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合用分期治疗顽固性经行头痛60例疗效分析
2017-06-27冯荣华陈雪黄珊珊
冯荣华+陈雪+黄珊珊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僵蝉二黄散合八珍汤配合针灸分期治疗顽固性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顽固性经行头痛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药合用分期治疗的方法, 对照组口服头痛宁胶囊, 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39例, 有效17例, 無效4例, 治愈率65.0%, 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21例, 有效30例, 无效9例, 治愈率35.0%, 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僵蝉二黄散合八珍汤加减配合针灸分期治疗顽固性经行头痛疗效明显。
【关键词】 经行头痛;针药结合;分期治疗;僵蝉二黄散;八珍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68
经行头痛是指妇人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 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相当于现代医学“经前期偏头痛”, 具有定期发作、反复难愈的特点。本院根据“急者治标, 缓者治本”、“虚则补之, 实者泻之”的原则, 将经行头痛分为发作期、缓解期进行治疗:发作期, 药用僵蝉二黄散加减, 针灸以局部与循经远取配合, 毫针刺用泻法, 以奏疏肝解郁、化瘀祛痰、通络止痛之效;缓解期, 药用八珍汤加减, 配合温针灸, 以达益气养血, 调理冲任之功。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本院中医科就诊的120例顽固性经行头痛患者, 年龄20~45岁, 病程2~17年。
1. 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2. 1 头痛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发作2次以上者。
1. 2. 2 头痛多为单侧, 亦可见于两侧太阳穴或头顶部, 痛如锥刺, 或掣痛, 或绵绵作痛。
1. 2. 3 排除器质性病变及其他疾病并发的头痛, 如经期外感头痛、鼻及副鼻窦病变所致的头痛、外伤头痛、脑部肿瘤(垂体肿瘤)等。
1. 3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经行头痛的诊断标准;具备正常月经周期, 治疗前未服用激素类药物、研究2周前未服用止痛药或其他中药, 愿意接受中药和针灸治疗的患者;病史均在2年以上, 都有血虚肝郁、痰瘀阻络的临床表现:反复经前或经后头痛, 疼痛性质为胀痛、跳痛或绵绵作痛, 常伴见烦躁、失眠、头晕、胸闷、乳房胀痛等症, 舌质黯红或有瘀点, 脉弦细或沉细;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排除器质性病变、占位性病变所致头痛。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经前7 d或头痛症状出现时口服头痛宁胶囊(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0.4 g/粒) , 3粒/次, 3次/d, 服至经期或头痛消失, 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1. 3. 2 治疗组 针药合用, 分期治疗。
发作期:经前7 d或头痛症状出现时开始治疗, 经期停止, 一般7 d为1个疗程;缓解期:月经完全干净后, 治疗7 d。治疗3次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1. 3. 2. 1 发作期(经前期):药物以僵蝉二黄散为主, 前额痛加白芷、羌活;巅顶痛加藁本、吴茱萸;侧头痛加柴胡、细辛;后头痛加羌活、葛根。
针灸治疗主方:百会、合谷、太冲、三阴交、丰隆。配穴:前额痛:印堂、上星、头维;巅顶痛:通天、行间、百会;侧头痛:太阳、率谷、外关;后头痛:天柱、风池、后溪。针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根据穴位选用25 mm、40 mm无菌针灸针, 常规进针法, 得气后, 施以捻转泻法, 并留针20 min。
1. 3. 2. 2 经后期 药物以八珍汤加黄精, 巴戟天。针灸治疗方:子宫、气海、关元、足三里、血海、百会。针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百会穴顺经斜刺, 行捻转补法;余穴常规进针, 得气行捻转补法后予温针灸(在留针过程中, 取约2 cm长之艾柱, 套在针柄上, 距皮肤2~3 cm, 再从其下端点燃施灸。在燃烧过程中, 如患者觉灼烫难忍, 可在该穴区置一硬纸片, 以稍减火力)约30 min。
