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实施精益管理
2017-06-27卢丽霞
卢丽霞
摘要:精益管理的基本理念是在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以及零部件库存等各个环节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精益管理提出的准时化和自动化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青睐。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成功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契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效仿实施,下面我们将精益管理的内涵及在企业中的实施做出总结和论述。
关键词:企业管理;精益管理;企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精益理管的核心思想
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是“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因此有些管理专家也称精益生产方式为JIT生产方式、准时制生产方式、适时生产方式或看板生产方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最终产品及顾客没有意义的行为就是浪费。也就是说,凡是超出增加产品价值所必需的绝对最少的物料、机器、人力资源、场地、时间等各种资源的部分,都是浪费。浪费包括很多类型,如:库存、不必要的工序、不必要的运输、超过需求的生产、人员的不必要动作、各种等待等,所有这些日常活动中很少为人们所注意但却大量存在,它们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反而占用了资源,增加了成本,它们是精益生产所致力消除的。
二、“精益管理”的目的
“精益管理”的目的是消除浪费,目前,浪费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国内生产企业的发展,资源投人与产出比例不相匹配,成本居高不下,且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在矿山企业中,存在的主要浪费有:
1.等待的浪费。作业的过程有空档,在等待下一个作业。甚至对于已经安排的工作都难以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人力资源的浪费。受企业办社会以及矿山地理位置偏远、后勤保障不足等因素影响,矿山企业往往存在教育、医疗等后勤单位与社会重叠,造成人力资源浪费,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完善,矿山企业已经具备甩掉包袱的客观条件。
3.流程混沌的浪费。很多企业工作流程混沌不清,未严格理顺,以致工作人员业务不够顺畅、清晰。
矿山企业实施精益管理的建议:
1.矿山企业有必要加强基层单位OA系统建设,提倡无纸化办公。
2.重视岗位设置,尽其用。人力资源存在浪费的有必要对业务岗位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做到人尽其用。
3.有必要对矿山企业各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促使降低成本。矿山生产,相对粗旷,很多技术细节、工艺流程都有去完善、去改善的余地。
三、精益管理的基本原则
1.價值观:精益思想认为产品的价值需由最终的用户来确定,价值只有满足特定的用户需求才有存在的意义。
2.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到成品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识别价值流是精益生产的起步点,并按照最终用户立场寻求全过程的整体最佳状态。
3.流动:精益生产强调要求各个创造价值的活动需要流动起来,强调的是动。
4.拉动:拉动生产亦即按用户需求拉动生产,而不是把产品强行推给用户。
5.尽善尽美:用尽善尽美的价值创造过程为用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价值。
四、支持精益管理生产基础的管理工具
1.标准作业。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以人的操作顺序有效的进行生产的作业方法,它由结拍时间、操作顺序、标准手持三要素组成。
2.均衡生产。包括龟兔赛跑、均衡化的意义、产生不均衡的原因、均衡化的内容、均衡化生产的基础、均衡化策略、如何实现混合生产排程、最终装配过程均衡性的重要作用、均衡化的要领、优势与难点。
五、准时化生产极其支持技术
准时化生产是精益生产体系的另一大支柱,通过准时化生产,帮助企业实现“只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零件”。
准时化生产具体包括以下工作:
1.工序流水化。
2.减小批量,均衡生产。
3.根据需要的数量决定节拍,按节拍连续流动生产。
4.后工序拉动,后道工序在需要的时候,向前道工序领取的拉动式生产。
六、精益管理的实施我们应做到
1.完善精益目标体系。制定目标策划表,确定精益管理工作的实施要点,合理设定关键精益指标目标值,制定分季度兑现计划,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有效,力争物流配送费用、车辆维修费用、办公费用等精益关键指标实现新的突破。
2.打造精益人才队伍。把企业视为连续的统一的整体,树立下道工序即顾客思想。制定以精益理念指引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外聘老师授课、内训师讲课、精益学习小组互助学习等方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3.拓宽精益管理载体。及时生产,保证产品与市场的顺利衔接。为了让精益管理落实到实践中,逐步解决流程不顺畅、创新乏力等问题,及时生产,保证产品与市场的顺利衔接。严抓质量,纠正质量缺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对任何企业而言,消除浪费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企业追求精益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持续改进的过程。精益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由传统企业向精益企业的转变需持之以恒,持续不断地长期改进。
参考文献:
[1]冯晓民.精益管理: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一剂良方[J].管理观察,2009(4).
[2]郭自华.刍议精益化管理[J].经济论坛,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