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CT成像检查在上颌埋伏阻生牙矫治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7-06-27韩红娟任小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邻牙阻生牙上颌

韩红娟,吴 浩,任小华,唐 娜,肖 力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口腔科(成都 610072)

·论著·

CBCT成像检查在上颌埋伏阻生牙矫治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韩红娟,吴 浩,任小华,唐 娜,肖 力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口腔科(成都 610072)

目的 探讨运用头颅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检查在诊治上颌埋伏阻生牙中的口腔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上颌埋伏阻生牙诊断并最终接受矫治的患者共5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X线片检查和CBCT成像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口腔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BCT成像检查诊断上颌埋伏阻生牙形态结构特征、萌出方向、牙弓内位置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成像检查能清晰显示上颌埋伏阻生牙所致并发症,并发现牙列不齐的发生率>邻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邻牙阻生的发生率>囊肿的发生率>牙瘤的发生率。结论 CBCT能在三维空间上清晰反映上颌埋伏阻生牙的具体真实信息,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且可指导矫正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锥形束CT;上颌;埋伏阻生牙;矫治;临床价值

上颌牙区是埋伏阻生牙好发的区域,埋伏阻生牙的存在可引发一系列口腔并发症,如牙列拥挤错位、邻牙迟萌及牙根吸收等[1],不仅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及其正常功能,且与人们不断追求颜面美观的愿望相悖。因此,及早正确诊断埋伏阻生牙并给予恰当的矫正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口腔医生常借助传统X线片来获得埋伏阻生牙的定位诊断信息,由于传统X线片检查存在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其难以以二维空间的影像信息全面真实反映埋伏阻生牙在复杂口腔结构中的三维影像信息[2]。近年来,随着口腔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头颅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出现实现了口腔解剖结构的三维显影,使口腔医生能从各个角度层面对口腔结构进行观察分析,从而获得更全面真实的口腔疾病诊治信息。本研究旨在运用CBCT成像检查对上颌埋伏阻生牙的具体信息进行诊断分析,以此探讨进行指导矫治的疗效及其口腔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上颌埋伏阻生牙诊断并最终接受矫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初诊时进行传统X线片检查,并于最终接受正畸矫治前进行CBCT成像检查。纳入标准:1)上颌有牙齿未萌,恒牙齿缺失;2)既往无颌面部外伤史;3)无正畸史。排除标准:1)上颌恒牙齿缺失患者;2)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3)有面颌部外伤史及正畸治疗史患者[3]。研究对象共53例,其中男24例,女29例;年龄9~26(15.45±4.13)岁。

1.2 传统X线片检查

所有患者初诊时,使用柯达9000型全景片机对其患齿进行传统X线片诊断分析检查。

1.3 CBCT成像检查

运用意大利产996-NewTom VG 移动箱式CBCT进行埋伏阻生牙的三维显像,管电压及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10 KV和15 mA,曝光时间设置为3.6 s,切层间距及厚度均设置为0.1 mm。CBCT成像检查操作均由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且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完成。

嘱咐患者取端坐位,平静呼吸并制动,借助头颅固定器、颏托及光标定位器,牢牢固定患者头部,摆正检查姿势,确保头颅正中矢状面、眶耳平面分别与地平面垂直、平行,借助三重光束进行定位后,CBCT的回旋臂环绕所拟定的成像感兴趣区进行360°成像扫描, 并将扫描获得的清晰图像进行数字化转换后,储存在计算机并进行后续的三维空间成像,运用后处理软件将所获得的清晰口腔解剖结构影像呈现在电脑显示屏上[3]。通过调节所需要的图像显示方位、角度及切面,定位埋伏阻生牙所在牙弓内的精确位置,观察埋伏阻生牙直观的三维立体形态结构特征、分析埋伏阻生牙萌出方向,明确埋伏阻生牙对周围组织及邻牙所引起的并发症等信息(图1)。

图1 两种检查方法对上颌埋伏阻生牙的成像图

1.4 埋伏阻生牙的矫治方法

所有患齿均通过CBCT成像检查所获得的具体信息作为指导进行矫治方案设计,并完成正畸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定性资料以例数(%)描述,组间比较运用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水准α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所有患者经CBCT成像检查后,均能获得其口腔解剖结构清晰的横断面、冠状切面、矢状切面影像以及三维重建影像。53例研究对象中共发现上颌埋伏阻生牙患齿数76颗,其中2颗发生在第2前磨牙,2颗发生在第1前磨牙,32颗发生在尖牙,4颗发生在侧切牙,14颗发生在中切牙,18颗存在于中切牙间,4颗存在于中/侧切牙间。

