标创设情境

马海福

摘要:新课标新理念的精神已经贯彻学习好多年了,也深入到各个学校的各科课堂,得到了所有老师的公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现有的教学工作还不是很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有相当部分教师还没有深刻地领悟新课改的内涵,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共同努力研究,探讨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素材,创设出的情境不仅要适合教学,更要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有的教师过于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化,把创设情境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像数学课堂教学如果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就不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了。但事实证明,一些教师辛苦创设出来的情境常常缺乏针对性,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课例:一位教师教学《图形欣赏》的片段。课前播放了一段视频:一只美丽的蜻蜓飞过一片树林,遇见了一只小鸟,和小鳥有一段对话,最后小鸟对蜻蜓说:“在图形的王国里,我们是一家的!”学生想不出来为什么小鸟和蜻蜓是一家,课堂一片寂静。教师只好不停地引导:“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多次引导,终于引出了课题。由此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并没有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而导致这节课的情境导入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2.缺乏有实质性的课堂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认为合作学习是一堂课中必须有的,是教师课堂教学必设的一个环节,而忽略了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实质性作用。还有些教师为了完成其课前所预设的课堂活动内容,在学生还没有完成其合作任务的情况下就被终止合作,这样也就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了形式主义。

课例:一位教师在执教《数据与统计》这课时,在让学生统计某十字路口在一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这一环节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学习内容后,就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预设,将学生分成小组来统计数据,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但学生的这一合作过程是被老师“强迫”进行的。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使小组合作学习偏重于形式,而是要对其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3.缺乏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

“满堂灌”是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教师还未将新课标的内容领悟透彻,认为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越多越好,结果满堂课都是“还有吗”“对吗”“是吗”等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因此,学生也就提不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了。

课例:一堂“8乘几”的示范课:导入时,多媒体展示操场上学生正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教师问:“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三名学生先后陈述了他们获得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可始终没有说到与本节课相关的“8乘几”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而后通过学生的回答,就能清晰地展现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如此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缺乏个性化的课堂评价形式

课堂评价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要赋予激励性,单一的评价形式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不能只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二、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1.教学情境的创设恰当有趣

教师课前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而且要求情境能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有不同的变化,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例如故事情境、活动情境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情境创设已经失去了它的吸引力,此时就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对于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则可以通过做游戏、模拟表演、讲故事等形式创设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

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灵活地运用教材中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重设教材,也就是有目的、合理地删减内容。在合作学习这一过程中,不能忽视班级中的“后进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班级里的弱势群体,不能让这部分学生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一定要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注重个性化的学习。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学生的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在课本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发现学习是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在课本上,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来发现新的知识。新课程提出学生的学习应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全面得体的评价途径和方法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新课标认为课堂评价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重视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而不是为了简单地查看学生的表现,更不是满足评价者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发挥评价的功能,适度的批评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认清错误的原因,有利于今后的改正与进步。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新理念新思路的教学环境下,我们教师不要盲目地追求新的东西,舍弃切实可行的方法,而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唯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标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创设未来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