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出炉记”
2017-06-28王祖波
种桑养蚕“出炉记”
2016年10月8日 晴
扶贫无小事,正是看似不起眼的件件“小事”环环相扣,成了脱贫路上的“拦路虎”;也唯有认真解决好每件“小事”,政策才能真正落地,脱贫才看得见成效。
“乡亲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听说镇委、镇政府要在海头引入种桑养蚕这个项目,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种桑养蚕?我听说过,能赚钱。”“我有亲戚在琼中,他们那里也在做。”“能不能行得通啊?我们这里又热又缺水,听说养蚕需要专门的房子,镇里会帮我们建么?”
“乡亲们,就像你们说的,这个项目别的地方都搞过,而且赚到钱了,如果大家愿意做,我就争取把这个项目引到我们村,有困难我们一起解决,好不好?”
“好,那就做!”
……
2016年2月,儋州市海头镇委、镇政府计划引进种桑养蚕项目,该项目采用“政府+公司+农户”的方式,即政府为农户免费提供桑苗、建蚕房的资金,农户出地并管理,公司负责提供桑苗和技术支持,培训桑农,并确保至少按最低价格回收蚕茧。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暗自欣喜:“这么好的项目,如果能在红洋村立项该多好!”但我得先听取群众的意见,于是有了上述对话。
了解群众意愿后,我立即向镇委蒙书记请示。蒙书记对我说,要做这个事,一要有较为连片的土地,二是发展初期要有足够的水源,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要有创业的决心和毅力。“有!蒙书记,您说的这三点我们都有!”我打下包票。
回到村里,我立马和村干部商量,村干部们也非常兴奋。村“两委”经会议研究,决定将种桑养蚕基地设在新洋地村小组的集体用地上,大家铆足了劲分头行动:我到镇里继续跟踪项目进度,村干部回村里做群众思想工作,确定好备耕的时间……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备耕当天,我来到地里,村民却寥寥无几。我和村干部急忙回到村里,发现村民都在树下聚集。“你们怎么回事,不是说今天集体备耕吗?怎么都在这里?”一位村干部急了,朝群众们大声质问。我赶忙拉住他,心平气和地对村民们说,“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我们说,这个项目不仅仅是我们村想要,别的村也想要。如果我们不先动起来,走在前面,这个项目可能就跑到别的村咯!大家有什么顾虑,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村民中一阵骚动。“王书记,我们信你!就是担心备耕好了,万一政府不在这搞,我们就亏啦!”村长站出来表态了。
“如果大家配合做工作,还拿不下这个项目,这个第一书记我也不配做了!我把大家当家里人,很希望拿下这个项目,也有信心拿下这个项目,改变大家的生活,让大家腰包鼓起来!”我立下了“军令状”,村民听后产生了共鸣,接二连三地围了上来。海头镇第一个种桑养蚕项目便这样在红洋村新洋地村落地了。
项目拿下后,又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三四月份是桑苗最为紧缺的时期,公司回话说,桑苗很有可能不能如期送到群众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我马上向镇委汇报,同时一边安抚群众,一边与公司协调。在多方共同努力下,4月4日,第一批桑苗终于运到红洋村,发放到群众手里。
桑苗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种下了,如何引水灌溉又成了拦路虎。我一面组织群众采用挑水的方式进行灌溉,一面向镇委、市委、团省委反映情况,争取到资金在田头打井,解决了灌溉的问题。如今,一栋栋蚕房也相继矗立,种桑养蚕项目逐步走上了正轨。
问题解决,换来的是脱贫目标的逐渐实现。公司按照最低保护价对产茧进行回收,一个成年劳动力可以管理5亩投产桑园,全年养蚕25张,最低可以实现纯收入2.7万元,如果认真执行公司的《技术规范》,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而全年养蚕时间仅120-150天,在家门口就可以达到或超过外出打工的收入。
问题解决,换来的是群众对干部信任和干群关系的改善。通过种桑养蚕项目的推进,我明显感觉到村民对干部的信任度提升了,其他工作开展起来也容易多了。
问题解决,最重要的是换来了群众脱贫信心的逐步树立。扶贫先扶志,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村民更加坚定了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系儋州市海头镇红洋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祖波)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