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发展理念和运行机制分析

2017-06-27周军兰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7年2期
关键词:威尔逊智库中心

■ 周军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发展理念和运行机制分析

■ 周军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目的/意义]通过对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简称:威尔逊中心)的发展理念、运行机制、影响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从威尔逊中心网站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同时援引国际权威的智库排名报告,对威尔逊中心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考察。[结果/结论]与美国其他顶级智库相比,威尔逊中心并不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智库,但却能一直位于世界顶级智库排名的前列,这与它在建立之初的发展理念、独特的运行机制和多样化的影响网络有关。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智库 运行机制 发展理念

2017年1月2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发布最新的《全球智库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共有智库6846家,其中美国以1835家稳居首位,中国以435家位居第二。尽管中国已经成为智库数量仅次于美国的“智库大国”,但上榜智库的整体水平与欧美国家的一些主要智库还存在一定差距。欧美国家智库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各项领域的研究水平都相对较高,并且整体的智库体系发展更加成熟。本文主要介绍世界排名前10的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从其发展理念、运行机制、研究特色以及影响网络几方面,探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1 机构发展概况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是美国国会根据《伍德罗•威尔逊纪念法案》于1968年建立的一个总统纪念馆,以纪念美国第28位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体现威尔逊总统一生的理想和实践。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有名的学者型总统,也是惟一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美国总统,其博士论文《国会政体:美国政治学研究》至今仍被认为是研究美国政府制度的经典。威尔逊总统的“理想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于一战结束前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他强调公开外交,集体安全、民族自决、国际法律、贸易自由等,并最终促成了国际联盟的成立。威尔逊总统关于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理念和信仰,对美国后世的外交政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罗斯福、卡特、老布什、克林顿等多位美国总统,在施政中都继承和体现了威尔逊总统的“理想主义”思想[1]。

1970年,在本杰明•里德的领导下,威尔逊中心迎来第一批学者,主要开展国际事务、环境问题和海洋法的研究。1973年詹姆斯•H•贝灵顿在任时期,中心强调招聘世界顶尖的访问学者。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包括罗伯特•普特南对意大利地区政府的研究;弗兰克•斯诺登对古代黑人生活的研究等。威尔逊中心也成为国际关系研究奖学金的首选目的地。1974年,当专门研究当时苏联问题的凯南研究所成立时,中心的研究项目框架基本形成。在之后的15年里,围绕地区研究威尔逊中心成立了7个项目组。1999年,李•汉密尔顿担任中心主任。作为一个长期的国会议员和华盛顿的主要政治家,他更加重视与公共政策相关的研究。在此期间,威尔逊中心不仅赢得了国际奖学金优秀机构的声誉,也成为一个杰出的中立和无党派辩论论坛。每年的会议次数从200次增加到800次,许多国家元首、内阁官员和国会议员的出席促进了中心的项目研究,提高了中心的公众形象。威尔逊中心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关注更多的政策问题,并继续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

2017年1月,《全球智库报告2016》新鲜出炉。笔者将2012年到2016年《全球智库报告》[2]中威尔逊中心的排名情况进行了整理(见表1)。威尔逊中心不仅在国际发展、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领域保持着较强研究优势,在跨学科研究、最佳使用媒体、最佳管理等多项特殊成就的智库排名中也名列前茅。

表1 2012-2016年威尔逊中心在《全球智库报告》中的排名情况Table 1 The ranking of Wilson Center in 2012-2016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2 威尔逊中心的发展理念

为继承和延续威尔逊总统的价值观和理念,威尔逊中心把自己的使命定位在“成为美国超越党派的关键政策论坛,通过独立研究和公开对话,在全球问题上对政策界提出可实践的想法[3]”。

2.1 保持中立立场的无党派论坛

威尔逊中心力求成为领先的无党派论坛。与美国其他知名智库本质的区别在于,威尔逊中心每年有超过1/3的经费来源于联邦拨款,而中心正是将此作为其保持无党派使命的重要基础[4]。由于运作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美国政府,威尔逊中心对相关问题能够开展深度、独立的研究,并利用其独特的政府背景,为不同党派对话、辩论提供平台。因此,威尔逊中心自称没有党派归属,不从事政策游说工作,能够保证对独立和无党派创立原则的持久承诺,真正实现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思想、研究和辩论平台的目标。

