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针密线织就经纬华章

2017-06-27姚丽娜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刘和珍荆轲盛夏

姚丽娜

【技法梳理】

作为叙事文学的一种形式,记叙性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自由。做好两个工作是写好记叙性散文的关键。一是提炼好精致的素材;二是运思成篇,精雕细琢。第一步是选材的过程,需要调动直接与间接的资源库存,并融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在头脑中酝酿叙事的雏形。第二部是加工过程,即怎样将要表达的感情、思想以最佳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拘一格,别出心裁,还要做到体现行文作者独特的个性风范,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一、吹沙淘金,激活思维

生活经历是繁芜丛杂的,如何从中持续寻找写作的资源,取决于思维的深度与敏感度。具有人文情怀是写作的关键素养:凡所见之物、所经之事、所观之景,都能够用历史文化、传统精神、民族心理、人性善恶、社会时弊等宏观的大思维、大视野来阐述。其次就是选材的“促狭”处理。“促狭”指的是选材的内容不必是历史大事记,而是以小见大,见一叶而知秋。例如巴金的《小狗包弟》,就是小处着笔,大处着眼。“我”把包弟送走一件事,生发了作者于自己的忏悔,于民族罪恶的反思,可以说做到了以小见大—— 小事件,大主题。

二、伏脉千里,突转波澜

小说与叙事散文的相同点,在于故事情节的集中。构思艺术是叙事散文不同于其他类型散文的一大特色。“文似看山不喜平”,自古叙事文章都讲究波澜、悬念、突转的结构艺术。通过制造矛盾冲突,迎合读者存疑又要解疑的阅读预期心理。比如历史叙事散文《荆轲刺秦王》,当荆轲为刺秦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后来到了秦国,读者期待精彩的刺秦行动。所以作者吊住了读者的胃口,制造一波三折的情节,让读者唏嘘扼腕,屏息捏汗。一波,图穷匕首见,荆轲未击中秦王;一波,秦王拔尖还击,剑太长无法拔出;一波,群臣无助,荆轲绕柱追秦王,千钧一发;一波,御医用药袋掷荆轲,荆轲被秦王的剑刺中。故事情节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三、剪裁有度,表达灵活

叙事散文,对“形散神聚”的要求是对所写之事可选择多种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选取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以及句式。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写到机枪的扫射时,用了“攒射”,可见反动派之凶残。写到开枪者时,“其一是手枪”,这就更耐人寻味,说明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屠杀,文笔极具辛辣的讽刺风格。同时在表达方式上,鲁迅采取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并融入了对死者的同情、缅怀,对生者的提醒、劝告,对反动派的深深的仇恨,这都体现了文本的思想深度与高度。

其次就是对事件的处理要详略得当。一件事的叙述可以抓主次,多件事的记叙也可以有详有略。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选取了刘和珍生平的几件事迹来记叙,但是重点并不是在表现刘和珍友爱、有责任感等方面的形象,而是集中笔墨叙述其在段政府门前请愿。那段文字把青年学生的无助和互助与反动派对他们的屠杀表现得淋漓尽致,用细节描写,用血的事实说话。

【思考训练】

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欠两个人。一个人是父亲,一个人是母亲。可是往往父母并非时刻全是和谐的状态,有时候他们会意见不合,有时候他们会吵架……太多的有时候……这是我们成长中面对的浪花,是历练,是成长,是成熟,是度化……

结合以上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叙事性散文。

【例文展示】

忆·念

窗帘覆盖着窗子,遮住了阳光,屋里暗暗的,不免令人压抑。

下午的时光总是恬淡的,电视里放着都市生活剧。也许是大结局的缘故吧,母亲倚在沙发上,看得很入迷,跟着剧中的女主角一起抽着纸巾,擦着眼泪。这场景似乎有些熟悉,不禁勾起了我的回忆,那是十几年前的故事了吧。

三岁时,一个仲夏之夜。那天屋子里很闷,让人透不过气来。阴沉郁热的天空,大雨酝酿着,即将来临。

“啪!”

