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017-06-27吴立辉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应用分析

吴立辉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生态建设。目前,我国园林植物病蟲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大量的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成为相关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针对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当中的应用及发展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以期对于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生物防治技术;森林病虫害;应用分析

1生物防治技术的优点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某些生物之间的克制关系或生物的代谢产物,从而起到有效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的目的,所以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利用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因其无残留毒性,对人类、动物、植物都非常安全,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杀虫效果好,假如长期使用,可以在自然界中建立起天敌的优势群体和一些有利病毒微生物的主导地位,从而达到对病虫害长期控制的目的;其次害虫对生物防治技术不会产生抗性;生物防治技术有着丰富的资源,原料易得,有的资源可以就地取材,可以有效降低防治病虫害的成本。

2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

在生物工程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技术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在此背景下,对抗病与抗虫树种的培育研究不断深入。在基因重组技术的作用下,远缘物种间的隔阂被突破,同样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了全新探索途径,然而,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现阶段,害虫对新树种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对于森林的危害也更严重。基于此,工作人员因难以及时采集数据信息,导致其很难实时监控新培育的树种,所以,对新树种抗虫能力的掌控并不全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创新现代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合理运用,为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现阶段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3.1抗虫、抗病基因育种

基因育种是以一种类似于设计的方式,按照人们的实际需求,通过既定的程序将植物抗病虫基因,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剪切和拼接程序。再通过人工重组的方式,将该基因转入到宿主细胞中,并大量复制,使其能够将遗传信息表达在宿主细胞中,以产生新的植物品种,用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最后再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大量繁殖,并应用于实际,切实解决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基因育种中,常见的抗病虫基因有:杀虫毒素蛋白基因BT基因、蛋白酶抑制基因CPT1基因等。

3.2植物抗虫基因工程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主要是指先对病虫害天敌的遗传特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弥补其在生物防治上的不足。在目前使用的杀虫毒素蛋白基因BT基因中,其展现的安全、有效、无污染等特性非常突出,被应用于害虫防治领域已经有很多年。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生物农药也存在一定弊端,如见效慢、宿主范围窄等,使其在使用中受到了一定限制。在后续的时间中,国外科学家从BT基因中分离了编码,并对其进行修饰和改造,使其抗虫性得到了有效提高,目前已经在树木的害虫防治中被广泛应用。

3.3鸟类防治方式

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鸟治虫的方式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经济性明显。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根据受害林区所具备的特点,合理地引入以此林区害虫为食的鸟类。与此同时,确保鸟类在林区内部可以迅速繁衍与生长,以捕食的方式实现病虫害治理的目标。通过鸟类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方式不仅能够合理地控制森林内部病虫害,同时也能够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3.4生物酶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蛋白酶抑制剂在大部分的生物体内都有着一定的含量。这种基因是维持生物体内正常代谢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抵御各种外来的蛋白水解酶,所以能够比较好的防治生物体内所造成的损坏。近年来,生物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其抗虫害方面的作用显得也更加的突出。一般情况下,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在杀虫工作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昆虫肠道蛋白活性的作用,可以对昆虫的消化系统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进而使得昆虫由于缺少一定的氨基酸而没有办法正常的生长和法语,最终导致昆虫的死亡。目前,这种通过蛋白酶来抑制昆虫生长的方式在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正在被广泛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植物的抗虫害能力,促进了植物的健康生长。

4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展望

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我国对于病虫害防治基因的研究不但深入,而且全面,不断对病虫害防治的发生和病菌的作用机理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剖析。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深入地发展已经从理论研究阶段逐步向实际应用方向发展,通过将抗虫、抗病毒以及抗真菌的基因转基因到植物体内,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利用转基因工程达到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生物技术是我国研究人员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新途径,能够具有针对性的消灭病虫害,还避免损伤有益菌群和真菌。

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化研究和发展,生物技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转基因效果会更加优良,遗传基因工程将会是未来的生物技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主要方向和趋势。有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预测,未来10年,我国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面,有可能实现大面积应用转基因工程方法来面对植物病虫害的侵袭。甚至有许多的生物技术专家认为,未来人类的农业生产当中,大部分农作物将会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在保护环境前提下,重视天然的自然控制作用,要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除治与预防水平的基本方针。除治与预防工作技术性强、难度大、要求高,要在深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基础上,不断研究出先进除治预防手段,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提升除治预防水平,提高除治预防成效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窦宝峰.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其展望[J].农业与技术,2015(12)

[2]吕军美.基于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思考[J].生物技术世界,2015(3):35-37.

猜你喜欢

森林病虫害应用分析
浅议宁夏吴忠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