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沉默螺旋理论的再思考
2017-06-27张璐杨升宏
张璐++杨升宏
摘 要 20世纪70年代,诺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这一理论是否会消失?本文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入手,结合实例,运用逻辑推理和思辨的方法,得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仍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结论。
关键词 沉默的螺旋;新媒体;失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7-0005-02
20世纪70年代,德国著名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依曼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问题,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这一理论独具匠心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揭示社会大众与社会舆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对大众传播有限效果理论的一种纠正,对传播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伴随新媒体的出现,对这一理论的质疑逐渐增多,那么,沉默的螺旋是否真的会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走向消亡?
1 “沉默的螺旋”理论基本观点
1965年,联邦德国议会选举,关于两党的支持率出现了从最初的不相上下到最后的一边倒现象,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诺依曼发现许多人正是对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才最终改变了投票对象。此后,诺依曼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1974年在其《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
这一理论由3个命题构成: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如果背离社会将会产生孤独感,出于对孤独感的恐惧,人们在发表意见时,总是力图评估周围的意见,评估的结果将会影响个人意见的发表或沉默。
第二,意见的表明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意见处于优势时,则会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反之则会选择沉默。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更容易被受众所感知,并认为是优势意见。
诺依曼认为,人们评估周围意见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所处的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传播媒介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影响人们的认知活动:
1)共鸣效果:报道内容的类似性;
2)累积效果:从时间上来看,报道内容的传达活动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
3)遍在效果:媒介报道内容抵达范围具有广泛性。
这一理论暗含以下4个假设:(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人产生孤独感;(2)个体能不断感受到被孤立的恐惧,由此不断努力评估社会优势意见是什么(准统计官能);(3)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的意见表达;(4)大众媒介将会营造优势意见。
2 沉默的螺旋理论不会消失
通过观察舆论的形成,诺依曼认为舆论形成过程就是寡头化过程,会出现最后一分钟的雪崩效应,因此,舆论多元化和彌尔顿的意见的自由市场都难以形成。由此结合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今天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具体论证从理论的3个假设入手。
2.1 社会孤立
沉默的螺旋理论成立的关键在于,个体迫于被孤立的压力而隐藏意见。多数人认为沉默的螺旋已经失效,是因为社会孤立无法达到最初的效果,因为孤立是发生在网络世界中,通俗地说就是伤不及身。实则不然,首先,害怕被孤立是人的本性,这一本性并没有随着新媒介的出现而消失;再次,社会孤立在网络中已经演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网络暴力。由近几年的事件可以看出,网络中沉默的螺旋更易出现,具体如下。
纵观这几年引起舆论热潮的事件,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挑战了大众的普遍认知。如明星出轨事件,其中涉及的“小三”“婚内出轨”等挑战了大众的婚姻观,因此主流的意见在于讨伐二人,如果有支持的声音,则会受到群体攻击。此外,还有一些新闻也符合这一特征,如“我爸是李刚”“李某某案件”等。这一类挑战了大众仇富、仇官心理,舆论倾向很明了,更易形成沉默的螺旋。其次,娱乐新闻中粉丝的攻击。粉丝(fan)一词来自于单词fanatic(狂热分子),用流行词汇形容即为“脑残粉”。这些粉丝眼中的偶像是完美的,他们对偶像的爱是不顾一切,甚至是毫无理性的。一旦有不利于偶像的言论发出,他们就会群起攻之。面对这种攻击,更多的人选择以沉默回应,长此以往,便会形成沉默的螺旋现象。
当面对这些事件时,虚拟世界中的网络暴力不容小觑。网络暴民站在道德制高点,通过网络谩骂、人肉搜索等手段审判当事人。这时候的舆论浪潮倾向显而易见,如因言论不当而引火烧身,这样的伤害足以让一个人选择沉默。由此可见,新媒体背景下,群体压力仍以强大的力量存在着,而人们恐惧孤立这一天性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社会孤立并没有消失。
2.2 意见气候的营造
相较于以前,人们接触的媒介变多,发表言论的平台也变多,但不能因此否定媒介不能够营造意见气候。
首先,营造意见气候的主体多样化。除了诺依曼定义的大众媒介外,网络时代的舆论领袖——网络大V也充当了营造意见气候的主体。
其次,大众媒介营造意见气候的手段——“三个效果”仍然存在。共鸣效果,当一件事情成为热点时,不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仍具有类似性;遍在效果,它伴随新媒体的出现而愈发增强。因新媒体方便快捷等特点,受众更易接触报道内容,同时通过网络大V的扩散,媒介报道内容的抵达范围逐渐扩大;累积效果,这一效果的呈现方式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近几年的热点事件来看,累积效果的呈现主要通过时间上的纵向和横向关联,从而达到持续性和重复性。
具体来看,横向时间关联指媒体在发生重大事件的一段时间内,不断挖掘同时期内的相似事件,营造意见气候,如女大学生失联、校园暴力等事件都属于横向时间关联。纵向时间关联,指发生一件重大事件后,媒体通过纵向梳理相同性质的热点事件,从而影响人们的认知。当然,有些媒体会将横向时间关联和纵向时间关联同时使用,从而增强累积效果。
2.3 准统计官能更易感知意见气候
诺依曼认为,通过准统计官能,个体能评估社会的优势意见是什么。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今天,通过网络,意见气候更易感知,尤其是负面事件。一个事件发生后,在微博上可以看见转发最多的、评论最多的和点赞最多的观点等。这些意见具有易观察性和累积性的特点,更容易形成舆论强势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温和理性的观点要么如一滴水被舆论的大潮所吞没,要么在群起而攻之的攻击声中走向沉默。长此以往,更多的人选择了“吃瓜群众”的态度而不发表意见,沉默的螺旋将会愈演愈烈。
3 结论
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假设入手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今天并没有消失,社会孤立、意见气候的营造和感知都在新形势下发生了变化,因此,沉默的螺旋是呈现增强的趋势,尤其在挑战公众普遍认知的事件中,沉默的螺旋理论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11.
[2]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刘海龙.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2001(5):62-67.
[4]朱珉旭.当代视域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4,36(1):66-75.
[5]郭小安.舆论的寡头化铁律:“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边界的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5,37(5):51-65.
基金项目:本文是“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战国语言传播技巧研究”(86258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璐,新闻学研究生,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杨升宏,分析化学博士,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