1. 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经行头痛消失, 无周期发作;有效:经行头痛减轻。或头痛消失后3个月经周期内又有复发;无效:经行头痛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经行头痛与卵巢功能周期有关, 其发病机制多与性激素分泌水平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状态改变等密切相关, 在诸多诱发因素的影响下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紊乱, 神经递质、激素水平异常, 使大脑皮层、脑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物质敏感性增加而引起头痛。西医多予对症止痛治疗, 治标难治本, 且停药后复发率高, 远期疗效不理想。
中医学[1]认为经行头痛属内伤头痛范畴, 其主要发病机制是气血、阴精不足, 清窍失养;或痰瘀之邪, 值经期随冲气上逆, 上扰清窍所致。临床医家对此病治疗经验丰富, 且疗效显著, 如:李静等[2]认为以血虚证及血瘀证更为多见, 分别用八珍汤、血府逐瘀汤治疗;王婷等[3]认为顽固性经行头痛为本虚标实之证, 以痰瘀阻络为标, 脾肾气血虚弱为本, 采用分期辨治;宋鸿雁等[4]采用口服自拟补血平肝汤配合针灸治疗;郑燕鸿[5]从肝论治经行头痛, 平时治本, 疏补结合, 经期治标, 以通为主。
近年来, 经行头痛发病率显著上升, 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现代社会, 女性参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 承担着家庭、工作等多方面压力, 极易导致情志不畅而致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女子以血为本, 以血为用, 经、孕、产、乳屡伤于血, 故多素体阴血亏虚;肝藏血、主疏泄, 又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血虚肝郁则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木郁克土, 脾失健运, 聚湿成痰;头为诸阳之会, 气血精津皆上荣于脑, 经期气血下注胞宫, 阴血益虚, 冲气夹瘀血、痰浊上逆, 阻滞脑络, 不通则痛。故经行头痛日久、反复难愈者病机多血虚肝郁为本, 痰瘀交阻为标。
僵蝉二黄散组方:僵蚕10 g, 蝉衣6 g, 姜黄6 g, 天竺黄3 g, 远志10 g, 合欢皮15 g, 柴胡10 g, 元胡10 g, 蜈蚣2条。僵蚕:辛咸平, 入肝、肺、胃经, 祛风解痉、化痰散结, 能“去痰湿、散肝风而治头风”;蝉蜕:甘寒凉, 入肺、肝经, 散风热、宣肺、定痉, 《本草纲目》言其“治头风眩运”;姜黄:辛苦温, 入心、肺经,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天竺黄:甘寒, 入心、肝经, 清热豁痰、镇惊安神;远志, 辛苦温, 散阳温通、助气血运行, 具安神定志, 散郁化痰之功;合欢皮解郁安神和血;柴胡疏肝解郁;元胡理气活血止痛。蜈蚣, 熄风止痉、通络止痛, 为治顽固性头痛之效药。诸药合用, 配合取穴百会、合谷、太冲、三阴交、丰隆等, 针刺泻法, 以达疏肝解郁、化瘀祛痰、通络止痛之效, 解头痛发作之急苦。
八珍汤为补益气血经方, 组成:党参15 g, 茯苓10 g, 白术10 g, 炙甘草10 g, 当归10 g, 白芍15 g, 熟地15 g, 川芎6 g, 黄精15 g, 巴戟天10 g。四君子健脾益气, 四物补血活血, 黄精、巴戟补肾填精、调补冲任。配合取子宫、气海、关元、足三里、血海、百会等穴, 针刺补法并温针灸, 共奏补气养血、调理冲任之功而固本。
综上所述, 僵蝉二黄散合八珍汤加减配合针灸分期治疗顽固性经行头痛, 能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贞莹, 刘文礼, 王海华, 等. 王云铭治疗经行头痛经验.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2):522-524.
[2] 李静, 陈莹. 陈莹教授治疗经行头痛经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 25(7):11-12.
[3] 王婷, 武权生. 武权生分期辨治顽固性经行头痛经验. 湖南中医杂志, 2014, 30(5):28-29.
[4] 宋鸿雁, 薛建堂, 霍玉梅.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经行头痛37例. 现代中医药, 2008, 28(2):33-34.
[5] 郑燕鸿. 从肝论治经行头痛32例. 江苏中医药, 2010, 42(4):42-43.
[收稿日期: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