2.2 坚持独立的、原创性研究

威尔逊中心对许多最紧迫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开展自己的原创性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府治理、美国在世界的角色、美国和世界面临的长远挑战等。每年有超过150名学者、记者、外交官、前政府官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来到威尔逊中心开展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威尔逊中心通过吸纳世界顶尖研究人员,来保障其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5]。威尔逊中心注重政策的深入研究,不仅对美国政府的公共政策本身进行研究,也把重点放在增进对政策背景的了解上,试图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彼此理解各国政府政策背后的大背景,以及让政府官员和学者彼此理解各自主张背后的想法。

2.3 成为沟通学术界和政策圈的平台

威尔逊中心努力将学术研究与实际政策的制定连接起来。借助其独特的政府背景优势,威尔逊中心让研究人员有机会与当前政府部门政策制定者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对国内和世界事务的研究与讨论。通过将不同背景的杰出学者和决策者汇聚到一起,促进不同学科之间、学术界与决策圈之间、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之间、政界和商界之间的交流,以实现其“在世界和华盛顿之间,批评性思想和政治实践之间搭建桥梁[3]”的目标。这也使威尔逊中心与那些只关注研究的机构区分开来。

2.4 通过创新的推广和宣传方式影响关键的政策受众和普通大众

作为智库,终极目标是要把其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威尔逊中心努力创造与政府沟通、交流的机会,扩大其研究成果对美国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并通过广播节目、出版物、网站等多种形式传播其研究成果,影响社会公众。在互联网时代,威尔逊中心特别注重高科技和数字媒体手段的应用,在媒体制作、数字营销方面进行了各种创新实践,推广和宣传中心的工作和研究成果。

3 威尔逊中心的运行机制

作为世界顶级智库,威尔逊中心在组织架构、研究组织、资金筹措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3.1 管理机制

3.1.1 特有的顶层设计 威尔逊中心隶属于美国史密森学会,但却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运行。如同大多数美国智库一样,威尔逊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与其他智库不同的是,威尔逊中心董事会主席由总统直接任命,现任主席是负责管理和资源事务的前美国副国务卿,现摩根士丹利副董事长托马斯·尼德斯(Thomas R. Nides)。根据法规,有8名美国政府官员是威尔逊中心董事会的成员,包括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美国卫生和公共事务部部长、美国国务卿、美国教育部长、史密森学会会长、国会图书馆馆长和美国国家档案馆专家,还有一名总统指定的联邦政府代表人。此外,董事会还包括来自非政界的9名成员[6]。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层,决定着智库的方向和政策,制定、审议研究规划,并负责选拔和任命主管日常事务的行政管理人员。由于威尔逊中心董事会的独特组成,使中心在与政策界联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决定了威尔逊中心的研究方向与时政、政策制定紧密相关。

3.1.2 扁平化的组织架构 威尔逊中心采取总裁负责制,现任总裁兼CEO为前国会议员简·哈曼女士。与大多数美国智库一样,威尔逊中心的组织结构也向扁平化方向发展。在总裁之下主要有学术研究和支持保障两类机构(见图1)。

项目部和研究所是威尔逊中心学术研究的组织形式,根据威尔逊中心的研究规划,目前共设有22个研究项目部或研究所。每个项目部或研究所的常驻工作人员包括项目部主任和项目研究助理等,人数为1~8人不等。支持保障部门包括行政管理办公室、发展办公室和对外联络办公室,为学术研究机构提供服务与保障。行政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威尔逊中心运行管理方面的相关事务,包括财务、人员、技术保障、图书资料等,其中学者与学术关系办公室是组织年度研究员奖学金项目申报和评审的重要部门;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资金募集。威尔逊中心虽然有政府拨款,但仍有2/3的资金要依托自己筹集;对外关系办公室设有数字宣传、传统和数字媒体制作、活动和会议规划、视听支持,以及出版社和《威尔逊季刊》编辑部等7个部门,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在宣传和推广威尔逊中心项目和研究成果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图1 威尔逊中心组织架构Figure 1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Wilson Center

近年来,美国智库组织普遍向扁平化方向发展[7],威尔逊中心也是一样。常驻工作人员并不多。150人左右的专职工作人员中,有80多人在各个项目部,其余则是行政管理、服务保障、成果推广以及外联事务人员[8]。威尔逊中心主要依托访问学者来开展专业的、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这些访问学者不但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丰富的职业经历和实践经验,使智库免于陷入“学究式”“书斋式”的研究。这种减少专职研究人员,吸纳兼职研究员,大量招收访问学者的模式,不仅加强了研究人员的流动性,提高了研究实效,也增进了交流协作,降低了成本,智库参与政治的形式也更加灵活。

