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家园沟通桥梁为孩子成长携手
2017-06-28陈任桑
陈任桑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心幼儿园)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时期孩子年龄小,对家长的依赖性大,依恋情感深,家庭的影响就更大了。这种影响是幼教机构不可替代的,所以幼儿园教育要取得预期的成效,必须取得广大家长的配合支持。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多元化;家园互动
一、问题提出
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第一环境。现在的幼儿园都较重视开展家长工作,如开设家长学校、家长会,设家园联系册、家长开放日、家教讲座等等。我们在使家长恭恭敬敬地聽,恭恭敬敬地学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家长的内在需求,所以,我们提出以“家园互动”为主要模式,提高家园合作的有效性,促使孩子健康发展。
二、对农村幼儿园家园互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幼儿教师与家长均为教育者,都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体,只有家园双方进行合作,才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但是,目前我们的幼教实践中,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还不十分理想,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园与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内涵理解不够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2.实际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
家园合作的教育效果有限,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中;家园合作不够密切,两者常常脱节;家园活动很少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
3.幼儿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正确、全面地反映了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目的,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而错误、片面地反映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三、探索农村幼儿园多元化“家园互动”模式的具体做法
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曾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收到充分的功效。”
(一)体贴入微,让家园互动“连”起来
1.让幼儿有“家”的感觉
为每一位幼儿建立宝宝档案,内容包括幼儿的乳名、特点、性格、喜好、禁忌等等,以便教师能准确把握每位幼儿的特点,并能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让家长彻底消除顾虑,促进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2.让幼儿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家长的种种叮嘱和请求,这是家长对我们教师工作责任心的考验,更是拉近家园间情感距离的桥梁。
3.让幼儿有“家”一样的“亲情”
本着每天“爱”多一些,“怨”少一点的原则,在亲自体现无微不至关爱的同时,注重发挥班级“大家庭”的教育功能,使幼儿在“大家庭”的帮助下“自尊、自信、自强”,健康成长。
(二)创设家园互动平台,让家园互动“活”起来
在探索家园工作的主要形式的同时,我们还考虑到为家长创设良好的学习与展示平台,促进家园间的沟通与交流,真正将家园互动工作落到实处。
1.家长运动显活力
运动月作为家长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我们一直力求的互动。运动月期间我们向全体家长征集自己小时候的体育游戏,与家委会成员商讨活动的方案。
2.家长宣传促效率
每年9月都会开展不同形式的普通话推广活动,如家长“大手牵小手、共说普通话、共做文明人”承诺书,小班孩子与家长制作的宣传标语,中班孩子与家长制作的贺卡,大班孩子进社区推广宣传,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以求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成效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总体感觉孩子快乐了、家长进步了、老师成长了,我们的家园互动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家园互动促使家长融入集体,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幼儿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从情感入手,创设和谐、动态、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家长与孩子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随时随地地感受到人文关怀,缓解入园焦虑,消除语言障碍,抓常规、重品德,家园共同协作,逐渐使他们融入了我们这个大家庭,并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2.家园互动促进教师融入“全纳教育”,并拓展了专业发展的道路。
3.教育理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
通过该课题的实施,我们把“全纳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理论,逐渐渗透到了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着手,学习、观察、记录、解读、回应孩子。
参考文献:
[1]周宗清.幼儿教育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天琪.幼儿园家园合作中亲师关系浅析[J].读天下,2017(6).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