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智力支撑与高校智库建设

2017-06-27王保庆高超杰河南太行发展研究院焦作454000河南省三门峡市教育局三门峡47000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7年2期
关键词:智库

■ 王保庆高超杰河南太行发展研究院 焦作 454000河南省三门峡市教育局 三门峡 47000

大国智力支撑与高校智库建设

■ 王保庆1高超杰21河南太行发展研究院 焦作 4540002河南省三门峡市教育局 三门峡 472000

[目的/意义]本文为探讨创建省区高质量高校智库——太行发展研究院而作。[方法/过程]本文以中外智库及其人才的历史扫描为基础,阐述了智库建设对民族兴衰、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结果/结论]深入探讨了高校智库建设的基本经验和科学评价体系,宏观与微观呼应。在国内高校新型智库初兴年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智库历史 高校智库 建设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智库问题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智库建设逐步成为中国党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一大支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文化自信和重要思想引领。

从人类历史上看,智库源于知库。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教育发展的程度,不仅决定了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而且决定着智库的水平和影响力。当今社会,高校不仅为政府输送智库人才,而且可以直接组建智库,成为各类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中国古代智库的由兴至衰

智库的语义直译是智慧的库房,泛指主体之外的知识储备和智慧援助。它可以是政治家的外脑,军事家的高参,也可以是企业家的点子公司。智库概念产生于二战前后的美国,但智库的内涵和实体古已有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智库的国家,公元前称门客,明清时代称师爷和幕僚。

孔子是公元前500年鲁哀公的门客,官至司寇、代理宰相。后因政见不合而辞官当教授,学生规模达弟子3000、贤人72个(韩非文集讲的是70个)。孔子的一生是从官方智库到民间智库,从发挥决策影响力到实现教育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一生。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以德治国”;他流传下来的智库产品是《论语》。公元前230年七国争雄的时代,最著名的参政智库人物是李斯和韩非。他们瞧不起儒家,主张“以法治国”。李斯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官至宰相,创立了中国早期的大一统版图。儒法斗嘴2000多年,现在看,应当是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

秦亡于二世胡亥,是由于陈涉起义。项羽夺魁,但刘邦却坐了天下。为什么?项羽出身贵族、自视甚高、不用外脑。刘邦却请贤张良、信赖萧何。没有张良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没有萧何的“月下追韩信”,刘邦就不可能以弱胜强,打败项羽。汉亡兴三国,刘备是没落贵族子弟,根本敌不过曹操。为此,他大雪天三顾茅庐请诸葛,成就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朱元璋本来是个穷困潦倒的农民,但他从军有了兵力后请刘伯温当高参,成就了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伟业。北宋高官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罢免,他回家后潜心治学,创作了一部《资治通鉴》,成了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著名教材。

中国历史上的智库,到清朝后期走向衰落,主要是由于清王朝逐步走上了专制道路。19世纪中后期,在地方政要中,除了曾国藩的幕僚李鸿章外,中央政府的翰林院主要搞古籍编修,早已失去了智库功能。同时,这些编修大员主要研究儒家经典,思想僵化守旧。在国家危亡的情况下,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当时的守旧势力强大,不仅拖延改革时日,而且搞假改革,最终逼出了孙中山革命。

智库及其产品,涉及范围很广,既有政经军、文史哲,也有数理化、天地生。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把智库只看成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事,智库本质上是文理交叉。在1750年前全球以农业为重心的2000多年中,中国一直是世界各国中的老大。其中有多次盛世:汉唐盛世、北宋盛世、大明盛世、前清盛世。康熙平定准噶尔之前,中国GDP已占全球总值32%左右[1]。其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发达、科技领先。这包括丝绸、瓷器、茶叶三大工艺,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更有四大科技智库产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我们应当怎样回答李约瑟之问: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先进,近代落后?总结历史,从思想观念上看,是严重的重农抑商、重文轻技、闭关锁国、夜郎自大[2];是由于中国从古代的适应和引领历史潮流,步入了后来的脱离和抵制历史潮流。智库就是要创新思想、更新观念、出谋划策,引领时代潮流。

2 英美近现代智库的逐步兴起

在中国智库由兴至衰的同时,英国于17世纪中期成立了一个国家级科技社团——英国皇家学会。他们的主旨是发展科学事业,但起到了智库的作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就是该学会的重要成员,牛顿曾在该学会任会长达20余年(1703—1727年)。配第曾给英国女王写了一份长信叫《政治算术》,后由其子呈上,呼吁发展工业和海外贸易。他经过调研认为:工业比农业收入高、商业和海外贸易比工业收入高。这就是人类近代史上最早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理论观点。