3.2 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2.1 研究体系架构 为了继承和发扬威尔逊总统的治国理念和学术精神,威尔逊中心自创立之初就定位于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等研究领域。1974年确立了基于地区的研究框架后,中心围绕着10个重点关注的国家和地区成立项目组和研究所,最近又新成立了关注Artie地区的极地项目。近年来,科技、环境等一些共性问题与公共政策制定密切相关,因此,威尔逊中心又先后成立了5个基于主题的项目部[9]。各项目的研究重点见表2。

从表中可见,威尔逊中心的研究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依据地区建立的项目框架能够更清晰地界定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领域的研究问题。第二,其研究议题可以说是为美国政府“量身定做”,重点关注与美国相关的国际关系,对美国可能带来影响的重点事件等,以便为外交政策提供建议。同时针对突发的全球事件,如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威尔逊中心设立了专项经费用于快速响应,包括聘请专家顾问,组织相关人员调研,对相关事件进行紧急分析和讨论,以便为政策决策者提供及时、有益的帮助。第三,主题研究项目一方面“回顾历史”,从历史角度深入分析政策制定背景;另一方面“展望未来”,关注科技、环境等发展趋势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正如其2012年战略规划[5]所述,其核心就是将一切工作的重心放在对政策思想和公共对话能产生最大影响的问题上。

表2 威尔逊中心的研究体系Table 2 The research system of Wilson Center

3.2.2 多层次的人才网络 作为智库,最重要的就是要出有创见、有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而人才是产生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关键。威尔逊中心每年资助15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在中心开展研究,其中2/3的学者从事委托项目研究,其他则开展符合中心研究体系的自定主题研究。在人才网络构建机制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竞争性的人才招募机制

通过竞争机制招揽全球顶尖学者,是威尔逊中心人才招募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心开展独立、原创研究的重要保障。每年有3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官员、记者、商界人士角逐中心研究员(Center Fellows)奖学金。中心对申请者要求较高,除了要求有博士学位,还要出版过博士论文之外的学术专著,并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10]。通过内部和外部审查小组严格评选,根据申请者所研究的领域,以及他们的研究建议对公共观点和政策能够产生影响的潜力,中心最终挑选出20名左右的研究员在中心开展为期1年的研究。中心为研究员提供优厚的研究经费和优越的研究和生活条件,并给予他们研究的自由空间。研究员可以自定研究主题,但通常须与中心的研究体系相吻合,以确保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由于人数有限且审查严格,因此成为威尔逊中心的年度研究员也是很高的荣誉[11]。

公共政策研究员(Public Policy Fellows)奖学金项目是威尔逊中心为优秀学者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个短期研究项目资助。该项目原来专为国会工作人员设置,现也面向全球招募。通过竞争评选机制,中心每年资助20名左右研究员在中心开展为期3~5个月,与威尔逊中心工作密切相关的、重要的公共政策问题研究。该项目主要以研讨和互动为特色,让研究员与当前外交政策的思想家和实践者讨论具体外交问题,这对于这些研究员未来从事与外交政策相关的职业大有裨益。

威尔逊中心每年还评选资助1~2名杰出研究员(Distinguished Fellows),他们通常是众所周知的、相关研究领域的带头人,对学术和公共政策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杰出学者或实践者。此外,中心还新设立了一个非驻留学者项目,即威尔逊中心全球研究员(Global Fellows)。全球研究员不在中心开展研究,但能对中心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进行及时分析和提出新想法,因此他们是威尔逊中心人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领袖的全球网络。如前英国驻苏丹和突尼斯大使艾伦·高特,前智利内阁部长和大使豪尔赫·海涅等。通过多种人才招募方式,威尔逊中心吸引全球顶级学者,增强其研究实力,为开展高水平、原创研究奠定了基础。

(2)校友网络作为研究支撑

迄今为止,曾经在威尔逊中心做过研究的学者已经将近5000人,这些学者在中心研究后,又重新活跃在教学、政府服务、新闻媒体等各个领域。威尔逊中心将这些学者纳入校友网络,成为威尔逊中心的专家网络和人才储备库。中心经常邀请这些校友参加中心的活动,包括研究、出版、高级圆桌会议等。这些学者遍布世界各地,不仅是领域研究专家,也是国际交流与对话的中介。如凯南研究所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校友,回国后对美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与中心长期保持专业联系,有利于该地区与美国就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问题进行国际对话和学术交流。

