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抒情散文的写作技法

2017-06-28庄海斌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抒情散文托物表现手法

庄海斌

【技法梳理】

相较于记叙性散文与议论性散文而言,抒情散文更需借助丰富的修辞手法,以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来使语言更富有诗意,使情感更加浓烈。要写出具有浓厚抒情味的散文,有以下几种技法可供借鉴:

一、敞露真心,表达真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真”是文章之骨、文章之魂。近几年高考作文特别重视考生抒写自我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实质上也是对“真”的追求。

真情是抒情散文的命脉,如果你的文章能让人感受到你是在真诚地歌颂,真诚地愤怒,真诚地同情,真诚地悲悯,那么你的文章也就能达到以情感人之效了。因此,抒情散文的写作,首要的是将写作根植于真情,只有这样,写作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散文的真在于坦然和自信,用如镜似的笔记录生活,将温婉或豪迈的情感消融在生活的细节和日常小事中;同时还需将目光和心放在脚下的大地上,关注个人的生活琐事,思考个人的价值和意义;要直面现实中的种种不安、矛盾和欣喜,敢于敞露自己内心的无奈和喜悦,关注人类面临的困境与苦难,感悟和分析人类如何才能真正幸福。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说:“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只有敞露真心,表达真情,才能写出优美的抒情散文。

二、借助诗词,增添诗意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抒情散文是离不开诗词,脱不了诗意的。因此写作抒情散文,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诗意,要能于常人无所用心处独具奇思,于常人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有诗意的发现与体验。具体在写作时,我们可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引诗入文,巧妙地借助诗句来表达情意,这样既可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采,又能显示作者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有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将诗歌的语言或意境化入文章之中,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或者在作文时故意模仿现成诗句或诗篇而创作出新的诗句或诗篇,这种方法是借旧瓶装新酒,以旧形寓新意,既给人似曾相识之感,又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也可以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融入到文章中,从而增添文章的诗韵。

三、巧用修辞,精选句式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可见,语言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抒情散文的语言要出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巧用修辞。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恰当地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古人云:“文贵远,远必含蓄。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乃可谓之远。”写抒情散文时,要使语言含蓄蕴藉,言近旨远或言有尽而意无穷,需借助不同的表达方式或巧妙的修辞手法,来使语言表达富于情调、情感。在遣词造句时,除了考虑词语的意义、内容之外,还要考虑它的声调、形式等,讲究语言的音律,给人以美感。

在句式的运用上,也要灵活多变。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语言就可以变化多姿,富有节奏感。

四、善用手法,以情感人

抒情散文情感的抒发如果能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会使情感更易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情景交融、白描细描、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抒情散文要让自己的情感得以自由驰骋,离不开联想与想象。间接抒情时采用借景抒情,能使情和景互相交融,互相依托,创造出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从而达到以物动人,以情感人之效。或者采用托物言志,運用象征或起兴等,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这两种表现手法借助客观的“景”“物”,可以将作者主观的“情”“志”更巧妙、更充分地表达出来,因而文章也更富感染力。

总之,在抒发情感时,如果能借助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灵活选用句式,巧妙地引用化用古典诗文,就能使散文形质兼美,达到以优美的形式吸引人,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之效。

猜你喜欢

抒情散文托物表现手法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厚重感
石灰吟
“物”绘人生“吟”新篇
竹 石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抓依附之巧教好抒情散文
含蓄委婉情意绵绵
读出抒情散文的“抒情味”
中外抒情散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