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贤的室名
2017-06-27李丹
李丹
古时候,文人墨客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为了显示高雅,常常给自己的居室或书房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这个名字就叫室名。室名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历史悠久,品位高雅,可称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雅嗜。
据《晋书》记载:“初,桓玄于南州起斋,悉画盘龙于其上,号为盘龙斋。”这是古代可考的最早室名之一。唐朝时期,室名可考者有刘禹锡“陋室”、白居易“池北书库”等。到了宋代,室名渐多,许多藏书家都有自己的室名,如尤袤“遂初堂”、陈振孙“直斋”、陆游“书巢”等。室名至明清而大盛,一般粗通文墨的人都有自己的室名,甚至一些商人(包括书商)为了附庸风雅,也常常给自己的店堂取个雅号。
那个时期,室名常用“室”“庵”“亭”“轩”“堂”“馆”“斋”“园”“阁”“楼”“庐”“山房”“书屋”“草堂”“书舍”“精舍”“山庄”等字眼命名。如宋陆游“老学庵”、宋叶梦得“知止亭”、清曹溶“芳树亭”、宋辛弃疾“稼轩”、宋范成大“北山堂”、清劳权“木芙蓉馆”、明冯梦龙“七乐斋”、清翁方纲“小蓬莱阁”、明茅坤“白华楼”、清黄遵宪“人境庐”、明胡应麟“少室山房”、明许宗鲁“宜静书屋”、明邵宝“二泉精舍”等等。室名的数量不一,一般一个人只有一个室名,但是一个人拥有多个室名之例也很常见,如宋范成大有境阁、北山堂等。
古人室名的命名方式,有以下几种:以所居之室命名。其中又可分为以居室环境、形状、建筑时间、建筑地点、建筑材料等多种情况。以居室环境命名者,如明代安国于居室后冈植丛桂二里余,因名其室曰“桂坡馆”;明胡正言因于斋前植竹十余竿,因名其室曰“十竹斋”。又如一石庵、一草亭、一角山楼、一亩园、芥子园、九梅堂、二十七松堂等都反映了居室的环境特点。以建筑时间命名者,如唐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在浙江乌程西南杼山造亭,其建筑时间是癸丑年(大历八年)癸卯月(十月)癸亥日(二十一日),因命之曰“三癸亭”。以建筑地点命名者,如宋王安石旧居在金陵报宁寺,自城中上钟山,到这里正好走了一半,因命之曰“半山亭”。
以所寓之志命名。宋遗民郑思肖入元不仕,隐居平江,把“大宋”二字析为“本穴”二字(即把“宋”中之“十”置于“大”下),名其室曰“本穴世界”,寄托怀念故国之情。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人卫泾因取此句之意,名其室曰“后乐堂”,寄托忧国忧民之心。清人张时泰尝作自传《实懒先生传》,末有诗云:“懒送穷愁懒顾身,懒趋权贵懒干人。懒寻枯句每经日,懒作报书恒几旬。幽尝懒殊辜景物,远游懒已绝风尘。懒眠懒起情如醉,十懒先生懒是真。”因名其斋曰“实懒斋”,寄托玩世不恭、旷达闲适之志。古代以诗词典故命名的室名大多寓志其中。
以所藏之书命名。其中又可分为藏书目的、藏书方法、藏书内容等。以藏书目的命名者如章钰“四当斋”表示嗜书如命,为读而藏。“四当”兼取宋尤袤和明胡应麟之语。尤袤说:“吾所抄书,今若干卷,将汇而目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當金石琴瑟也。”胡应麟说:“所嗜独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诵之可以当韶頀,览之可以当夷施。”宋司马光“读书堂”、明陈继儒“读书台”、明毛晋“目耕楼”等,均表示为读而藏。清周永年有感于释、道有《藏》而儒家独无,聚书5万卷,广招来学,名其室曰“借书园”,表示为弘扬儒家著作而藏。清徐乾学筑楼藏书,一日“与其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吾传者唯是矣!遂名其楼为‘传世”。可见,“传世楼”之名表示徐氏为遗传后代而藏书。以藏书方法命名者如明祁彪佳“八求搂”、清潘祖荫“八求精舍”等,“八求”即宋代藏书家郑樵所总结的求书八法:“一即类以求,二旁类以求,三因地以求,四因家以求,五求之公,六求之私,七因人以求,八因代以求。”以藏书内容命名者最多。金元好问多藏野史,“往来四方,采摭遗逸,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亲为纪录,至百余万言,捆束委积,塞屋数楹,名之曰野史亭”。清代黄丕烈藏宋本百余种,名其室曰“百宋一廛”,因藏北宋本《陶渊明诗集》和南宋本汤氏注《陶渊明诗集》,又名“陶陶室”,因购得宋严州本和景德官本《仪礼》(一名《士礼》),又名“士礼居”。清周春因藏宋本《礼书》和《陶渊明诗集》,名其室曰“礼陶斋”,继而《礼书》不存,书室易名“宝陶斋”,最后,连《陶渊明诗集》也被迫卖掉,书室又更名“梦陶斋”。
以所敬之人命名。宋代文学家虞俦钦佩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因名其室曰“尊白堂”;明代文学家袁宗道极为推崇唐代白居易和宋代苏轼,因名其室曰“白苏斋”;明代诗人黄淳耀羡慕晋代陶渊明,因名室曰“陶庵”;清代许友喜欢书画,师法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因名其室曰“米友堂”;清刘体仁尊崇成连、陆贾、司马徽、桓伊、沈麟士、王绩、韦应物等七个历史人物,一一为之作“颂”,遂以“七颂堂”名室;宋代著名学者杨时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一日见(程)颐,颐偶瞑坐,(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门立雪”的故事即源于此。清人程大年一意尊师,遂名其室“立雪斋”。
古人发生在室名上的奇闻趣事、情感传奇以及主人特立独行的志行、跌宕坎坷的经历,都成为吸引后人眼球的看点。品鉴精英贤人的室名,眼前不由浮现他们拥坐书城,黄卷青灯,挥毫疾书,悉心著述的身影。感受先贤风范的同时,给人以体悟,使人得到情操、意志、知识和集藏方面的收获。
(责编 / 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