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机智谈片
2017-06-28范炜栋
范炜栋
一、避重就轻暂不答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对教学内容认知角度和关注角度的不同,难免有时会出现一些教师讲的学生不一定感兴趣、学生感兴趣的教师不一定有研究的问题,如果学生将此类问题提了出来,教师如果不回答难免会让学生失望,而如果回答,一方面对这个问题不一定了解深入,有可能出现错误;另一方面,由于问题并非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有可能影响到教学节奏和安排。如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应选择避重就轻,暂时不予正面回答,待课后利用其它途径和方式进行作答,既不影响课堂教学,也不会有损教师教学威信。
选择暂时不答,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教学智慧。比如,在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小说时,当在讨论围观的人群对于伽西莫多受刑时那种兴高采烈与幸灾乐祸时,从教学需要的角度,我想让学生去探讨人性的善恶,是什么让这些与伽西莫多无冤无仇的人们表现出这样的情绪。对这个内容的探讨有助于衬托爱斯梅拉达的善良,那给予“伤害”过自己的人的那份宽恕的爱,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但是,这个时候,突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些围观的群众们,像儿童一样“在这种年纪是没有怜悯心”呢?要知道儿童向来不都是纯真善良的代名词吗?这样对儿童是不是不公平?这样比拟是不是作者的一种恶意?
学生的这个提问并不在我的预想之中,学生很显然是被“儿童”和“这种年纪”给刺激到了,要知道他们也刚从儿童走向少年,习惯性地很难理解作者这种看似恶意地对儿童的“污蔑”,而且我知道这个问题一旦解释起来,刚才对于这个主问题的互动恐怕就得结束了,整个课堂教学节奏就乱了。我当机立断,暂时不予作答,于是说道:“对于这个问题,它将是我们后面将要重点探讨和解答的问题,这位同学很敏感,竟然都能提前预判到老师的教学走向了,你是我们班的狄仁杰么?同学们,你们怎么看?”通过我一番避重就轻地回答和引导,学生在充满轻松的笑意中,淡化了对这个问题答案的好奇心。接着,我不失时机地又说道:“下面,请大家继续思考刚刚老师提出的问题,把狄仁杰和元芳判案的精神拿出来,看能不能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回答了最初的教学轨道上去了。
二、巧借众智共探讨
当然,暂时不作回答,不是说可以不回答。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问题应该在教师这里找到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或者解答的路径。如果问题特别棘手或者不需要立马回答,我们可以将问题留到课后去解决,这样无论是查找资料,还是进行反馈,都会更加从容不迫。但是,有些问题,其本身并不一定太难以解答,而且从教学来看也不宜进行拖后,这时候也不应再去回避,而应及时去正面解决。不过,解决问题也有一个技巧,对于这类临时性的问题,语文教师对其理解难免挂一漏万,尽量不要采取讲授法,而要采取探究法,也就是引导学生集中智慧、共同探讨,从而得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都能理解的答案或者思路来。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加强教学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共同合作探究问题;二是可以避免教师理解出现明显误差,从而导致难以弥补的教学事故。
借智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可以常态化的教学选择, 不但无损教师的形象与威信,而且有助于营造课堂教学的和谐气氛,有效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比如,在与学生讨论完围观人群的人性问题后,由于课堂教学时间还比较富余,另外这个问题其实也属于这一问题的延伸问题,于是我决定对课堂教学内容稍作改变,将这一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集中智慧来一起思考:“同學们,刚刚有同学提到作者在写作中的‘恶意,认为用儿童来比拟冷漠的围观群众,是对儿童的污蔑,因为儿童一直都是纯真善良的代名词。对此,你们怎么理解呢?能不能从故事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内容,来作有理有据的解读呢?”
这个问题,因为学生问得比较突然,加上之前也没有过多思考,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先引导学生来思考,然后在学生思考的同时也来作一个相对深入的思考,同时对学生的思考内容来加以整合、补充,这样得出的答案,一方面更容易得到学生认可,另一方面也可能比较全面和深刻。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要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学生指引思考的方向,使这种思考是有的放矢、合情合理的,而不是盲目、茫然的。
三、延伸比较作迂回
一般而言,由于知识积累层面、阅历视野层面、资料占有层面的不同,学生能够提出来的问题,即使不在预设氛围之内,也应该是教师能够在思考之后就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解答的。作为语文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突然性问题,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积累和沉淀的知识储备,通过延伸比较的方法,从已知到未知,从表象到内在,从一般到特色,从而在曲折迂回中揭示出问题的本质。
这种延伸比较,不是简单的回避迂回,而是为了增强问题答案的可信度。比如,在我将问题抛出来之后,学生陷入了思考,然后纷纷作答。不少学生认为,从时代背景来看,故事发生在中世纪,作者特别强调的是“人民,尤其是中世纪的人民”,因为那个时候欧洲人在宗教的黑暗统治下,是非常愚昧的,故而说其处在一种无知状态下,就像儿童一样“无知无畏”,所以才缺乏怜悯心;还有不少学生从作者写作意图和内容上来理解,认为作者主要是为了呈现这些人群缺乏自己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容易被人愚弄、利用和错误引导,就像没有独立主见的儿童一样,这样下面人群的冷漠就可以理解了。
应该说,这些答案已经很不错了,有理有据,已经起到了借助学生智慧、集中探讨解决问题的效果。但是我还是提出了这样一个延伸比较:“大家都学过《藤野先生》,一文,都知道当年鲁迅从围观日俄杀中国人的体魄健壮的人群中,提出国民劣根性的问题,要知道中国人向来被认为是勤劳、勇敢、善良、仁义的,为什么会被鲁迅这么说呢?这与雨果对围观人群的指责有什么相似呢?”这个问题提出来后,不少学生若有所思,很快指出,雨果也是以这种比拟,来提示读者关注这种围观者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是基于时代背景和人性之恶而产生的,也是为了衬托真正的美、内在的美。正是通过延伸比较的迂回,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慢慢走向深入和一致,也使得问题的解答更具说服力了。
[作者通联:江苏锡东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