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用于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7-06-28贲力
贲 力
(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300)
地塞米松用于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贲 力
(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300)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用于虹膜睫状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100例纳入此次研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硫酸庆大霉素和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进行点眼治疗。对照组给予10 mg地塞米松+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研究组给予0.25 g/L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角膜混浊、眼部感染、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0.25 g/L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总有效率(88.0%)高于10 mg地塞米松+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68.0%),治疗后角膜混浊、眼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10 mg地塞米松+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相比,0.25 g/L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用药简单、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虹膜睫状体炎;地塞米松;治疗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具有起病急、易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属于眼科常见致盲眼病[1]。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发生低眼压、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发生眼球萎缩[2],给患者带来巨大打击。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该病,但剂量不同,效果不尽相同。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100例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有视力下降、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病理变化:虹膜后粘连或瞳孔缩小,角膜后有沉着物,睫状肌充血等。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20~63岁,平均(39.8±1.7)岁;发病部位,左眼43例,右眼47例,双眼1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均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0.2 g/次,3次/d,同时给予硫酸庆大霉素和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进行点眼治疗,3次/d。对照组给予10 mg地塞米松+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研究组给予0.25 g/L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3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角膜混浊、眼部感染、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0.25 g/L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总有效率(88.0%)高于10 mg地塞米松+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 并发症研究组治疗后角膜混浊、眼部感染、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 [n(%)]
3 讨 论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可有寄生虫、病毒、真菌、多种细菌等感染引起,以睫状充血为主要症状[3]。目前,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物,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介质渗出,缓解结膜充血性水肿,可通过抑制缓激肽、稳定溶酶体膜等达到预防、消除炎症的作用[4]。据文献报道,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应遵循联合用药、简单化、足量、适量等原则[5]。点眼治疗用药方便,途径简单,与眼周注射、静脉注射、玻璃体内注射等相比,给予患者痛苦小。
本次研究表明,与10mg地塞米松+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相比,0.25 g/L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角膜混浊、眼部感染、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用药简单、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1] 周将华.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治疗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6,10(11):138-139.
[2] 殷胡东.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5:114-115.
[3] 王洪亮.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局部给药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57-158.
[4] 王玉霞.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96-97.
[5] 计 青.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葡萄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8):1417-1418.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73.1
B
ISSN.2095-8242.2017.020.3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