(3)实习项目培养后备力量

威尔逊中心还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研究助理的实习机会。研究助理来自全国80多所高等院校。他们与访问学者一起研究、出版、制作多媒体出版物,以此加深他们对研究领域的理解,并为他们提供研究方法和专业研究的有益实践。这些学生是这一代人的优秀代表,也是未来研究队伍的后备人才。

3.3 经费筹措和使用

充足的资金是智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官方机构,威尔逊中心每年从美国联邦政府获得1000多万美元的直接拨款。此外,通过各种捐款捐赠、委托项目间接收入、版税和利息等,中心从非拨款途径收入约1600万美元。这些资金大部分来自基金会,其他则为公司和个人的捐款、捐赠。2014年,给威尔逊中心捐款达100万美元以上的机构包括卡内基公司、阿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福特基金会、波音公司、谷歌、微软等[12]。3.3.1 多元筹款渠道 威尔逊中心以合作、互惠的方式争取私人领域的支持。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加入威尔逊联盟或威尔逊理事会,成为威尔逊中心的合作伙伴,向中心捐款。加入联盟和理事会的成员,能够获得参加中心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会议邀请,包括“威尔逊中心日”政策会议,“国家对话”系列和汉密尔顿讲座等。在这些非公开会议上,成员们能够与主要公职人员、外国政要和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美国国家安全、全球金融危机等重要问题[13]。2014年,中心还成立了一个全球咨询委员会(Global Advisory Board),其中包括许多国际知名人士,一方面提供国际关系方面咨询,另一方面也依托成员知名度筹集来自全球的资金。

“伍德罗·威尔逊奖”颁奖晚会是筹集资金的又一种渠道。该奖设立于1999年,授予那些来自商界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优秀领导者[14]。颁奖晚会不只限于在华盛顿举行,还推广到世界各地,以获得来自美国和海外私人捐助者的经费支持。2015年,威尔逊中心从4个“伍德罗·威尔逊奖”颁奖晚宴中筹集了超过200万美元的捐款[5]。

3.3.2 各有侧重的经费使用 联邦拨款除了用来支付中心联邦雇员的工资和福利外,主要保障通过评选产生的年度研究员奖学金,以及与学术相关的会议和研究支持。此外,研究成果出版、文献资源保障、会议视频制作、成果传播所必不可少的推广和网站支持,以及大多数核心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维护也都依靠联邦拨款经费[5]。非拨款途径的资金中有75%用于委托研究,每年到中心研究的访问学者中有2/3依靠非拨款途径提供经费。此外,也为威尔逊中心的各类会议、研讨和相关活动提供经费。表3显示了2015年威尔逊中心的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

表3 2015年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单位:万美元)Table 3 Revenue and expense in 2015 (U.S. dollar/ Ten thousand)

4 威尔逊中心的影响网络

影响力是智库的核心价值之一。威尔逊中心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推销机制和多元化的推销渠道,来影响其关键受众,推广研究成果,树立中心品牌。

4.1 思动结合扩大影响

美国智库特别善于通过举办活动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进而提升其影响政府、国会和政策界的能力[7]。威尔逊中心最频繁举办的活动就是召开各类会议,仅2015年就举办了700多次会议,这些会议绝大多数在威尔逊中心举行,并向公众开放[11]。通过与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层面、不同观点的官员、专家和学者进行广泛的交流,来扩大其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提升中心的知名度。

威尔逊中心面向政府部门开展针对性服务。中心定期为政府部门推送政策研究简报和研究论文。中心每年为主要决策者和支持者就重要的全球问题撰写高质量报告,并在一些外交活动开始之前,为相关部门制作研究简报,如2014年美非领导人峰会之前的国务院;2015年总统访问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之前的白宫。威尔逊中心也为政府部门搭建沟通平台,如非洲项目组促成了美国国会与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和非洲贸易和工业专员的几次高级别对话,发挥着民间二轨外交的重要作用[15]。

