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6例慢性心衰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工作体会

2017-06-28侯春菊陈鸿鞠建新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18期
关键词:心衰出院护士

侯春菊 赵 颖 刘 爽 陈鸿 鞠建新

46例慢性心衰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工作体会

侯春菊①赵 颖②刘 爽①陈鸿①鞠建新①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衰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入院治疗的92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从患者心理情况评分、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入院时,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两组精神状态、体力和日常情绪等5项内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效果显著。

慢性心衰; 综合护理干预; 心理情况评分;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16]胡回云,陈向荣,张玲,等.施乐扣固定腹腔闭式引流管的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941-3942.

[17] Pereira F R,Basra M K,Finlay A Y,et al.The role of the EQ-5D in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dermat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rapies[J].Dermatology,2012,225(1):45-53.

[18]刘琼芳,贾怡,张晓霞,等.思乐扣预防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J].华西医学,2014,29(11):2152-2154.

[19]朱卫芬.“思乐扣”导管固定装置在腹腔留置管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1044-1045.

[20]汪晓虹.思乐扣在患者胸腹腔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6):220.(收稿日期:2017-04-28) (本文编辑:邓朝阳)

慢性心衰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因[1-3]。由于受到目前医学技术发展的制约,尚没有根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4-5]。为了进一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效果,本院对此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入院治疗的9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的慢性心衰诊断标准[6],排除标准:(1)肾脏等脏器重度疾病;(2)精神类疾病;(3)未完成系统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9~82岁,平均(59.62±5.82)岁;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Ⅱ级15例,Ⅲ级16例,Ⅳ级15例。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8~80岁,平均(60.10±6.22)岁;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16例,Ⅲ级17例,Ⅳ级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取传统护理方法,如遵医嘱给予患者强心、利尿和扩血管方面的药物,测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慢性心衰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患者心理负担往往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工作[7-8],如在为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耐心向患者介绍慢性心衰的致病原因和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2)健康医学知识教育:在患者入院治疗阶段,护士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健康医学教育。教育前,为有效降低护士的工作量,将病情相近的患者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护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授课。授课内容主要围绕慢性心衰治疗和康复方面的知识展开。对于个别行动不便的患者,护士单独对其进行医学教育,以丰富其医学知识[9]。(3)自我护理指导:自我护理指导是在患者健康医学教育环节之后开展,目的是指导患者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如学会血压和脉搏的测量方法,每日测量体重,当遇到体重短期内快速增加或下肢出现水肿时,立即就医治疗等[10-12]。(4)舒适护理:舒适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体位舒适护理。护士每日协助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翻身、按摩和叩背等。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立即给予吸氧。在患者病床上放置自制的软枕或靠垫,使患者的坐卧更为舒适等[13]。②环境舒适护理。每日早晚各打扫病房1次,每日定时通风,每周清洗患者床单被褥1次。保持病房内室温和湿度适当,光线柔和,如在日间光照强烈时,及时拉上窗帘,每日晚间10∶00准时熄灯等[14]。③生活舒适护理。在患者病房内摆放收音机和电视机等娱乐设备,播放患者喜爱的节目。(5)亲情护理:在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护士通过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等方法,确实能够使患者的身心更加愉悦,但却不能替代家属给患者带来家庭的温暖,尤其对于一些年龄偏大的患者,若子女长期不在身边陪伴,与普通患者比较,心理情况更差。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护士加强与患者家属的联系沟通工作[15-17],告知其亲情陪伴的重要性,鼓励和督促患者家属尽可能增加与患者陪伴的时间。(6)出院指导:出院指导分为患者出院指导和家属出院指导两部分。在患者出院指导部分,当患者出院时,护士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制定家庭护理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口服药的种类和剂量,测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频率,家庭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和护士的联系方式等[18]。将手册交给患者后,要求患者按手册的内容严格执行,并填写执行记录表。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个月,以星期为单位,定时对患者填写的记录表进行检查。若患者执行情况和康复情况较好,可适当延长检查周期,如每两星期检查一次。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和患者的主治医生,由三者协同制定新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在家属指导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与上一护理环节即亲情护理的内容类似,指导患者家属增加陪伴患者的时间,如指导患者每周至少陪伴患者2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 h等。同时将慢性心衰最新的医学相关知识和方法传递给患者家属,提高家庭护理的效率和质量。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患者心理情况评定。在患者入院和出院阶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情况越差。(2)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定。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部分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部分满意。(3)患者出院3个月后,采用本科室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精神状态、体力、日常情绪、症状表现和社会支持5方面,每项分值区间为0~1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情况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情况评分比较(x-±s) 分