英国皇家学会还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重金悬赏技术发明。1751年,皇家学会为推动纺织机改革,提出了发明只用1个人看守、可以同时纺6只纱的纺织机。结果,一个纺织厂的木工,改造和发明了1人照看、可同时纺80根棉线的机器,一下子使英国纺织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9倍。在这种政策背景引导下,一个叫瓦特的工厂机械修理工,为解决工厂排水的动力问题,发明了蒸汽机。纺织机改革了工作机,蒸汽机提供了动力机,使英国在比欧洲各国还落后的情况下,率先实现了人类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最伟大的产业革命。

美国建国较晚,本来也是英国的半殖民地或流放地,它的许多东西,主要是学英国。1910年由安德鲁·卡内基捐赠1000万美元创立的卡内基和平基金会[3],主要研究预防战争和促进和平问题,后又拓展到研究非洲问题等。1913年成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主要研究经济社会问题。1919年,成立了胡佛研究所[3],主要研究和平与战争问题。这一时期成立的多是民间智库,被称为美国的第一波智库。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又兴起了第二波智库。其中,最著名的是由退役军官与军方合作发起的民间智库兰德公司,主要研究军事和重大国际问题。兰德公司的战略性、前瞻性、预测性研究举世无双。

目前美国最著名的智库除上述提到的以外,还有布鲁斯金学会。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治学院虽未定位于智库,但其许多产品却起着智库作用。这就是说,著名的大学不一定专办智库,其研究成果的思想和应用价值,并不亚于专业的智库产品。美国智库最大特点是与政府及议会的密切联系,这与美国的大学和智库乐意吸收退职官员及社会名流从事学术研究有很大关系。

3 中国当代的高端智库

民国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大办新学,兴办了北大、清华等一批高校,它定位于培养人才,而不是智库。但从这里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毛泽东(湖南师范学校)等,“五四”运动也起源于北大。从北大和各地知识界走出来的时代精英,成为中国现代革命的领袖和高端智库人物,成就了中国开天辟地的大变局。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定位于综合性军事智库的,是毛泽东委派叶剑英元帅筹划创办的军事科学院。1977年,中央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将中科院的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独立出来,升格成立了中国社科院,同时承担中央赋予的某些智库任务。1980年,国务院成立了发展研究中心,规格为正部级,这是我国第一家有明确定位的政府高端智库,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胡锦涛任总书记时,中央重要文件中有两次分别讲到“智囊团”“思想库”建设问题。但那时大家没太注意,重视不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智库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批示。2015年12月1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开始向着“国家急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目标集中发力,致力于为中国智库建设引航开路、树立标杆,在事关中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目标和举措等方面,积极开展“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前瞻性”问题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目前,共有25家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分为4种类型,其中高校智库占了6家,约1/4。

第一类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共10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编译局、新华社、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第二类是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形成的专业性智库,共12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类是依托大型国有企业的研究机构,只有1家: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第四类是基础较好的社会智库,共2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智库由财政投入属于事业单位,追求政治和社会效益。不仅提升决策水平或防止决策失误,也产生重大经济效益。

智库是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重要依托,智库的强弱也必然影响到国家的强弱。据统计:2015年,全球智库达6848家;其中,北美1931家,欧洲1770家,亚洲1262家。在智库大国中,美国居首,有1835家;中国其次,有435家[4]。目前,国内各省市都在加强智库建设;同时,由于党政机关的编制有限,许多省份的党政机构都把眼光放在与本省高校合作上,这就为高校智库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机遇。中国智库的兴起,既是国力走强的一种表现,也必然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4 智库的宏观视野与高校智库的基本情况

4.1 宏观视野:大格局

这里所说的“大格局”,是指国际格局(详见图1),即当今世界各种重要力量形成的相互关系架构。以美苏为代表的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的战略重点是通过“北约”扩张和反恐,以各种手段挤压俄罗斯的国际活动空间。俄罗斯经济和政治实力下降后,它必然“战略东移”,即所谓“战略再平衡”。

战略思维、宏观视野的形成很重要,不谋全局,难成一域。宏观视野建立在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总体认识和把握上,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把握国际大局的重点是影响全球的大国关系、大国动态。没有这种宏观视野,文稿不仅难进中南海,而且很难进入省委决策的文件。在世纪之交,我国军方的高端智库认为,辩证地看,“没有导弹竖起,就不可能和平崛起”。“杀手锏”概念是江泽民在分析国际形势,特别是中美军事实力对比的关键节点后提出来的。10多年过去了,中国成功研制出“杀手锏”,已能打击和制约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航母。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也是中国不怕美国在南海问题挑衅的重要因素。

图1 国际关系与综合国力竞争示意图Figure 1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competition

