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现状调查

2017-06-28杨晓岚赵丽星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7年2期

杨晓岚++赵丽星

【摘要】本研究运用皮博迪图片词汇测试工具修订版(PPVT)和儿童表达性词汇测试工具(EVT),对云南省丽江市120名4~6岁纳西族幼儿的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进行考察,以探究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均衡,随年龄增长趋势明显;其汉语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发展显著相关;纳西族家庭对幼儿的汉语词汇教育意识优于行动。

【关键词】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纳西族幼儿;接受性词汇;表达性词汇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1/2-0073-05

学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重要时期。相关研究表明,3~6岁幼儿在学习第二语言方面有一定的生理及心理优势。〔1〕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地域、民族之间交流需求的增加,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在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聚居地区,纳西族家庭和学校对双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纳西族幼儿在接受学前教育之始就同步进行第二语言即汉语的系统学习了。幼儿汉语教育在纳西族文化发展中已占据重要地位。

词汇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词汇能力则是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只有在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的基础上才能掌握语言。〔2〕纳西族幼儿大多对汉语词汇有一定的积累,也初步具备了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但日常交流仍以本民族语言为主,且许多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汉语词汇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以有效促进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的具体方法上也存在误区。文献检索则发现,以往对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学习及运用情况的研究非常匮乏。因此本文拟通过调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幼儿的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学习情况并为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教育提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2所公办幼儿园的120名4~6岁纳西族幼儿为被试。所选班级均为纳西族和汉族幼儿混合班级,每个年龄段2个班,每个班级随机抽取20名納西族幼儿,男女各半。抽测班级均已开展过汉语词汇教育活动,且幼儿在园日常交流与教学活动均以汉语为主。为进一步分析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者随机抽取参与测查的30名纳西族幼儿的家长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

本研究运用皮博迪图片词汇测试工具修订版(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Revised-Chinese edition, 以下简称PPVT)和华东师范大学儿童语言研究中心翻译和修订的儿童表达性词汇测试工具(Expressive Vocabulary Test-Chinese edition,以下简称EVT)来考察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学习情况。〔3〕PPVT考察幼儿的接受性词汇能力,EVT考察幼儿的表达性词汇能力,两者结合基本能够反映出幼儿的词汇发展水平和能力。〔4〕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录入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整体状况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纳西族幼儿的表达性词汇能力发展水平高于接受性词汇能力发展水平,同时,表达性词汇能力得分的离散程度较高,表明幼儿在表达性词汇能力发展方面个体差异较大。

2.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如表2所示,在接受性词汇能力上,纳西族女孩高于男孩,而在表达性词汇能力上,男孩高于女孩。男孩无论在PPVT还是EVT的得分上标准差均较大,表明男孩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个体差异均大于女孩。以往有研究表明,女孩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在学前阶段优于男孩(夏瑞雪、周爱保,2008)。本研究结果却显示,女孩的接受性词汇能力优于男孩,但表达性词汇能力却逊于男孩,这可能与纳西族文化氛围中,女孩更为腼腆和内敛,男孩则更为开朗和外向有关。尽管女孩的词汇理解能力较强,却因疏于表达和表现,在词汇表达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从表2可看出,纳西族幼儿的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以往有关幼儿词汇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因此,总体而言,纳西族男女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3.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的年龄趋势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不断提高,且不同年龄段间幼儿的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均呈现出显著差异。在接受性词汇能力方面,大班幼儿得分的标准差最大,表明大班幼儿接受性词汇能力个体差异较大。而表达性词汇能力得分的标准差呈现出大班最大、小班次之、中班最小的状态,表明在中班年龄阶段,幼儿表达性词汇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趋于均衡,而到大班个体差异又凸显出来。以往有研究也发现,从中班到大班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极为突出的一个阶段,同时受幼儿个性特征的影响,他们的词汇表达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为进一步了解纳西族幼儿汉语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状况,研究者对各年龄段幼儿PPVT和EVT得分增长比率进行分析。