2.2 两组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精神状态、体力和日常情绪等5项内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心衰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表现如下:(1)运动耐量明显下降,如患者从事较高强度的劳动或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2)体液潴留,很多慢性心衰患者腿部或腹部出现水肿的情况;(3)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这一情况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更为严重,因为往往是在患者进行其他疾病检查时,才发现有慢性心衰的症状,很多患者因此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给后期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巨大难度。

在针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方面,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如使用西地兰和呋喃苯胺酸等[19-20],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易反复等,很多患者的康复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院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首先从心理护理的角度,帮助患者降低对疾病本身的恐惧,树立起正确良好的治疗心态;随后对患者开展健康医学教育和自我护理指导。通过医学知识教育,丰富患者的医学知识,为自我护理指导提供理论知识,可见健康医学教育与自我护理指导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另外患者合理地进行自我护理后,能够自行进行如体重测量等护理操作,一方面减少护士和家属护理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治疗和护理习惯,为后期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舒适护理主要是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营造一个更为舒适的治疗环境,使患者身心更加愉悦;亲情护理虽然不是针对患者本身开展,但却是综合护理干预的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患者在入院治疗过程中都缺少家人的陪伴,缺乏感情沟通的对象,这是护士无法通过改善护理工作弥补的,因此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告知其家人陪伴的重要性;出院指导主要针对患者出院后展开,使患者家庭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对情亲护理工作进行合理延伸,全面提高家庭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护理结束后,从心理情况、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3方面,与采取传统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效果,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是有益的。

[1]张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34):105-106.

[2]肖万玲,易云兰.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4(6):68-69.

[3]刘春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急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2):122-123.

[4]洪秀卿.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0):119-120.

[5]张玉燕.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5):379-380.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

[7]杨文笔.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5):1064-1065.

[8]吴小平,董兰菊.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不间断性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8):111-112.

[9]路恋英.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45 min末、60 min末急救效果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

(21):198-199.

[10]马淑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10(26):80-81.

[11]郑晓风.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78-1379.

[12]丘爱荣.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29-230.

[13]王红萍,刘霞,蒋黎黎.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基于自我效能健康教育成效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98-599.

[14]夏爱萍,孙业富.人文关怀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与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77-5878.

[15]郭姝.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况及心功能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12):1610-1611. [16]谷美群.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6):2462-2464.

[17]窦丽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6(18):135-136.

[18]李莉.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2):346-348.

[19]刘英圣,修明文,张东文.加强门诊管理对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2):246-248.

[20]胡明鑫.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与再住院率关系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5(5):1-3.

Experience of Carrying out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46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HOU Chun-ju,ZHAO Ying,LIU Shuang,et 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8):083-086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best nursing methods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Method: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aken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aken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s’ psychological situation,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Result: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of two groups at admissionin(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AS and SDS of two groups at discharge(P<0.05).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65%,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3.91%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ntal state,strength,daily emotion and other indexes of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has significant effect.

Chronic heart failur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score;Nursing satisfaction; Quality of life

Affiliated Hongqi Hospit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00,China

10.3969/j.issn.1674-4985.2017.18.023Faro Med,2012,33(4):197-204.

2017-03-22) (本文编辑:邓朝阳)

①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②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赵颖

猜你喜欢

心衰出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