威尔逊中心特别为国会推出多种特定服务。中心专为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工作人员提供外交政策项目培训,就重大全球性问题进行两党合作解决问题的探讨。到目前为止,大约有300名来自两党的国会工作人员参加了这个项目。此外,威尔逊中心为国会工作人员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会山网络安全实验室,以关注全球网络威胁,以及信息技术如何发挥作用。2015年,威尔逊中心在国会举行了250多次会议,为国会成员和其工作人员提供事件和单独简报[5]。

通过研讨会、培训、信息推送等多种方式,威尔逊中心虽然没有直接干预政策的制定,但与政府部门互动的过程中,传递着中心的研究成果,进而影响决策的制定。

4.2 线上线下树立品牌

美国智库都会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将其研究工作和成果推广到公共领域,提升其影响力和知名度[15]。

威尔逊中心学者经常为华尔街杂志、纽约时报等顶级媒体机构等撰写政策分析文章,接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顶级广播节目的采访[5]。中心也与知名媒体机构合作制作节目,如与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联合制作的“国家对话”,在美国200多个广播电台播送,听众超过20万人[10]。2015年,威尔逊中心在广播媒体业务上增长了20%以上,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评论文章数量几乎翻了一番,成为媒体中排名第4的智库[2]。

此外,威尔逊中心还创新了多种会议形式。实时真相简报会(Ground Truth Briefings)是利用中心广泛的全球网络专家,对全球重要的热点问题快速交换意见和看法的一种电话会议。中心在短时间内聚集高层政策制定者、记者、意见领袖和学者,就当前重大事件进行实时点评和讨论。2015年,威尔逊中心举行了50多次简报会,就欧元金融危机、伊朗核谈判、美国—古巴外交关系、埃博拉病毒爆发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5]。董事论坛(Director’s Forum)是威尔逊中心推出的一个高级别论坛,就当前和历史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坦桑尼亚、爱沙尼亚、洪都拉斯3国总统,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能源部长欧内斯特·莫尼兹等都曾是嘉宾[7]。

威尔逊中心也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影响力。中心的网络广播每年录制超过500小时的会议和现场活动,并提供会议和活动的视频点播。ON DEMAND是威尔逊中心在互联网平台上推出的广播视频节目,并通过YouTube、iTunes以及其他流行的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分享内容。该节目邀请全球知名专家对当前重要事件提供深度分析,并延伸到其历史和文化背景,报道和评论突发新闻等,为各种问题提供基于证据的、民间和无党派的探索和讨论。该节目展示了威尔逊中心的研究实力和对外召集力[5]。

创立于1986年的威尔逊中心出版社,在其47年的历史中已经支持了超过1700本书的出版。这些书籍体现了中心研究人员及其全球学者网络专家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能源、安全、环境和社会复原力、城市研究、美国外交政策、冷战历史以及国内和国际关键公共政策问题等中心优势研究领域,很多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如阿方索·基罗斯的《腐败圈子》(Corrupt Circles)在秘鲁以西班牙语出版后,成为该国关于腐败公开辩论的核心资源,在出售的两个星期内就成为秘鲁五大畅销书之一。

4.3 数字技术助力推广

威尔逊中心注重依托数字和网络技术,运用新型媒体宣传方式和营销手段,拓宽推广渠道,提升宣传效果。

2015年威尔逊中心重新设计的中心网站,不仅优化了信息发布方式,提高了研究成果展示和视觉呈现,同时兼容了移动设备,并与社交媒体渠道集成,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其内容的覆盖面,大大增加了网站的访问量。

威尔逊中心在社交媒体方面的努力,特别是在Facebook、Twitter等知名社交媒体上的飞跃发展,使中心的在线受众越来越年轻化、多元化和全球化。在过去两年里,超过280万人在Facebook上浏览中心的帖子,点赞数超过85,000。Twitter上的关注人数翻了一倍多,参与度和Twitter流量也都有了大幅增加。威尔逊中心还将继续关注和嵌入新的数字网络,如Tumblr、LinkedIn、Flipboard,以吸引更多读者参与、互动,扩大中心的影响[5]。

互联网时代,营销模式也在发生变化。2013年,威尔逊中心引入基于云的营销平台Marketo,这使威尔逊中心联系人信息整体增长了66%。2015年的电子邮件参与度增长了3倍。威尔逊周报电子通讯订阅量增加了50%,中心项目活动的注册人数也大幅增加。

