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山文化”童心体验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2017-06-28孔英萍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特色资源幼儿

孔英萍

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提出“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不同的地理风貌、物产特点、传统工艺、民俗习惯等社会资源,积极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地方特色活动,学习和传承地方文化”。我园地处南宋历史文化街区和著名的吴山风景区,面向太庙遗址,背靠紫阳山。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这一街区形成了能够代表杭州浓郁特色的吴山文化,反映了吴山地区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样式。走进吴山街区,我们可以看到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小巷民居、特色街區、市井民风,以及浓浓的老底子的杭州味道。这些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我园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可能。于是,从2009年开始,我园在省教研规划课题引领下,开展了吴山文化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经过7年多的实践探索,初步建构了“吴山文化”童心体验课程。

一、课程理念

“吴山文化”童心体验课程围绕我园“为幼儿和谐发展奠基”的办园理念,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特点,遵循“吴山文化润童心,和谐教育促发展”的课程理念,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特征。

●贴近生活:主张幼儿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去感受和体验吴山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童年留下关于杭州的生活印迹,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以及美好的人和事。

●尊重童心: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追随幼儿的兴趣,给幼儿多种尝试和实践的机会。

●体悟文化: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在听听、看看、说说、做做、学学、玩玩的过程中了解本土文化,感受本土生活,不断积累有关经验,获得情感体验,逐步建构自己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二、课程目标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我们聚焦地域资源特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以下课程目标。

1.感受杭州传统的风土人情,了解吴山地区特有的历史建筑、人文典故、特产小吃、市井民风等。

2.探究、发现和欣赏老底子杭州特有的人和事,乐意表达自己的发现,能够表现和创造对家乡独特的美的认识。

3.了解本土文化,感悟富有杭州特色的本土生活,逐步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关于杭州的生活印迹。

三、课程资源和内容

我们在建构“吴山文化”童心体验课程时是基于周边的地域资源、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指南》中五大领域的目标要求,并结合幼儿现实的兴趣和需要的。虽说吴山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很丰富,但到底有哪些资源我们心中并不明确。于是,我园教师和孩子、家长一起走进吴山地区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吴山地区的丰富的资源有7大特色:药文化特色、茶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特色、古玩艺术特色、市井民俗特色、建筑文化特色、自然资源特色。资源如此丰富,我们该如何取舍?通过多次教研,我们决定依据以下原则来择取课程资源和内容。

首先是因地制宜和具有教育价值原则。在整个资源开发和内容择取过程中,我们既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资源,又准确判断地域文化资源、内容所具有的内在教育价值,即我们需要判断哪些地域资源和内容是能够真正体现“真、善、美”的,哪些是不具备积极教育意义的,然后加以选择。

其次是生活化和易操作原则。幼儿园周边有7大特色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有些资源看上去很好,但远离幼儿的生活实际,也很难操作。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实地参观、谈话交流去发现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并结合《指南》的目标要求对特色资源和内容作进一步的筛选。通过实地参观和与孩子交流,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各种有关吃的、玩的内容以及中药店——胡庆余堂等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们在对课程资源内容作进一步筛选时主要选择了幼儿比较熟悉和喜欢的饮食文化、茶文化、小巷文化、药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从这些方面入手开展有关活动。

四、课程实施途径及策略

在开展“吴山文化”童心体验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把课程资源和内容融入幼儿园的具体活动中。

(一)利用及创设相应的环境

首先,我们充分利用园外的特色环境增强幼儿对吴山文化的感悟和体验。我们建立了多个园外实践基地,如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杭帮菜博物馆、丝绸博物馆、茶叶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扇子博物馆等,通过教师带领或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幼儿走进博物馆,了解具有杭州特色的物产、风土人情及传统文化等。同时,在组织特色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次次带领幼儿走进吴山文化街区观察西湖伞,品尝武大郎烧饼和定胜糕,在箍桶店观察各种木制品,在茶楼观赏各种大茶壶、品茶、看茶道表演,在胡庆余堂触摸中药、看药剂师制作中药……幼儿在这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感受到了杭州的风土人情,体验到了杭州独特的文化。

其次,师幼共创特色环境。面对真实环境,幼儿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体验。于是,我们萌发了师幼共创特色环境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吴山文化的感悟和体验的想法。我园的特色环境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活动室环境,二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走廊环境,三是具有地域特色的班级主题墙和区角环境。在专业活动室中,我们选择了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整合,创设了“胡庆余堂”“武大郎烧饼铺”“太庙小吃坊”“鼓楼木工坊”“状元面馆”等活动环境。走廊环境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开展的特色主题活动来创设,如本学期大班组有的开展“多姿多彩的王星记扇子”活动,有的开展“走进西湖伞的世界”活动。于是,师幼共同在走廊上创设了有关扇子和西湖伞的环境。班级特色环境是随着主题的开展在主题墙上呈现活动线索和内容,并随着幼儿的发展需要适时更新,每班还建立了相应的区角游戏环境。走进幼儿园,仿佛走进了小小的吴山文化街区,孩子们每天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中,加深了对吴山文化的感受和体验。

