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7-06-27孟飞龙杜冠杰王登科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开腹腹腔镜

孟飞龙+杜冠杰+王登科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率为1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均低于对照组的52.50%、20.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方面更具有优势, 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急性胆囊炎;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laparoscope and laparotomy for acute cholecys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80 acute cholecystit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pen cholecystectomy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treatment.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Both groups had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postoperative body temperature,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usage rate as 12.50%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s 5.00%, which were all lower than 52.50% and 2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ing with laparotom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features of short operation time, small invasion, little pain, less complications and quick recovery in treating acute cholecystiti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e; Laparotomy; Acute cholecystitis; Therapeutic effect

急性膽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 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 以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可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僵直为典型临床特征[1]。临床上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2]。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 腹腔镜已经被运用至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本文就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 其中男32例, 女48例, 年龄35~70岁, 平均年龄(55.9±7.0)岁, 发病至手术时间24~72 h, 平均发病至手术时间(30.2±14.0)h;纳入标准:①符合本院对于急性胆囊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且预行手术治疗者;②无手术禁忌证、身体可以耐受手术者;③知情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以及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合并有胆总管结石、高血压病、Mirrizzi综合征、糖尿病、胰腺炎、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③合并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语言障碍的患者。此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

1. 2. 2 观察组 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建立好气腹后, 于右侧肋缘下锁骨中线处、剑突下做5~6 mm的切口, 置入腹腔镜, 先对腹腔进行仔细探察, 然后处理胆囊三角, 对胆囊管进行游离, 对胆囊管、胆囊血管进行夹闭, 对胆囊进行剥离, 切除胆囊, 对胆囊床进行电凝止血,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安置引流。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率为1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均低于对照组的52.50%、20.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 若患者未获得及时救治, 可威胁其生命安全, 外科手术仍是目前用于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方法[3]。研究表明, 由于近年来多种因素(生活习惯不断改变、饮食结构持续调整、周围环境进行性恶化、工作及学习压力增加)共同作用, 急性胆囊炎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4]。

开腹胆囊切除术起源于1882年, 至今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应用历史, 作为一项成熟的外科技术, 其有效性已无争议, 一直被作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5]。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胆囊解剖结构的研究深入, 各类微创型的手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成为当下治疗胆囊疾病的常规手术方式之一[6]。传统的开腹手术必须要有充分的手术切口, 才能保证手术的质量, 所以术中出血量大、对腹腔环境干扰较大, 导致术后并发症多, 患者恢复慢。腹腔镜手术是在病人的腹部做2~3个小切口, 然后插入“trocar”管状工作通道, 采用特制的加长手术器械在電子监视屏的辅助下完成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步骤, 达到同样手术效果的手术方式。

此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率为1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均低于对照组的52.50%、20.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充分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更好。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腹腔镜手术仅需要几个5 mm左右的小切口, 所以全身的炎症反应轻, 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手术切口疝的发生率。②手术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完成, 术者的手不需要进入腹腔操作, 可以有效的降低对脏器被膜的损伤和脏器功能的干扰, 避免脏器在空气中暴露, 降低术后腹腔内粘连、腹腔内感染的几率。③腹腔镜可以从多个角度、多方位、深入的探察腹腔情况, 更准确的掌握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 将手术部位的具体情况显示在电子显示屏上, 术野清晰, 更利于微细血管的处理, 而且通过电凝电切止血更彻底, 术中出血少, 更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相较于传统胆囊切除手术具有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代元昌.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切除胆囊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比较.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31):6379-6380.

[2] 马振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 2015, 23(1):34-35.

[3] 张向康. 急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2):207-208.

[4] 胡元友. 腹腔镜手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3):94-95.

[5] 何德文, 李开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64例临床分析.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5, 12(2):46-48.

[6] 阳光, 宋向晖, 陆路, 等.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10(6):130-131.

[收稿日期:2017-03-10]

猜你喜欢

急性胆囊炎开腹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