2.2 CBCT成像检查与传统X线片检查的口腔临床价值比较

以临床治疗中手术暴露埋伏牙所获得的临床资料为标准,CBCT成像检查和传统X线片检查结果分别与临床资料作比较,从而获得76颗埋伏牙图像资料的诊断正确率。其中,CBCT成像检查诊断上颌埋伏阻生牙形态结构特征的正确率为100.00%(76/76),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检查的78.95%正确率(6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成像检查诊断上颌埋伏阻生牙萌出方向的正确率是100.00%(76/76),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检查的72.37%正确率(5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成像检查诊断上颌埋伏阻生牙所在牙弓内位置的正确率是100.00%(76/76),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检查的69.74%正确率(5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在患齿诊断结果中的比较(n)

2.3 上颌埋伏阻生牙所致并发症的CBCT成像检查情况

上颌埋伏阻生牙所致并发症在CBCT成像检查中能够以三维立体影像的方式清晰显示:在各种并发症中,牙列不齐的发生率>邻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邻牙阻生的发生率>囊肿的发生率>牙瘤的发生率(表2)。

表2 上颌埋伏阻生牙所致并发症的CBCT成像检查情况

2.4 埋伏阻生牙的矫治情况

所有患者根据CBCT所提供的具体影像信息选择精准的手术入路,手术创口大小恰当,54颗患齿采取牵引方式进行矫治,均获得牵引成功,22颗患齿直接拔除。术中所见患齿具体情况(形态结构特征、萌出方向、牙弓内位置、邻牙关系等)与CBCT成像检查所获得的患齿具体信息完全一致。

3 讨论

由于骨组织、软组织阻碍等原因所引起的牙齿萌出障碍即定义为阻生牙,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而上颌牙区是阻生牙的好发区,不仅影响口腔健康及其正常功能,且影响颜面美观[4],因此越来越受到口腔临床重视。临床上常采用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对其进行矫正治疗[5-6]。矫治方案设计是否恰当合理,关键在于矫治前口腔医生是否能充分准确掌握上颌埋伏阻生牙的生长发育情况、形态结构、腭唇侧位置、畸形程度、根尖吸收程度,邻牙关系等患齿信息[7]。而上颌埋伏阻生牙与其周围组织及邻牙在口腔中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关系情况决定了矫治方法、术中开窗方向的选取以及矫治的最终成效。

目前,口腔医生对上颌埋伏阻生牙具体信息的获取常借助传统X线片检查,并将其作为主要的辅助检查方法。通过运用传统X线片检查能发现上颌是否发生埋伏阻生牙,大致了解其方向深度以及近远中关系。但传统X线片检查获得的是复杂口腔解剖结构的二维空间影像,影像不清晰,分辨率差,分析角度固定且易受到投照角度的影响,前后结构二维影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互相重叠,致使其所能反映出的上颌埋伏阻生牙信息极为模糊有限,导致口腔结构影像出现失真[8]。本研究结果中,传统X线片检查对上颌埋伏阻生牙的形态结构特征、萌出方向以及牙弓内位置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8.95%、72.37%、69.74%,表明传统X线片检查对上颌埋伏阻生牙的诊断价值并不理想,不利于口腔医生的正确诊断和有效矫治。传统X线片检查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出上颌埋伏阻生牙区域的具体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信息,从而导致其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受到限制[9-11]。

随着口腔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CBCT成像检查方法出现并迅速在各口腔研究领域获得广泛使用。CBCT成像检查的基本工作原理是X线发生器以数字环绕的方式,通过低剂量的辐射对口腔结构进行投照,并将所采集接收的数据信息借助特殊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口腔结构三维立体空间影像的重建[12-13]。CBCT成像检查是以三维锥形束对口腔结构的感兴趣区进行扫描,不仅具有比传统CT高达8倍的图像分辨率,更能对口腔细微结构组织进行清晰显示,且辐射剂量可降至传统CT辐射剂量的1/3以下,其使用更安全可靠[14]。本研究结果中,CBCT成像检查诊断上颌埋伏阻生牙形态结构特征、萌出方向、牙弓内位置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检查,提示CBCT成像检查用于上颌埋伏阻生牙的诊断矫治中,其口腔临床价值高于传统X线片检查,有传统X线片检查无法比拟的成像优点,能从三维空间的角度对口腔解剖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清晰展现埋伏阻生牙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深度及萌出方向等信息,其所获得的影像信息更真实、客观、全面,有助于口腔医生对上颌埋伏阻生牙的精确定位诊断[15-16]。

