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现状及对策
2017-06-28孙明星
孙明星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幼儿园)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却忽略了性别角色教育,尤其是幼儿学前教育阶段,性别角色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希望我们的家长、学校以及社会能更加重视幼儿性别角色教育。
关键词: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现状;对策
一、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探讨的必要性
性别角色是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的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发展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方法对幼儿今后的活动兴趣、建立社会关系、形成性别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幼儿并非生来就认识到性别存在差异,在幼儿的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与陪伴,因此要以科学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为基础重新审视性别角色教育现状,消除现存的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建立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并完整的性别角色教育体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首先是从家长那里接受的,然后又从现实社会中感觉到的。因此,这就需要家长、教师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观念。
二、我国目前存在的现状
1.家庭性别角色教育观念
父母的教育观念与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受教育较多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较有原则性,反之另一部分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具有独裁性,如家中一切事物由丈夫或妻子说了算,没有民主性,家庭教育缺乏原则性、一致性,会导致幼儿无所适从,阻碍幼儿性别角色正常的认知发展。
父母在为孩子购买读物时,多会选择男性领袖、英雄地位等特征的和女性温柔、善解人意等特征的读物。建议在购买时选择色彩鲜明、形象特征明显的,早期幼儿的认知仍然以具体形象的事物为主。这样能够吸引幼儿的长时间注意,增强幼儿阅读的兴趣,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知。
2.教师性别角色教育现状
在对幼儿的性别角色教育由谁负责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应由家庭、幼儿园共同承担;有少部分教师认为由家庭和社会承担责任。在哪个阶段的幼儿会表现明显的性别差异方面,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在小班后期就出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且每个幼儿会表现出不同的性别特征发展倾向,因此她们普遍认为幼儿阶段是性别教育的关键时期。
三、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策略
教育观念没有及时更新,缺乏科学的教育指导,这要归咎于自身对知识的渴望以及社会对性别角色教育的重视程度。幼儿教师缺乏相关知识的深究,没有形成家园合作,这些都不利于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针对现状,提出以下有利于性别角色教育的几点建议:
1.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在幼儿认知的形成过程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要经常查看自己的语言与行为是否有性别认识偏差,并随时纠正,以免自己的语言传递给孩子消极的信息。首先,父母应全面、充分地理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除了关注孩子的生理发展,也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父母与孩子沟通时,除了运用语言外,还要运用肢体、面部表情等。其次,家庭的教育观念要一致。孩子的父母之间、与外祖父母之间有时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容易对孩子过于溺爱,会造成孩子生活不愿自理,男孩变得柔弱。这都会阻碍儿童性别角色认知的正常发展。最后,家长应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要尊重儿童的意见和看法,在对他们无伤害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对待不同的儿童时,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要看孩子的性别及个体差异性。
2.教师进行性别角色教育也要实施具体的策略
(1)教师的性别角色教育观念
儿童进入幼儿园后,意味着他们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由于幼儿园教育具有特殊性、权威性,随着个体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幼儿园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主导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对男女幼儿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影响着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避免流露出对男女幼儿的主观倾向,在选用教材和读物时,尽量选择一些性别角色多样化的教材,材料不要有过多性别化特征,鼓励幼儿尝试不同性别的合作活动及游戏,男孩子也可以到“娃娃家”去玩哄“娃娃”,女孩子也可以去“汽车城”玩“开车”、玩手枪等,让不同性别的幼儿在共同的游戏中,相互了解,取长补短,促进其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
(2)幼儿教师配置观念
我国幼儿教师多为女教师,因此幼儿性别角色形成都受到一些女性特点的影响,不利于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女教师应该注意使自己向心理双性化努力。当然,我们的幼儿园领导也可以尝试引进男幼教,平衡教师队伍结构,让幼儿接受兼备男性与女性的特质影响,促使幼儿快樂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吴佳佳.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
[2]马有智.浅谈幼儿教育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学周刊,2016.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