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6-27薛多彩张丽
薛多彩+张丽
【摘要】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1例。对照组给予20 ml丹参注射液+150 ml 5%葡萄糖溶液, 观察组给予80 ml奥扎格雷钠+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为观察指标, 评估奥扎格雷钠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神经功能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评分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扎雷格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 有益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51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近年, 随生活习惯的改变, 急性脑梗的发病率也呈增高态势。而其一旦发生, 患者的生活质量势必下降, 且患者的预后不佳, 甚至危及生命健康。有研究显示, 奥扎格雷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1]。本研究将奥扎给雷钠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以研究奥扎格雷钠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02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1例。对照组男29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56.3±4.9)岁;观察组男30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56.7±4.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调节血糖、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预防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案为20 ml丹参注射液与150 ml 5%葡萄糖溶液, 静脉滴注, 1次/d;观察组治疗方案为80 ml奥扎格雷钠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 静脉滴注, 1次/d。2周为1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为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基本痊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91%;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46%;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18%;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则。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越高, 患者神经功能越差。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中基本痊愈20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84.31%;观察组患者中基本痊愈25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0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①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对照组为(11.32±2.03)s, 观察组为(11.36±2.31)s;
治疗后对照组为(12.03±2.45)s, 观察组为(14.36±2.12)s。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对照组为(3.83±1.02)g/L,
观察组为(3.81±1.11)g/L;治疗后对照组为(3.32±0.67)g/L, 观察组为(3.00±0.53)g/L。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均比治疗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神经功能缺评分为(27.32±2.36)分, 观察组为(27.49±2.43)分;
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评分为(12.29±2.61)分, 观察组为(8.52±1.58)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血栓堵塞脑动脉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壞死。究其发病原因, 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导致。若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就会启动血小板聚集, 激活血栓素合成酶, 大量合成血栓素A2, 不仅会形成血栓, 也会导致脑缺氧及缺血加重[3]。缺血缺氧累及运动神经系统, 可能导致偏瘫;累及语言中枢, 可能导致语言障碍、失语等。而其后遗症的发生多与发病速度、梗死数量、梗死次数、昏迷程度等密切相关。因此, 及早进行溶栓治疗, 疏通血管是改善脑组织代谢, 挽救神经细胞、减轻损伤恢复脑功能的关键。
而作为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 奥扎格雷钠能够抑制血栓素A2的产生、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 防止脑部血管应激性收缩, 同时奥扎格雷钠还能够增加前列腺素的释放, 维持前列腺素与血栓素A2之间的平衡, 减少血栓的形成[4-6]。
本研究中, 使用奥扎格雷钠的观察组在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这也表明使用奥扎格雷钠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减轻脑缺血缺氧对神经功能的损伤, 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田少英, 李落彩.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0):40-41.
[2] 王妍. 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状态的影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24):59-60.
[3] 刘玉鹏. 不同剂量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24):14-15.
[4] 黄通, 张春惠, 王三清.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 8(1):6-7.
[5] 武慧超, 白洁, 黎丹奇, 等. 三七总皂苷联合奥扎格雷钠对血栓素A2合成酶的抑制作用及相互影响.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5): 1693-1695.
[6] 陈莺, 武勇, 赵志斌. 不同麻醉方法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前列环素与血栓素A2平衡的影响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 上海医学, 2016(4):198-201.
[收稿日期: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