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保育 “112”的概念解析及应用
2017-06-28任德云
任德云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仔猪保育 “112”的概念解析及应用
任德云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许多猪场仔猪养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保育仔猪因高发病率带来的高死亡率以及增重障碍带来的高僵猪率。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关注仔猪的早期补料、断奶应激以及保育期的多病原感染和增重障碍两个关键,制定出与猪场配套的饲养管理技术方案或实行标准化的仔猪管理程序。
保育仔猪;早期补料;断奶应激;僵猪;管理程序
生猪生产过程有三个环节:繁育、保育和肥育。根据猪场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条件和生产需要的不同,既可以发展自繁自养猪场,也可以发展以生产、销售种猪和商品仔猪为目的的繁殖场,还可以发展以商品猪肥育和销售为目的的肥育场。对自繁自养猪场而言,既可以实行“一点式”(繁育+保育+肥育)生产,也可以实行“两点式”(繁育+保育、肥育)生产,还可以实行“三点式”(繁育、保育和肥育)生产,甚至实行“多点式”生产。
无论猪场的性质和生产方式如何选择,提高养猪场生产水平才是硬道理。猪场繁育水平的高低通常用繁殖效率即每头繁殖母猪平均年产断奶仔猪数量或PSY表示,肥育水平的高低通常用增重效率即全群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示,而保育水平的高低因种种原因至今尚无一个合适明确的指标来评价,以致人们在保育仔猪养育中无所适从。
请允许笔者权且使用“仔猪保育效率”(Piglets conservation efficiency,PCE)的概念来评价仔猪保育水平高低。PCE由两部分组成:健仔率(保育结束健壮达标仔猪数/保育开始仔猪数)和增重率(保育期增重/保育期耗料),PCE=健仔率×增重率。PCE<1.0时,为较低水平;PCE>1.2时,为较高水平。
仔猪保育“112”是指养好保育仔猪要关注一个基础(早期补料)、一种现象(断奶应激)和两个关键(增重障碍和多病原感染)。要养好保育仔猪、提高仔猪保育效率,就要夯实基础(早期补料)、重视现象(断奶应激)、抓住关键(增重障碍和多病原感染)。
1 用心早期补料
实行仔猪早期补料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为仔猪补充营养和实现早期断奶,更重要的是锻炼仔猪的消化器官和促进其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以利于其应对断奶应激,增进其断奶后以及肥育期的健康和增重。
早期补料成功的关键在于乳猪料的选择和补料方案的应用。
1.1 乳猪料的选择
选购饲料,首先要选择饲料生产厂商并与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要保证乳猪料与母猪料是同一来源,以使乳猪更加愿意接受其熟悉的且与母猪同样气味的乳猪料。
因此,早期补料训练开始时,乳猪料的口感和风味(颗粒料松脆香甜,粉料香甜爽口,粥料酸甜香滑)要比营养水平高低更加重要。最后,要保证乳猪料的新鲜,外购饲料或原料时,应尽量缩短储存时间(5~7天)并保障储存条件,“少而勤”是外购饲料的重要原则。
1.2 补料方案
早期补料过程分两个阶段:诱食训练期和自由采食期。
诱食训练期的目的是使乳猪认识和熟悉乳猪料,可采用“抹食”(湿料抹入口腔)、“撒食”(干料撒到仔猪区床面)和“打食”(专用口服器械口服)等方法,所需时间约7~14天,期间可以使用料槽但务必保证料槽卫生;自由采食期的目的是使乳猪对乳猪料的采食量逐渐增加以至早日断奶,可采用自动饲槽自由采食并在断奶前7天对母猪限饲的方法,但可能已经有人注意到,现正使用的乳猪料槽并不能满足乳猪断奶前自由采食的需要,乳猪专用自动饲槽尚待开发。
总之,乳猪早期补料一定要有心、用心,有爱心,用耐心和细心。
2 重视断奶应激
仔猪断奶时受到的应激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心理应激、营养应激、环境应激、管理应激和健康应激。
2.1 心理应激
来自于断奶后的母仔分离,仔猪通常会表现思念、迷茫、情绪低落、紧张不安、不思饮食、盲目进食、烦躁鸣叫和咬尾咬架等一系列异常行为。
2.2 营养应激
起因于营养来源的改变(母乳和乳猪料→仔猪料),使仔猪消化器官受到损害、肠绒毛结构损坏变短、消化机能紊乱,加上仔猪本身消化器官不发达和消化机能不完善,使肠道pH值升高到4.0以上,胃肠道菌群失调,消化酶活性降低,最终导致仔猪腹泻。
2.3 环境应激
来源于断奶转群(产房→保育舍),生活环境(猪栏、温度、湿度、饲养员等)的改变使仔猪需要一个适应时间,而在猪栏、饲养员等不得不变的情况下,为保育猪舍提供与产房相似的温湿度条件便显得尤为重要。
2.4 管理应激
来源于仔猪断奶时需要进行的一些诸如称重、分群、调群、注射、去势、驱虫等管理工作,为避免综合应激,应将这些管理工作通过程序化管理分散到其他时间完成。
2.5 健康应激
来源于三个方面,即仔猪已经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仔猪自身主动免疫系统尚未完善以及上述应激导致的细胞免疫力被破坏,此时的仔猪体内抗体水平极低,对各种病原的易感性显著增强,如果接种疫苗,极易产生免疫抑制,并导致仔猪抗病能力更为低下,故保育阶段是多病原感染的起始阶段。
断奶应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使保育期仔猪发生更多的诸如腹泻、咬尾、水肿、肺炎、多病原感染、僵猪、死亡等现象,其中尤以病猪和僵猪为甚。
3 仔猪保育的关键
3.1 减少增重障碍
保育仔猪增重障碍或僵猪的产生主要源于其消化机能的脆弱以及环境恶劣。
早期补料的成功可以使保育仔猪原本脆弱的消化机能得以提高,为保育仔猪提供一个断奶后7~10天的“断奶过渡期”或者“断奶恢复期”并保证适宜的保育猪舍环境条件,将非常有助于减少僵猪的产生。
仔猪断奶后7~10天内,要坚定执行“四不制度”,即“不打针、不投药、不免疫、不喂饱”,同时提高保育舍温度至25℃以上,每天用季铵盐类制剂喷雾消毒,饲料中加喂微生态制剂如益生素等,饮水中可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或者口感良好的中药制剂。断奶过渡期后,保育仔猪使用自动饲槽自由采食。
3.2 避免多病原感染
乳猪发病多属单一病原所致,而仔猪断奶后伴随其对病原耐受力的增强,一旦发病则多为复杂病原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欠佳。这也是许多猪场保育仔猪群发病率居高不下且病原感染严重时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仔猪断奶前7~10天的疫苗接种非常重要,重点要针对病毒性的原发病原,特别是猪瘟(首免时间应在15~25日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投放药物(依据本场的病原现状或流行病学);断奶后7~10天内的疫病防控如上所述;抗生素对5周龄以内的仔猪最有效,8周龄以内的仔猪应补饲有机酸、葡萄糖或益生素等微生态制剂;不同消毒剂交替使用,是最有效、最廉价的疫病防控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继发病原感染。
4 保育仔猪管理方案
仔猪养育是一个体系,仔猪保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提供以下仔猪管理方案,如表1所示,仅供参考。
表1 仔猪管理方案
S815.2
B
1673-4645(2017)04-0049-03
2017-03-02
任德云(1963-),男,山东莱州人,大学本科,副教授,从事养猪与猪病防治教学研究工作,E-mail:sdrendey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