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及策略

2017-06-28闫仲民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原则小学数学

闫仲民

摘要: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巧妙的导课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引发联想,激起探究欲望,同时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探究知识的兴趣,沟通新的知识的领域,加速旧技能的迁移、新技能的形成,为一节课的成功起到良好的开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及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原则;策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良好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很容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最佳状态,直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

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其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性原则。所谓的针对性就是指教师设计的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教材、不同环境、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切不能只图表面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而削弱其他教学环节。

2.趣味性原则。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导,它对学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大部分,所以在上课开始,要充分利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在极短的时间里,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上去。趣味性不一定要有笑点,而是能够带动学生以一种积极活跃的气氛进入到学习中去,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以一种相对愉悦的气氛进行学习。

3.新奇性原则。无论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小学生的好奇心尤为强烈,一段能够激起学生好奇心的教学导入将更有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

4.简洁性原则。短小精悍是课堂教学导入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一段简短的教学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才更加有意义。

5.愉悦性原则。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愉悦欢快的,以愉悦的教学导入开始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情。

6.灵活性原则。课堂导入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导入策略。

7.形象直观性原则。直观的事物、图片等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耳听、眼观、手动、脑转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策略

1.看图提示导入法。这是一种借助图片将与课堂教学相关内容直接呈现出来的方法。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仔细观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这是各个学科都适用的课堂导入方法,尤其是在几何的教学中,一个实物的冲击远远大于课堂上大量枯燥无味的讲解。例如,在讲解各种图形时,直观的正方形、三角形图案等,能够很好地让学生认识到各个图形之间的差异。

2.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导入方法,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追击问题”一课中的数学运算时,引入龟兔赛跑的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轻松理解学习内容。

3.悬念导入法。所谓的悬念导入法,就是在教学开始之前抛给学生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通过学习来回答相关问题,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几何体时,什么形状的纸可以折成圆锥形、什么形状的纸可以折成圆柱形、圆锥形和圆柱形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等,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4.温故知新导入法。这种方法与常规的复习导入法比较相似,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圆锥、圆柱体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之前学习过扇形和长方形的知识,进而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会更加便于学生理解。

5.直接导入法。这种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直接指出课程的重点,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这在各科教学中也较为常用。教师在课程的开始直接指出学习的内容,提出学习要求,能够更快更直接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便于过多使用,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心理。教师应该将直接导入法和其他策略结合起来,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宜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法。

6.实验操作导入法。实验操作导入法就是通过实验等来调动学生的口、眼、耳、脑多种器官来感知活动,获得新知。众所周知,《空间与图形》板块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难点,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个板块时提不起精神,觉得枯燥乏味,不容易理解。为此,我们更要注意多用实验操作导入法。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就拿了底面积和高一样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拿等底等高的圆锥给等底等高的圆柱装水;通过实验大家发现:需要三圆锥的水才能装满一圆柱,自然也知道了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7.竞猜谜语法。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因此,老师可以密切结合教材,适当引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认识钟表”时,可以先让学生猜谜语:“一家兄弟,高矮各不齐,滴答提醒你,时间要珍惜。”当学生说出谜底时,教师肯定、赞许,学生体会到了钟表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这样,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動,随即板书“认识钟表”,自然地引出新课。

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有一定新意,让学生感到眼前一亮,感到新颖、新奇,同时切中主题。教师可根据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的顺序和教学容量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取舍,使之更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教学过程更趋向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课前“导”的作用,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激发创新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原则小学数学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