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上荆江河段的河道变迁及原因

2017-06-27吴梦琪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荆江

吴梦琪

摘要:蜿蜒型河段从整体看处在不断演变之中。从平面变化看,随着凹岸冲刷和凸岸淤长进程的发生,其蜿蜒程度不断加剧,河长增加,弯曲度随之增大。就其整个变化过程看,河弯在平面上不断发生位移,并且随弯顶向下游蠕动而不断改变其平面形状。本文立足于方志资料,对各时期荆江河段的变迁历史进程,对荆江河段的河流地质作用及河谷地质结构进行分析,讨论关于属于蜿蜒型河段的荆江河段的河道演变原因。

关键词:荆江;河道变迁;河流作用

长江出三峡,在宜昌进入中游后,穿过夹江对峙的虎牙山、荆门山,河谷突然变得开阔起来,两岸不再是“猿声啼不住”了,而是进入“楚地阔天边,苍茫万顷连”的大平原。由于长江进入平原后流经古荆州地区,所以,这段河道通称荆江。荆江从湖北枝城到湖南洞庭湖的出口城陵矾,全长423公里。其中又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下荆江是典型的婉蜒性河道,全长240公里的堤岸其实只有80公里的直线距离,江水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所以,这里有了"九曲回肠"的说法。

1、荆江的变迁历史

随着云梦泽的消亡,荆江堤防系统形成后,荆北通江的口穴先后被堵塞,与荆江的联系被切断,形成堤内独立的内荆河水系。荆南地区穴口相应增多,相传北晋时杜预开凿调弦口华容河,东晋至南朝时形成沧水匡,南宋时出现太平口、虎渡河,后于1853年和1870年先后

形成藕池、松滋二口。另据地貌形态反映,广兴洲及君山一带也曾出现分流,因部分已湮塞,构成今三口分流的荆南网状水系。自全新世以来,荆江地区经历了古湖泽的衰亡与洞庭湖的扩展;由荆北分流转向荆南分流;泥沙的沉积中心亦由荆北云梦泽转向荆南洞庭湖的巨大变化,形成新的水系格局。

顺治《江陵志余》之《志陵陆》“金堤”条提到,五代高季兴修筑金堤后,“江势改徙,堤迁于外”。光绪《荆州府志》记,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郝穴下十里处修建了周公堤,并立一碑,碑南半里堤外旧有三闾祠,六七十年后,“圮于江中”。

考古发掘也证实了河道的南移。1953年斗湖堤江边挖出一方嘉靖年间的墓碑,其上注明,墓地距江八里远。由于受新构造掀斜运动和科氏力的影响,荆江水道由北南迁。当于墨山受阻后,因荆江水位上升,又向南分流,演变程序系以沙市为顶点,由荆北转向荆南,从秦汉至清代经历了顺时针70°的旋转。

历史上这里的河道摇摆不定,但永远是千折百绕。密布的蛇曲影响了航运,1967年至1969年,有关部门把中洲子和上车湾的两处蛇曲人工裁弯取直,河道缩短了58公里;此后蛇曲又发生了自然的裁弯取直。如此一来,曲曲折折的荆江蛇曲消失了。

除了古人在书籍文献中记录到了靖江河道的变迁,今人在荆江的研究上也解释了有些古洲已随河道的南迁而靠岸成陆。据周凤琴先生研究,由于受到由西北向东南的掀斜运动和地球自转的科氏力等影响,水流向南汇聚,沙市河段经历了由东北向西南的迁移过程,北部洲滩相继淤长成陆。李长安先生也同意历史时期荆江河道不断南迁,但他认为南迁的原因在于桐柏—大别山掀斜隆升,而非传统的科氏力。无论原因为何,河道南迁是大家认可的事实。

2、荆江河段变迁的原因

河流以其巨大的水流能量作用于河床及两岸,不停地侵蚀、搬运两岸及河床的物质,并于合适的地点沉积,改造着河床和河岸的形态。这就是河流的地质作用。

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在河流的演变中扮演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荆江河段处于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河流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局部侵蚀和堆积,并以侧向侵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河流水动力地质作用塑造的河道平面形态及其演变受到河谷地质结构的制约,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造就了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各种形态。各种河道形态的形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弯道河段的侧向侵蚀作用,纵向侵蚀作用仅在局部河段出现,从河道的形态上表现河曲及弯道河段发育。搬运作用主要表现为从凹岸搬运至凸岸沉积,从上游滩搬运至下游。

如果说河流的地质作用是河流演变的动力,那么河谷地质结构便是一道约束。

河谷地质结构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制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改变水流的流向、流速与流态:当河流位于两岸均为抗冲性较强的基岩河谷结构时,河水一般归槽顺流,在抗冲性差异部位发生涡流、旋流、回流等。荆江河段两岸均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当两岸及河床为较均质的第四系松散层时,将为水流的侧向摆动提供较大的空间,形成良好的自由河曲。河床及河岸的局部耐冲岩土层,可以小范围改变河流的流速与流态,形成局部冲刷和沉积。其次,河谷地质结构决定侵蚀和堆积的宏观环境:在两岸为基岩或抗冲刷性较好的河段,一般以侵蚀作用为主,河道比较顺直,在抗冲刷性强弱相间的河道,形成冲刷和堆积的环境,一般可形成宽窄相间的河道形态。在宽阔的冲积平原上,可以形成具有宽河漫滩堆积的河谷,侧向侵蚀和堆积作用明显,河曲发育。因此,河谷的地质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河流地质作用的宏观环境和作用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河谷地质结构、河流地质作用与河道演变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而荆江河段除南岸受山丘阶地约束变化较少外,其北岸为广阔的冲积性平原。岸坡中部以下以细砂层和中细砂层为主,抗冲能力极弱,且地面普遍低于南岸5到7米,下荆江三处裁弯后,由于河道长度缩短近三分之一,因而造床作用加强,河床普遍下切,水位降低,引起河流顶冲点普遍下移,顶冲能量普遍增强,但新的顶冲点绝大多数未加护岸,抗冲能力很小,崩退迅速,凹岸崩退的同时,凸岸相应外伸,河床相应横向摆动。两反向河湾间的长直过渡段在河流穿越时主流线往往呈正弦曲线形运动。在长过渡段内主流向南北往复交替摆动,其顶冲点随流量的大小在不断地变换,因而造成河岸不断崩退。当凹岸崩退的速度大于凸岸外伸的速度时,江面相应展宽,洲滩应运而生,壮大后就造成分汉河道。分汉河道的兴哀又引起顶冲点的变换,所指之处加剧了河岸的崩退,待大量崩退后,相应缩短了湾颈距离,增大了泄洪阻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裁弯或切滩撤弯,在湾颈缩窄的同时,河湾半径也越变越小,对航行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便有了六十年代的两次人工裁剪。

参考文献:

[1]许栋.蜿蜒河流演变动力过程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2]许炯心.淮河弯曲河型成因的初步探讨[J].泥沙研究1990(2):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荆江
“望闻问切”:融媒体时代新闻精品的编辑策略
荆江堤坝用料研究
荆江大堤 千年筑就
频率曲线在荆江三口输沙量计算中的应用
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完工长江航运“瓶颈”初步打通
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河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特点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特点分析
荆江三口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政府投资44亿元整治长江中游荆江航道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