熟睡的我被一个耳光声惊醒。

“滚,你的心都不在这个家,人还回来干吗!”母亲红着眼睛,带着哭腔,嘶吼着。

窗外,狂风卷着树叶,沙沙作响。

父亲没有说话,直直地盯着墙角,带着犹豫,又有些无奈,嘴角微微要动,却又把话咽下了。他抬起头来,望了一眼床上的我。我像做了错事一样,赶紧闭上了偷偷张开了一条小缝的眼睛。

一时间,四周都没了声响。不知多久,响起了父亲托着拉杆箱的声音,伴着低沉的雷声,渐渐的,声音越来越远。我伸出一只手,想抓住什么。可是,“砰!”的一声,门关上了。

暴风雨猛地下了起来,天一下子凉了,冷风吹进来雨点,浸透了一切。

母亲无力地瘫在地上,倚在床边,哭着,像一只受伤的小鸟,失去了所有力量,却无处可依。

“妈妈。”我轻声唤着,生怕吓到什么。

母亲用衣袖擦了擦眼泪,回头,走到我床边,用她冰凉的手,抚摸着我的头。

“怎么了,宝贝?”

“妈妈,爸爸呢?”

母亲像被什么触到了一般,原本强止住的泪水,又成线地流了下来。

窗外一道闪电像利剑一般,划破了天空,伸向屋里,直指在床上坐着的母亲。那白光是那样刺眼,让人发慌。

母亲挂着满脸泪水。“别怨妈妈,好吗?”

我不知怎么回答,只是抬起手,擦着母亲脸上的泪痕。

“那,爸爸还会回来吗?”

母亲没有说话,眼神里,却透着令我无法忘却的绝望。她抱着我,很紧。

突然,我哭了,大叫着“妈妈,我不想没有爸爸!”

母亲颤动了起来,那颤动,让我感受到了她撕碎的心。母亲把我抱得更紧了,好像要融进她的心里一样。

那一夜,很长,不知道有多少分钟,多少秒。那一夜,雨一直下,不见月光。

窗帘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拉开了,夏天刺眼的阳光照进来,把我从回忆拉进了现实。继父从书房里走出来,坐在了母亲身边,抽出一张纸巾,轻柔地,放进母亲手心。

他是在七年前出现的,也是一个夏天。他像一块巨石,打破了我原本已平静如水的生活。他的出现,像一把尖刀,将我已随时间愈合的伤疤,又一次划开。我感觉他夺走了我的全部,因为我的一切只有母亲了。

我厌恶他,但也感谢他。因为他给了母亲一个怀抱,一个家。也因为他,让母亲找回了那曾失去的踏实。

一直相信這样一句话,“没有人在你生命中的出现是无缘无故的,他们每一个都是上帝安排好的角色。”一个父亲安排给了母亲,那另一个呢?十几年了,我不恨你。虽然我的童年里没有你,少年里也没有你,但在心里,父爱的那一页永远是空白,除了你,没人能填补。

你知道吗?我曾经给你写过无数封信,可那邮递员是路痴,找不到收件人空白的地址。现在,我好想把那些信念给你听——

亲爱的你:

曾经的盛夏里,

我曾被你抛弃,无数次流泪,只剩下心碎;

无数个盛夏里,

我曾被人欺辱,用拳头回应的一切,不敌人家一句“找爸爸”;

每一个盛夏里,

我都相信你会出现,再次把我抱起。

只希望下一个盛夏,我不再是一个没有伞的孩子,不再只记得那个夏季,那场雨。

点评

这篇散文以细腻的人物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取胜。这是作者真实的生平经历,经过了艺术的处理加工,字里行间真情流露,触动人心。

猜你喜欢

刘和珍荆轲盛夏
《记念刘和珍君》中五次“微笑”的作用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解读与构思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 真实的她却是一名武术高手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八月盛夏你最爱的消暑食物是什么?
盛夏正当时 早秋已入荷
7月,盛夏的旋律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