(二)开展特色主题活动

开展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色主题活动也是特色课程实施的途径之一。如大班的“河坊街上的小吃”“吴山伞世界”“河坊街上的中药馆”等活动;中班的“寻找南宋御街上的老字号”“吴山上的树”“十二生肖”等活动;小班的“河坊街上的定胜糕”“武大郎烧饼”“我眼中的太庙”等活动。在主题活动实施之前,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分析主题由来,整合可利用资源,制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的主题目标,预设主题的组织框架,然后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为了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发展,我们在《指南》的引领下,研究并开展了“任务驱动式”的主题实践方式,教师充分利用真实情境,在活动中放慢脚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与幼儿共同捕捉一个个有价值的任务来生成活动内容,丰富主题内涵。幼儿则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最大程度地发挥主体性,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获得多元、整合的发展。下面以大班主题活动“河坊街上茶飘香”(见右表)加以阐述。

在“河坊街上茶飘香”主题活动中,教师改变了过去把所有参观内容预设好,然后直接带孩子去河坊街上参观茶楼的方式,而是先提出任務:河坊街上有哪些茶楼?我们怎么去河坊街?孩子们通过讨论、询问家人等方法规划了路线。有一天,他们来到河坊街上的茶楼门口,失望地发现店铺关着门。于是,新的任务生成了:河坊街的店铺几点开门?要去的茶楼几点开门?当大家弄清楚时间第二次兴致勃勃地来到茶楼门口时,老板却说不能进。怎么办?新的问题再次摆在孩子们面前。回到班里,大家想了很多办法,其中有个办法是给老板表演采茶舞。这个建议得到了很多孩子的赞同,于是大家很认真地排了采茶舞。可是,没想到到了店铺门口,老板还是不让进。孩子们不甘心失败,就在路边表演了起来。孩子们的真诚终于打动了老板,老板不但请他们进去参观、看茶道表演,还请他们免费品尝了茶点。就这样,孩子们通力合作克服了困难,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学习机会,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提倡师幼共同捕捉和发现问题,并以幼儿为主体探索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又能使幼儿主动地融入小组和团队的任务探究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获得成长。

(三)参与特色游戏体验活动

1.“小河坊”体验活动

孩子们在多次走进茶楼、胡庆余堂,观看泥人张、面人徐、拉大片后,渐渐产生了角色模仿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在幼儿园创设了具有吴山文化特色的“小河坊”活动空间,供幼儿体验。体验内容包括“胡庆余堂”“太庙小吃坊”“鼓楼木工坊”“状元面馆”“拉大片”“吴山影楼”“吴山剧院”等17项。游戏以全园混龄形式开展,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游戏角色由自主选择和招聘相结合来确定,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自己制作的应聘简历,并在现场进行简单的测试,合格人员可成为每个游戏区域的实习员工。通过实习上岗、以老带新培养各个游戏岗位的工作人员。其他幼儿则以游客身份通过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混龄交往方式,自由结伴,参加各个点的游戏与劳动。小班幼儿也可同龄结伴,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游戏活动之中。

2.迎新年紫阳庙会活动

为了使幼儿获得更加丰富、多元的体验,每当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在原有每周“小河坊”体验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杭州过年时举办吴山庙会的风俗,整合相应资源,开展迎新年紫阳庙会活动。

庙会分为观看表演、游玩庙会、爱心传递三个内容。其中,表演内容包括孩子们的舞龙队、腰鼓队表演,以及家长和孩子共同表演的“杭州老底子”小品节目。20个游玩的内容主要围绕传统小吃和游艺开设。孩子或花钱游戏,或用劳动赚取报酬。庙会结束后,各班把劳动所得的钱款捐给有需要的人,或者对身边辛勤劳动的阿姨、保安叔叔进行慰问。迎新年紫阳庙会与“小河坊”体验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创设了一个能再现具有杭州新年味道的真实社会生活的工作场,让幼儿身处其中,不断地模拟与转换角色,在游戏与工作中丰富对活动内容的认知与感受,建构任务意识与规则意识。庙会上的敲锣打鼓、“放鞭炮”、舞龙和财神迎新等活动,热闹的场景和快乐的体验,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杭州的传统文化以及老底子浓浓的过年味道。

几年来,“吴山文化”童心体验课程带给我们许多惊喜,孩子们在走进自然、走入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视野,不断积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情感,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民俗文化与幼儿的素质教育相互融合渗透,使特色课程建设更科学、更有效。

猜你喜欢

特色资源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我给资源分分类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