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学从培养学生语感开始

2017-06-28王瑞林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语感教学

王瑞林

摘要:语感的培养既是有效教学的凭借,却又与教学的全过程相辅相成,断然不可能孤立着进行培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得以不断地优化、提高,他们的所学,才能逐渐向“语用”的层面过渡。

关键词:有效;教学;语感

如何取得教学的最优化,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培养语感入手,非但不容忽视,并且可以取得“磨刀不负砍柴功”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作为语文教师,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是重要的教学形式,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其中的朗读、背诵的份量占有其相当大的位置。可以说,读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科学习的质量。语文教育专家窦桂梅老师指出:学生的读不是为读而读,而是要一遍又一遍地,带有明确的目的进行朗读,并且,每一遍读要达到的目的各有不同。这里专家所指的读,是指朗读,她极力地反对课堂上的简单的一句“好,请同学们把课文再朗读一遍。”无论是何种指导方法,倘若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感,要真正取得教学效果是很难的。一位教师在讲授《大自然的秘密》一课后谈讲课体会,文中“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事实很快使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一句话,作者旨在突出自己一行人“好心干坏事”之后那种后悔不已的心情,但学生在朗读到这里时,却是语调平平,他们的语气语调根本无法体现作者一行人“悔恨、惊慌”的心情。于是,教师采用加重音的方法:1、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2、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3、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三种不同不同的语气变换,让学生在反复的语言感悟中,体会当时的气氛,并让学生明确:在“蠢事”一词前面加上“愚不可及”一词,可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的自责。学生的感觉找到了,读来也就饱含感情了;另者: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背诵任务是繁重的,许多学生的这一项任务都无法完成,究其原因,他们的背诵方法采用的是死记硬背,而不是在充分理解课文情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的,特别是文言文部份更是如此。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语感没有找到。记得在教学六年级下学期的《鹬蚌相争》一课,我采用引导学生划节奏线,结合字词逐步击破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条理的分析中找到感觉,很快的,他们便能朗朗上口了: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必须让学生真切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六年级教材中,有些课文故事的时代背景是较久远,学生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很难的,除了得有老师作必要的介绍作教学的铺垫,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引导学生地语气的品读中,凭借良好的语感,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同悲同欢,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学生对老班长的“舍己为人,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层面,而在我有意的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后,有些学生却能在语言的反复诵读中,在课堂上热泪盈眶:(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可以說,全文最精采的人物对话在这个章节,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最感人的章节也在这些人物对白之中,所以让学生反复地品读,在语言的感悟中明白当时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难,学生则能在文本中感同身受,并被老班长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三、培养学生细腻的语感,要对习作进行高效批改,夯实习作的基本功。

作文的批改一直都是语文老师头疼的任务。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腻的语感,能夯实他们习作的基本功,如字词、标点的运用、语句的正确表达等等。只要学生有良好的语感,那么,作文批改则成了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尽管他们所批改的并不一定能像老师那么深入、细致,作为老师我们不可能完全放手,但如果学生事先有良好的语感,老师的帮助他们便能更好地接受。也就是说,在学生的作文批改中,我侧重于学生习惯的养成,侧重于他们基本功的奠定,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事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了良好的语感,他们则能在自我的批改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种种错误,并自觉地进行批改,长期以来,学生有了扎实的习作基础之后,他们的习作水平便能在自我磨炼中得以提高。

四、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够迅速进行课外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了语感的敏锐感悟力,致力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更快、更全面地得以提升。语感的培养既是有效教学的凭借,却又与教学的全过程相辅相成,断然不可能孤立着进行培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得以不断地优化、提高,他们的所学,才能逐渐向“语用”的层面过渡。

相信伴随着良好的语感,学生在当前,甚至在今后更长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会更喜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感教学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浅谈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重视语感培养,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