从上图可看出,从小班到中班,纳西族幼儿的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的得分增长十分迅速,而从中班到大班阶段增速则相对放缓。具体而言,在接受性词汇能力上,中班比小班增长了30.20%,大班比中班增长了28.57%;在表达性词汇能力上,中班比小班增长了54.14%,大班比中班增长了38.75%。由此可见,纳西族幼儿表达性词汇能力的发展速度要明显高于接受性词汇能力,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相符。〔6〕这可能与幼儿接受性词汇能力的发展受其认知发展水平影响较大,而表达性词汇能力的发展则在很大程度上与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相关有关,造成表达性词汇能力的发展更为迅速。

总之,小班到中班阶段是納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的飞跃时期。

4.纳西族幼儿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的相关分析

幼儿的接受性词汇能力与表达性词汇能力的发展相互影响、共同作用。〔7〕为此,本研究运用皮尔逊积差相关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从表4可知,幼儿表达性词汇能力和接受性词汇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1)。这说明,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之间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三、结果与讨论

1.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

对比以往研究中非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同龄幼儿两种词汇能力测查的得分发现,纳西族幼儿的汉语词汇能力发展水平总体低于汉族同龄幼儿。究其原因,与纳西族幼儿接触汉语词汇的时间晚于汉族幼儿,大部分纳西族幼儿最早接触的是本民族语言,且入园前主要使用纳西语与他人交流有关。尽管有部分纳西族家长已意识到幼儿早期汉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也尽早尝试与孩子用汉语交流,但汉语毕竟是作为第二语言出现的,其日常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所以他们的汉语词汇能力发展水平普遍低于汉族同龄幼儿。

2.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不均衡

有研究认为,“儿童接受性词汇早于表达性词汇的习得,且两者之间会存在差距”。〔8〕但也有研究证明少数民族幼儿的表达性词汇能力要略高于接受性词汇能力。〔9〕本研究表明,纳西族幼儿的表达性词汇能力发展水平高于接受性词汇能力。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用本接受性词汇测查工具测查纳西族幼儿的词汇能力,存在一定适用性问题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同汉族幼儿相比,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量相对较小,接受性词汇习得水平也相对不高,但受家庭和幼儿园的影响,纳西族幼儿有较多汉语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有关。

3.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的年龄增长趋势明显

以往研究表明,“4~5岁时幼儿的表达性语义能力提升速度较快”。〔10〕本研究部分证明了这个结论。本研究发现,纳西族幼儿的汉语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且各年龄段发展速度不均衡,小班到中班阶段两种词汇能力发展均非常迅速,特别是表达性词汇能力发展更为突出,中班到大班阶段两种词汇能力的发展都逐渐减缓,表达性词汇能力的发展速度相对快些。究其原因可能与纳西族幼儿入园前日常交流主要以本民族语言为主有关。〔11〕入园后,由于受本民族文化氛围的影响,纳西族幼儿获得的汉语词汇输入量仍较为有限,运用的词汇也多为幼儿园日常所需的交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仍会制约其词汇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4.纳西族幼儿汉语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发展显著相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纳西族幼儿汉语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即两种能力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幼儿在接受并理解了大量汉语词汇、语法和语用知识后,会主动运用汉语进行表达,而在与同伴或成人不断互动的过程中,会进一步接受到新的汉语词汇,从而提高了接受性词汇能力。〔12〕也就是说,纳西族幼儿的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发展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在发展过程中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5.纳西族家庭对幼儿的汉语词汇能力教育意识优于行动

访谈结果表明,大部分纳西族家长的第一语言为纳西语,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从事的职业也不够稳定。虽然已认识到幼儿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帮助幼儿学习汉语的主要责任人是幼儿园或学校,因此,对幼儿的汉语学习情况并未给予特别关注,与幼儿用汉语沟通的时间也相对较少。此外,纳西族家长对幼儿学习汉语的期望也较为模糊。部分家长希望幼儿的汉语水平能够满足听说读写要求,而另有部分家长则对幼儿的汉语学习没有明确期望。