CBCT成像检查通过对复杂口腔结构的三维空间成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埋伏阻生牙与周围组织、邻牙的立体解剖关系及相互之间产生的变化影响。本研究通过CBCT成像检查发现上颌埋伏阻生牙引起的并发症中,牙列不齐的发生率>邻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邻牙阻生的发生率>囊肿的发生率>牙瘤的发生率,提示对上颌埋伏阻生牙进行早期诊断,给予合理治疗的必要性,同时印证了CBCT成像检查具有明确诊断埋伏阻生牙所致并发症的优势,丰富口腔医生对患齿具体信息的了解内容,更有利于埋伏阻生牙的顺利矫治。本研究结果中,所有患齿均以CBCT成像检查所获得的信息作为指导,并进行了成功矫治,说明根据CBCT成像检查情况制定矫治方案,指导手术实施具有客观可靠的参考价值。术中所见患齿具体情况与CBCT成像检查所获得的患齿具体信息完全一致,进一步说明CBCT成像检查不仅能正确诊断上颌埋伏阻生牙,且能客观评价矫治手术难度及其顺利实施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CBCT成像检查能克服传统X线片检查的局限性,以三维重建的方式清晰呈现上颌埋伏阻生牙的三维空间信息,对指导矫治方案的设计及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口腔临床价值。

[1]黄晓红,许亮,林珊.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CBCT诊断及治疗[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32(6): 839-843.

[2]王秉乐,樊永杰.埋伏牙诊断中传统影像学与CBCT的应用对比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5): 148-149.

[3]孟艾奇,甘泉,孙晗,等.青少年埋伏阻生牙CBCT三维定位辅助诊断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5,31(3): 265-267.

[4]汪隼,冯希平,曹慧珍.锥形束CT在治疗上颌前牙区埋伏牙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1,20(4): 417-419.

[5]黄政,黄兰柱,闫翔,等.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外科导萌正畸术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24): 2943-2945.

[6]董宏伟,许世梃,俞殷隽,等.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尖牙正畸牵引手术开窗定位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25(5): 347-350.

[7]刘鹤.埋伏阻生切牙的早期诊治[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6,9(9): 513-515.

[8]刘利静,李丽新,赵兴圣,等.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埋伏牙诊断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1,51(31):106-107.

[9]Strbac G D,Foltin A,Gahleitner A,etal.The prevalence of root resorption of maxillary incisors caused by impacted maxillary canines[J].Clin Oral Investig,2013,17(2): 553-564.

[10] 吴海苗,陈栋,潘杰,等.锥形束CT三维影像在口腔正畸头影测量中的数据构建和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 110-112.

[11] 马宏涛,韩俊力,王海宁.定位和微创技术在上颌前牙区埋伏牙拔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13(4): 367-369.

[12] Gurgel C V,Costa A L,Kobayashi T Y,etal.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of supernumerary teeth[J].Gen Dent,2012,60(3): e131-e135.

[13] Lai C S,Bornstein M M,Mock L,etal.Impacted maxillary canines and root resorptions of neighbouring teeth: a radiographic analysis using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J].Eur J Orthod,2013,35(4): 529-538.

[14] 郑广宁.锥形束CT和传统根尖片在根管治疗诊疗计划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4(10): 594-597.

[15] Merrett S J,Drage N,Siphahi S D.The use of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n planning supernumerary cases[J].J Orthod,2013,40(1): 38-46.

[16] 贾雪萍.上颌埋伏牙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 35-36.

A Study on the Clinical Value of CBCT Imaging in the Correction of Upper Jaw Impacted Maxillary Teeth

Han Hongjuan,Wu Hao,Ren Xiaohua,Tang Na,Xiao L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610072,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upper jaw impacted maxillary teeth.Methods A total of 53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the upper jaw impacted maxillary teeth and

treatment from January of 2015 to January of 2017 in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in the study.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the examination of both conventional X-ray and CBCT imaging,and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s.Results The accuracy of CBCT diagno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X-ray diagnosis i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eruption orientation and position in the dental arch (P<0.05).The CBCT imaging clearly displayed the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the upper jaw impacted maxillary teeth and the complications could be listed in descending order according to the incidence as follows: irregular dentition,adjacent root absorption,adjacent impacted teeth,cyst and odontoma.Conclusion The CBCT imaging can reflect the true situation of the upper jaw impacted maxillary teeth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which can help improve the clinical accuracy of diagnosis and guide the orthodontic treatment,so it is worth the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Upper jaw; Impacted tooth; Correct; Clinical value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705.R.20170502.1626.004.html

10.3969/j.issn.1674-2257.2017.03.009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No:2015SZ0163)

R782.1

A

猜你喜欢

邻牙阻生牙上颌
智齿会把邻牙顶坏吗
阻生牙要不要拔
种植义齿邻接触丧失的研究现状
左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多生牙1 例
致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的近中阻生牙拔除时机分析
非阻生第三磨牙对邻牙健康的影响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