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情况

2017-06-28吴婧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护理方法临床特征糖尿病足

吴婧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05.095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特征,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观察,总结主要临床特征。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及护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76例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检出9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58株(61.80%),革兰氏阳性菌36株(38.20%),有10株为混合感染。患者主要有血糖值异常,足部感觉消退、麻木、触觉消失、皮肤温度下降、ABI比值为0.5~0.7。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11%,常规组护理组总有效率为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组患者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患者有明显血糖异常、足部异常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血糖控制、用药指导、控制感染、足部护理等护理干预可以优化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 糖尿病足;护理方法;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a)-0095-02

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众多,发病率高达50%,在全球范围内呈流行趋势,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因长期糖代谢紊乱引起神经病变、足部微循环障碍、下肢保护功能衰减,出现足部疼痛、麻木、坏疽、皮肤溃疡等症状。病情严重患者需要进行截肢治疗,容易遗留残疾,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2]。明确糖尿病足的临床特征,给予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防止病情恶化。该文就此进行了专门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4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为46~74岁,平均年龄为(54.3±3.6)岁;糖尿病病程为5~15年,平均病程(8.9±1.5)年。根据Wagner分级分为:1级3例,2级35例,3级24例,4级10例,5级4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护理组,每组中各38例。两组患者病情分级、年龄、病程、性别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患者有糖尿病史;②经病原菌检测、肌电图检查、超声检查或动脉造影明确诊断;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病变患者;②合并有失语症、严重感染、意识障碍患者;③不愿意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病原菌检测方法 利用无菌棉签蘸取伤口脓液或分泌物放于灭菌试管,进行病原菌培养、药敏测试,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 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注意抗生素与降血糖药物的使用时间。定时为患者清洗创口,按时换药。告知患者护理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积极防止并发症。

护理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健康教育 患者对糖尿病足相关知识不了解是引起护理依从性差、自我护理能力不佳的主要原因。告知患者糖尿病阻的危害、治疗方法、护理要点、危险因素等相关知识,多数患者存在明显诱因,如感染、趾甲畸形、异常步态、外伤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诊,消除危险因素。引导患者重视对疾病的防护,坚持运动,严格控制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密切关注足部温度、皮肤变化情况,评估恢复情况,定时复查,合理调整用药方案。②心理疏导 糖尿病足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增加了经济压力。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烦躁、孤独、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加重失眠、食欲不振,使病情恶化。针对糖尿病足患者普遍存在负性情绪这一特点,护理人员采取安慰、鼓励、心理支持等护理方法,耐心陪伴患者,给予实用性的护理建议,让患者感觉被重视、被关心,消除不良情绪,对康复充满信心。③血糖控制 血糖持续增高会增加感染几率,感染不利于血糖控制,加重糖尿病足病。所以,要告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病情、生活习惯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配合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④用药指导 口服降糖药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适用于1型糖尿病和口服降糖药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定时对患者进血糖、眼底、血常规检测,评估降糖效果。对不良反应提高警惕,平稳的控制血糖。⑤控制感染 足部有溃疡、坏疽等感染症状时应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对创口进行消毒、清洗,严格无菌技术操作。⑥足部护理 注意保护足部,用红花、路路通、天麻等药材进行温水浸泡5~10 min,穿着宽松鞋袜,改善足部血液循环。足部皮肤呈暗红色、白色,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时应给予活血化瘀药、营养神经药。适度抬高下肢、消毒、保暖可以减轻症状,不能抓挠水疱。足部溃疡采用碘伏、H2O2彻底消毒清洗,用辅料包扎,纱布固定,定时换药。

1.3 疗效评价指标

显效:足部溃疡完全消失,足背温度、搏动正常;好转: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有少量渗液;无效:溃疡面积无缩小。总有效率=好转率+显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76例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检出94株病原菌,其中G-有58株(61.80%),G+有36株(38.20%),混合感染10株。临床症状:血糖值异常70例(92.11%),足部感觉消退52例(68.42%),足部麻木40例(52.63%),触觉消失33例(43.42%),皮肤温度下降42例(55.26%),ABI比值为0.5~0.7有40例(52.63%)。

2.2 护理效果

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11%,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足主要因血管病变引起,长期血糖处于高水平状态降低了机体免疫力,增加了局部感染率,形成足部溃疡坏疽。该文通过观察发现,足部感染主要以G-为主(61.80%),混合感染较少,对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药敏测试对合理选择抗生素有指导意义,提高抗菌效果[3]。糖尿病足患者存在明显的足部异常、血糖异常(92.11%),特别是ABI比值低于0.7的患者容易出现足部溃疡,截肢风险性高。所以,了解糖尿病足的主要临床特征对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及时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患者缺乏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知识的了解,对危险因素未提高警惕就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截肢[4]。所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护理人员给患者讲解足部护理、糖尿病护理方法,让患者了解合理用药、饮食控制、运动对血糖及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中药泡脚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防止脚气加重感染[5-6]。对足部溃疡及时清创、消毒、敷料包扎可以保持足部卫生,配合抗生素可以优化治疗效果。同时,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规范患者的饮食行为、生活习惯,增强患者的心理舒适感,合理用药,迅速平稳的控制血糖。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定期复查,给予敏感性高的抗生素有利于溃疡的愈合[7]。配合低盐、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可以增强食欲和胃肠道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营养的摄取能力,提高免疫力。运动可以活化血管,降低血液黏滞度,愉悦心情。

明确糖尿病足常见临床特征可以提高对糖尿病足的防范意识,及时就诊。通过全面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度,督促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工作,优化治疗效果。如该文中护理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优于常规组(73.68%),所以,对糖尿病足患者应给予全面护理,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詹海娃.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0):1125-1127.

[2] 赵若楠,韩桂艷,倪冬梅,等.糖尿病足坏疽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7(2):26-29.

[3] 臧娴,白姣姣,孙皎,等.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好发部位的特征分析及护理[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6,22(4):263-265.

[4] 晋溶辰,黄政德,张晋如,等.糖尿病足溃疡高危体质的临床特征及对伤口愈合影响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4):56-59.

[5] 洪静,沈飞霞,朱虹,等.老年和中青年糖尿病足患病率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6):730-732.

[6] 李惠琴,苏晓飞,丁波,等.218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6):492-495.

[7] 田欣.不同踝肱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6):527-529.

(收稿日期:2016-12-09)

猜你喜欢

护理方法临床特征糖尿病足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综合防治的护理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