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患者的效果
2017-06-28石桂珍
石桂珍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05.143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綜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护理后的血压达标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87.50%,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52.50%,护理满意度为7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促进疾病的痊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a)-014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与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使得人体机能的减弱程度逐渐提高,糖尿病患者也每年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目前已有3 000万例的糖尿病患者,并且大多数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1]。因此,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具有病程延长、预后不佳、治疗难度大、致死率高等特点。药物治疗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为了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给予患者实施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是不可或缺的[2]。在该研究中,给予4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该研究的8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合并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均给予80例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参与该研究的80例患者均知晓并同于参与此次研究;该研究均经相关部门批准[3]。
1.2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中,男患者有23例,女性有17例;年龄为65~80岁,平均年龄为(75.23±1.55)岁;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为(6.89±1.58)年。观察组中,男患者有24例,女性有16例;年龄为65~80岁,平均年龄为(75.33±1.45)岁;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为(6.99±1.57)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①制定合理的菜谱;②详细阐述疾病的注意事项;③监督患者按时用药;④监测患者的一系列生命指标。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①在护理过程中贯穿“六性”,交谈保持亲切性,开展护理保持敏捷性,服务过程彰显专业性,护理活动保持温馨性,健康教育发挥周到性,护理交接保持规范性;②心理护理,详细观察患者的心情变化并给予相应的疏导,鼓励其勇敢面对疾病,开导患者期间要尊重患者的想法及人格,不擅自为患者做出决定,最大化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其豁然开朗的心情;③运动护理,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运动计划,并帮助患者严格执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防止患者出现心脏速率和血压升高等情况的发生;④健康教育,为患者详细介绍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和防范措施,使其日常生活得到规范,禁止出现抽烟、酗酒等行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促进疾病的痊愈。
1.4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护理后的血压达标率、护理满意度。于清晨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进行空腹血糖的检测,餐后2 h再次采集患者的静脉血5 mL进行餐后血糖的检测。给予患者进行动态血压检测,每间隔15~30 min进行数据的记录以此来计算出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使用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总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对比
经过记录对比得知,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对比
经过对比记录得知,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5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对比记录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4.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长时间的治疗使患者容易出现消极、抑郁等不良情绪[4]。在常规的护理干预中,只注重病情的痊愈情况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变化,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为低下[5]。从该文的研究中也可知,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改善情况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的综合护理干预是建立在常规护理干预之上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更具有人文情怀,更注重护理患者的心理,使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提高治疗依从性的作用[6]。由于综合护理干预的全面性,护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而给予患者最快速的治疗,避免了病情的恶化[7]。在血压达标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87.5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2.50%)(P<0.05)。在综合护理干预中,还给予患者进行运动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本不应该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但医护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运动计划,并在运动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一系列生命指标,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又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患者的血流速度得到加快,促进了疾病的痊愈[8]。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了综合护理干预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更符合现代患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永芬.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治疗与护理配合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5):163-164.
[2] 叶莉,何东喜,温丽梅.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69-70.
[3] 曲桂清.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治疗与护理配合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137-138.
[4] 林柳,冯佩兰,蔡白连.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 21(18):120-121.
[5] 胡一波.糖尿病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难点分析及其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5(20):103-104.
[6] 张卫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营养及护理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2):301.
[7] 刘崴,孙立荣,徐燕梅,等.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21-123.
[8] 常娟.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营养干预及护理配合[J].中国保健营养,2012,33(1):111.
(收稿日期: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