此外,2014年《威尔逊季刊》转为全数字形式发行,以更为生动的形式体现内容,向更为广泛的受众传播,也成为知识分子表达观点的场所。

正是基于这些出色的媒体宣传,威尔逊中心在智库排名中连续多年获得“最佳使用媒体(纸质或电子)”的智库称号[2]。

5 总体评价

威尔逊中心虽然不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智库,但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却始终保持在世界顶级智库行列中。它一直遵循建立之初的发展理念,秉承威尔逊总统的价值观和理念,努力在学术界和政策圈之间建立沟通渠道,促进国内和世界事务的研究与讨论。鉴于其独特的资金来源,威尔逊中心宣称没有党派归属,不从事政策游说。中心努力提供一个对话的平台,有着庞大国际访问学者项目,从事独立的、原创性研究,并且在国际事务和公共政策领域享有盛誉。威尔逊中心利用其独特的官方背景,对美国政策事务进行着深度参与,同时,也利用这些政界精英的社会关系和经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使智库研究成果得以传播。正如关琳等[16]学者的研究发现,威尔逊中心与其他美国顶级智库一样,存在于一张由大公司、智库、精英组成的网络中,拥有更多高层次董事的智库会获得更高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排名。

[1] 陈蕴. 浅析威尔逊理想主义及其政治实践[J]. 学理论, 2014(31): 73-75.

[2] TTCSP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S[EB/OL]. [2017-03-05]. http://repository. upenn.edu/think_tanks/.

[3] Wilson Center. About Wilson Center[EB/OL]. [2016-12-26]. https://www.wilsoncenter.org/about-the-wilson-center.

[4] 范翊君. 浅析美国智库的运作之道[EB/OL]. [2016-12-2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529/10/ 6391637_288961334.shtml.

[5]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Budget Justifications for the Fiscal Year 2017[EB/OL]. [2016-12-25]. https://www.wilsoncenter.org/sites/default/ fi les/fy2017_budget_justi fi cation.pdf.

[6] Wilson Center. Leadership[EB/OL]. [2016-12-20]. https:// www.wilsoncenter.org/leadership.

[7] 王鲁宁. 美国智库的运作经验和运行机制[EB/ OL]. [2016-10-26]. http://www.qunzh.com/qkzx/gwqk/ jczx/2016/201604/201608/t20160803_22880.html.

[8] Wilson Center. Staff [EB/OL]. [2016-12-20]. https:// www.wilsoncenter.org/staff-directory.

[9]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ograms and Initiatives[EB/ OL]. [2016-12-26]. https://www.wilsoncenter.org/ woodrow-wilson-center-programs-and-initiatives.

[10]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EB/OL]. [2016-12-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102050100fjb9. html.

[11] 张小明.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J]. 国际展望, 1995(10): 23-24.

[12] Wilson Center Annual Report, 2014[EB/OL]. [2016-10-26]. https://www.wilsoncenter.org/sites/default/files/ wilson_report_2014.pdf.

[13] Wilson Center Annual Report, 2012[EB/OL]. [2016-10-26]. https://www.wilsoncenter.org/sites/default/files/ wilson_center_2012_annual_report_final.pdf.

[14] The Woodrow Wilson Awards[EB/OL]. [2017-01-08]. https://www.wilsoncenter.org/the-woodrow-wilsonawards.

[15] 庞清杰. 全球十大智库有九个侧重安全研究[N]. 解放军报, 2015-01-24(08).

[16] 关琳, 李刚, 陈媛媛. 美国智库“独立性”拷问:基于董事连锁网络的实证考察[N]. 光明日报, 2015-06-17(016).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Zhou Junlan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Purpose/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eeply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impact network of the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ypes of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ethod/process] The histor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of the Wilson Center were reviewed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d data collected by the Wilson Center website, and by the international authoritative think tank ranking report. [Result/conclusion] The Wilson Center is not one of the oldest think tanks in America, but it is alway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s top think tanks, due to its development philosophy,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fluence network.

the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think tank operational mechanism development concept

G311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7.02.09

2017-01-16

2017-03-28 本文责任编辑:栾瑞英

周军兰(ORCID:0000-0003-1499-010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博士,E-mail:zhoujl@cass.org.cn。

猜你喜欢

威尔逊智库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双面威尔逊
民居智库
中政智库“五朵云”
威尔逊视角下的劫后南京栖霞山——兼论辛德贝格与“威尔逊栖霞山之行”
中政智库“五朵云”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