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平衡点 教出戏剧味
2017-06-28沈建忠刘雅琴
沈建忠+刘雅琴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有着鲜明的特色。不少剧本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正因如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戏剧教学制定了这样的课程目标:“培养阅读古今中外戏剧作品的兴趣,从优秀的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可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戏剧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不懂,教师不爱。学生兴趣缺失,无法潜心深入戏剧内核,体味艺术美感;教师不爱,直接导致戏剧课没了戏,转而变成诗词赏析课、小说鉴赏课,独独丢了戏剧的“味”。
特级教师肖培东曾经说过:“戏剧教学需有戏,戏剧艺术与语文学科之间要求个平衡点,既要体现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要考虑戏剧艺术自身的特点。”如何才能找准平衡点,把戏剧教学上得有戏、有味?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到底要教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教授元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时进行了粗浅的尝试。
一、抓住戏剧内核,在透析戏剧冲突中把握主题
“戏曲是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把一段充满着矛盾冲突的故事,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杜书瀛《李渔美学思想研究》)要品出戏剧的“味”就必须抓住戏剧的内核——戏剧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
《长亭送别》中的最大冲突是莺莺与母亲及母亲所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冲突。虽然莺莺和张生经过抗争,老夫人被迫允婚,但“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的别宴,还是无情地在他俩之间划了一条银河。“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顽固的封建家长再一次明确了她的要求。恋人分离、赴京赶考就成了张生和莺莺爱情的唯一出路。品这一冲突,我们可以品出莺莺对老夫人、对封建礼教的“怨”和“恨”。
由此引发出本折戏的第二大冲突:莺莺与张生之间的冲突:对待科举考试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张生本就是在进京赶考途中遇上莺莺的,所以张生对于老夫人的要求并无特别大的反抗,不仅向老夫人保证“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而且在莺莺的一句“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的央求下,张生居然许诺“金榜无名誓不归”。这一许诺可急煞了莺莺,两个相爱的人的内心陡然对立起来,冲突也就显而易见了。莺莺只求与心上人厮守终身,并不在意世俗功名;而张生看重的是金榜题名,出人头地。故这一品,品出的是爱情的“苦涩”与“痛苦”。
为了能让学生读懂这些戏剧冲突,笔者在课堂的开头就用两个问题做引导:(1)由题目入手思考:“送别”是谁送谁去干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得知这些信息的?(2)从宾白中看,这些人对于“送别”一事的情感是否是一致的?通过这样两个问题引出戏剧的主要人物,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分析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从浅处入手,学生对戏剧的畏难情绪明显减弱,对戏剧冲突的把握也更加顺畅而精准。
二、抓住人物心理,在探究情感变化中读懂人物
莺莺是整个戏剧冲突中的中心人物,要走进莺莺内心,探索她的情感冲突,离不开那19支绝美的曲词。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探究莺莺 “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笔者尝试通过“听——读——品——悟”四步来赏析几支重点的唱词。
(1)听:(在课间播放昆曲【端正好】)课上请学生回答,听出了怎样的情感?——目的是通过情境的引导,渲染气氛,希望学生能听出凄美的离愁,甚至是“生离死别”之感,既而进入下一步对此曲的赏析。
(2)读:全班有感情地诵读 【端正好】。希望学生读进去,读出场景,读出氛围,读出莺莺的离别之愁。
(3)品:赏析【端正好】。抓住深秋季节特有的意象进行分析。例如,对“黄花地”进行深度解析:“碧云天,黄花地”化用“碧云天,黄叶地”而来,一字之差,意境迥异。范仲淹的《苏幕遮》描述的是羁旅乡愁,“黄叶”这一意象有游子落叶归根之感。而“黄花”这一意象可从李清照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找到出处:人如菊花般枯萎凋谢。因此,“黄花地”相比较“黄叶地”更符合莺莺当时因痛苦压抑而憔悴的状态。
(4)悟:这一折戏曲里,还有哪些曲子也是和这曲【端正好】一样,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抒发离愁别恨的呢?——设计这一步,是为了能使学生很快把关注点引到【滚绣球】【一煞】和【收尾】三曲的分析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快速找到了这三曲,只不过在顺序上是随意的:先【一煞】,再【收尾】,接着【脱布衫】,最后【滚绣球】。尽管这样打乱了莺莺内心情感的发展逻辑,但就对其内心的把握,学生做得比较到位。
这样,通过对这几支重点唱词的赏析,学生明白了莺莺的情感是随着戏剧冲突的进展而发展变化的,“情随意迁,境因情异”,不同的曲词蕴藏着莺莺的忧虑、埋怨、不安、痛苦等复杂的心理,进而读懂她那珍视爱情、厌弃功名利禄的情感。
三、抓住曲词宾白,在表演比较赏析中读懂语言
被金圣叹赞为“天地妙文”的《西厢记》,凭借它本身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被尊为“文采派”的经典。语言美、故事美、人物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成就“花间美人”的独特魅力。如何让学生体会出戏剧语言的丰富多彩,笔者尝试做了如下的努力:
1.角色表演。笔者在课堂上,曾尝试让学生表演《长亭送别》中所有的宾白部分。虽然道具是假的,场景是虚的,但是莺莺不舍离别的痛苦神情,老夫人一言九鼎的家长风范,红娘解风情的体己关心话儿,长老左右逢源的说话技巧,张生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都可以从学生夸张、做作的表演中感受到。通过表演,学生咀嚼了宾白部分的语言,明了了宾白的作用。
2.比较阅读。指出改写之文与【叨叨令】在语言上的不同之处,体会《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
改写之文:见安排着的车马,不由人生气;有甚么心情花靥,打扮得娇滴的媚;准备着被枕,只索昏沉的睡;从今后衫袖,都揾做重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信,索与我凄惶的寄。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更好体会方言口语入曲的独特魅力。双音、叠词、儿化音等多样手法的运用,由眼前景,联想到日后事,突出回环往复的浓烈感情和凄惨悲戚的泣诉形象。
3.赏析手法。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不仅善于熔炼方言口语入曲,而且更善于熔炼古典诗词入曲,甚至把口语和古典诗词杂糅在一起而丝毫不显生硬牵强。”据此,解析本折戏中借用、化用、典故等手法对莺莺形象刻画的作用。
教学中,可以联系文本找到多处相关句子,可选择一二重点讲解。如通过“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典故,来理解莺莺的人生观、价值观;【收尾】“遍人間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对李清照词的意境再创造,更符合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更能刻画出莺莺当时的情感状态。
质朴与典雅、本色与文采的相互融合,铸就了戏剧家王实甫独特的语言之美的艺术特色。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方言口语可以让戏剧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古典诗词又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戏剧的美就可以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综上,在笔者看来,戏剧教学要避免上成诗词赏析课、小说鉴赏课的现象,须从戏剧的本质特征出发,抓好平衡点,引领学生进入戏剧现场,在戏剧冲突中读懂人,在语言品味中读出美,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教出戏剧味。
[作者通联:沈建忠,浙江嘉兴教育学院;刘雅琴,浙江嘉兴秀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