家长在家庭中开展的汉语词汇教育方式和方法也比较单一。部分家长能够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汉语词汇学习的机会,包括观看汉语电视节目、说汉语、认汉字等,但还不能充分利用早期阅读、游戏等形式促进幼儿汉语能力的发展。从家园合作方面来看,家长的参与度也较低,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幼儿在家的汉语学习情况,更无法针对幼儿的汉语学习水平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帮助,因此,家园合作质量不高。

总之,尽管纳西族家长已经意识到幼儿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但还没有要主动承担起与教师共同开展幼儿汉语词汇教育的责任的意识,在具体教育行动上也缺乏积极性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四、建议与对策

针对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学习和发展的特点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本研究尝试提出以下教育建议。

1.把握幼儿双语学习的敏感期,遵循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的规律

首先,要重视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段幼儿对汉语词汇学习的敏感度有差异,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应注意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为幼儿的汉语词汇学习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提供不同的指导策略。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应更多关注其汉语的语音学习和词汇量的积累,教师和家长在跟幼儿交流中多用名词和动词,在口语表达方面多用简单句。〔13〕对于年龄大点的纳西族幼儿,则在交流中注意使用较丰富的词汇类型,通过多种活动形式鼓励幼儿多表达,多与他人进行交流。〔14〕在此过程中,既不要超前强制幼儿运用汉语表达,也不能让这些幼儿的汉语语言运用能力随意发展。

其次,注意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教育的一致性和个体差异性。调查发现,部分幼教工作者对男孩和女孩汉语词汇教育不能一视同仁。例如,会因男孩的口语表达能力弱于女孩的刻板印象,相对注重对男孩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常鼓励男孩发言。本研究发现的纳西族男孩表达性词汇能力发展水平高于女孩,就可能与教师平时的重视倾向有关。此外,个别教师和家长在进行汉语词汇教育时总是希望所有幼儿的词汇理解和表达能力都能达到较高水平,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但实际上我们发现,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测查得分的离散程度较高,特别是在表达性词汇能力方面更为突出,也就是说,幼儿在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和家长在开展汉语词汇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促进幼儿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内得到进一步提高。

2.关注幼兒汉语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的同步发展

本研究表明,纳西族幼儿汉语接受性词汇能力和表达性词汇能力发展并不均衡,但两者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在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教育过程中,要努力促进幼儿两种词汇能力的共同发展。

纳西族在语言文字、价值观、宗教、习俗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体系。〔15〕纳西族幼儿在汉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本民族语言和文化体系的影响,因此,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家长需顺应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的特点,不揠苗助长、急于求成。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汉语词汇学习环境,帮助幼儿理解并运用汉语词汇,让幼儿不仅能听懂还能开口说,以促进幼儿两种词汇能力的共同发展。

3.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丰富幼儿汉语词汇的习得途径

父母的汉语水平、家庭学习环境、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质量等都是影响少数民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16〕因此,促进纳西族幼儿汉语词汇能力的发展必然需要家长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纳西族家长不仅需从意识上充分重视幼儿的汉语词汇学习,还应从行动上真正为幼儿提供汉语词汇学习的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陆莉,刘鸿香.修订皮保德图画词汇测验:指导手册〔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12.

〔4〕杨晓光.学前双语教育文献研究述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4):87-88.

〔5〕〔9〕李传江.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语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6〕李丽华.南疆少数民族学汉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2007,(4):148-150.

〔7〕曾衍桃,蔡蔚.儿童词汇习得理论述评〔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2):45-50.

〔8〕孙晓明.第二语言产出性词汇习得的策略研究〔J〕.时代文学,2009,(6):103-104.

〔10〕陈萍,许政援.儿童最初词汇的获得及其过程〔J〕.心理学报,1993,(2):195-201.

〔11〕盖兴之.纳西族双语地区的汉语中介语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2):109-112.

〔12〕侯伟.词汇呈现方式对儿童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2008.

〔13〕张梅.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词语理解障碍分析及对策〔J〕.语言与翻译,2002,(3):67-69.

〔14〕韩南南.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环境因素分析:基于柬埔寨幼儿学习汉语的思考〔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5):28-31.

〔15〕董华荣,郑培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法学习中的偏误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4):90-92.

〔16〕曹燕红.维吾尔族家长语言态度对学前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的影响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