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走出“似是而非”的误区
2017-06-28吴平源
吴平源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讲求对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阅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也要求注重用创新的形式来指导学生。然而要注意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要走出似是而非的误区,如在指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也要有一定标准,不可过于随意地解读;在强调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时候也不能模糊了工具性;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时候更不能只求创新而忽略了教学的实效性。
一、多元解读,但要言之有道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阅读文本,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全面而立体地看待各种问题。然而在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的时候也要注意掌握一定的方法,不能过分追求对于读者文本的解读,而要在关注作者文本的同时尝试加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在学习《祝福》一文的时候,可以从祥林嫂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分析其一生的轨迹,并说说她的悲惨命运是否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以外,还可以从其他作者对祥林嫂的评价入手,让学生尝试进行分析,如“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都将她往死里赶,让她的精神产生痛苦,要如何理解这段话呢,文章中通过哪些方面展现了祥林嫂不死不可的悲惨结局。”通过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品读《祝福》,分析祥林嫂这个人物,但要注意避免学生产生似是而非的想法。部分学生在分析了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后认为其悲剧的产生是不懂得抗争,这样的悲剧只是其个人原因造成的,这是对作者文本的解读不够充分造成的,要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族权、夫权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其悲剧具有深厚的社会性,是封建制度所造成的,而并非个人原因。
在指导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掌握读者文本、编者文本、作者文本之间的平衡性,选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解读角度,作为教学的主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言之有道。
二、渗透人文,莫丢工具功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就告诉广大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人文性的渗透,也要兼顾工具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让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也有所提升。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也要建立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所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是基础,切不可轻易丢弃。
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子,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找到文章的情节链,分析作者是如何构思,如何行文的;也可以让学生分析作者如何塑造林黛玉這个人物形象,尝试通过外貌、心理、语言、动作等角度进行分析。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地渗透对于人文性的学习,如让学生尝试从贾府的建筑风格中进行分析,说说我国古代建筑物如何展现主人的社会地位;又如让学生从贾宝玉不想读孔孟的文章入手,说说文章如何借各种人物形象体现“当时封建社会已在动摇”的社会现象。然而要注意的是,对于人文知识的渗透要建立在学生读懂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否则的话将会本末倒置,不利于学生的品读。
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能力,促使他们避免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似是而非的看法,让他们的分析变得更加准确。在这个基础上渗透人文主义教育,便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模式创新,勿忘课堂实效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客观学习能力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切不可似是而非地过分追求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接受能力有时候会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要根据课题实际生成效果来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而非一味地追求新技术、新方法。
《雨巷》是诗人戴望舒的名作,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可以选择各种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导入课文的时候,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给学生展现各种和“雨巷”情境有关的视频和音频资料,将学生带入到文本之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由浅入深,一步步地让他们尝试找出文本中的各种意象,并尝试在诵读的过程中说出这些意象代表什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让学生尝试在阅读文本后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篇随笔,说一说自己对某事物的感觉,在写作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各种意象,让自己的表达更形象。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但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方法。
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样也能避免语文教学中的似是而非。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以鼓励他们深度思考为主,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要尽量扣紧教材内容,追求深入浅出。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够让学生学得更加深入,在教学中存在各种误区,教师要努力从中摆脱出来,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让教学的质量有所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作者通联:重庆市聚奎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