4.2 教育是智库的源头和基础

谈论智库,首先应明确教育是智库的源头和基础。尽管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历史水平,但智库的成立或智库人物的产生,都离不开教育。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智库人物众多,源于当时的教育兴盛、学派众多。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况的学生,他们受到了该时代高水平的思想文化教育。发达的教育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知识传播和智慧产生的基础,也是优秀智库人物产生的必要条件。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教育组织:乡学和国学。其中,乡学是地方性普通教育学校,国学则是国家级高等教育机构。春秋时期,孔子首创了私人办学。唐代以后,私学多以“书院”形式创办。到宋朝,中国的私学已很发达,书院达到397所,并受到官方的支持和资助。中国历史上的书院虽为私人办学,建址也较为偏僻,但它以“收藏典籍、自由讲学、学术研究”为三大职能,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和知识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直到清代,许多考取进士的人才,都有书院学习的经历或背景。

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建立的智库,更是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为条件。就是说,智库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大学是智库及其人才的摇篮。以美国为例,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治学院堪称代表。该学院定位于为美国政府培养公务员,重点培养公共管理人才。从而使该学院具有了三重职能:培养人才、承担课题、提供政学两界的“旋转门”。

4.3 高校办智库的优势与不足

在国内高校中,成立较早和最著名的智库,当属清华大学的国情研究中心[5]。1996年以来,该院定位于“国家高层决策的思想库”,并培养博士生。清华大学的某些重要优势,是一般高校不可比的。就大多数区域性高校的实际情况看,高校办智库的优势与不足主要如下:

优势: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积累丰厚;教师队伍庞大,人才比较集中;办公条件较好,信息交流方便。不足:不知党政需求,不接民间地气;缺乏专项经费,缺少专职编额;实践经验不足。高校办智库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一旦完成这个过程,“高质量、创一流”就在眼前。这里应当提到的是,单由缺乏党政机关工作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的高校教师办智库,常常难以有较大作为,这与经济学教授大都不善于经商和办企业是一个道理。所以,美国的智库重视吸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很值得中国借鉴。

为发挥高校在我国智库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在重大决策问题上听取专家和学者的意见。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2015年5月30日,刘延东副总理又就高校智库建设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概括来说,高校智库建设应当发挥自己学科门类齐全和人才集中的独特优势,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已有的高校智库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在思想动机上受到评职称、争单干的较大干扰;二是在经费上受到来源不清、心中无数的困惑;三是在成果传播上受到对象不明、渠道不畅的制约。

5 新型高校智库及其质量建设

5.1 高校智库建设的一般原则

新型高校智库,是与过去多年来高校内一般性“研究中心”等社科平台相对而言的。它更加强调 “服务决策、服务社会、问题导向、重在应用”,以及“中国特色、中国气魄”和“重在质量”。它不同于为了个人编撰著述,也与高校教师着眼于申报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有较大差别。

一是目标定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党政科学决策服务,为民族伟大复兴服务。要努力实现知识为民、智慧报国、创建一流。

二是学科设置:结合实际,既可集约型,也可规模型。集约型即是集中某一领域,系统深化、长期跟踪引领。这适合于利用优势专业或学科来建智库。规模型即多学科、广覆盖。这适合于普通高校,学校虽无国内、国际一流学科,但各学科具有一定人才和学术积累,可以集广而收。

三是工作方法:要适应智库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即问题导向、应用为主、快捷见长。因此,应坚持三个结合、三个为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自选课题与任务课题相结合,以任务课题为主;长线课题与短线课题相结合,以短线课题为主。

四是核心要素:领导重视,人才优秀,经费保障。这也是高校智库的三大要素或核心竞争力。领导重视是前提,领导重视才能招揽人才、提供经费。人才优秀是关键,一流智库需要一流的人才来支撑。经费保障是基础,没有经费保障,重视就是空话,人才就引不来,来了也会流失。智库总的来说是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尚未形成企业和社会赞助气候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

五是不离教学:我们认为,高校办智库,不应脱离教学。学科的专业化、系统化是高校教育的优势,丰厚的学术积累是重大智库成果产生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从事智库工作,应当依托自己这种优势。因此,高校智库研究人员,可以科研为主,但不应当完全放弃教学。

六是思维转型:这主要是指智库文稿与课堂讲稿、学术论文不同。学术论文和课堂讲稿主要围绕理论或学术问题展开,旁征博引是为了说明或解决理论问题;智库文稿主要围绕实际问题展开,一切论证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或提供决策依据。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一定的培训,更应在实际工作中锤炼转型。

5.2 高校智库的考评体系

目前,国内尚无规范和统一的高校智库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这与我国高校智库建设起步较晚有关,需要有一段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从国际社会看,由于不同智库的目标任务、价值取向不同,也难有现成或统一的标准模式。但大致地说,可以从5个层面予以思考。(1)基础影响力:人均经费与人才数量。(2)决策影响力:内参等级与采纳情况。(3)社会影响力:报刊等级与发行数量。(4)学术影响力:学刊等级与援引指数。(5)国际影响力:国外翻译与援引指数。基础影响力也即智库自身建设,包括智库人才的学术地位和社会知名度。在此基础上,生产智库产品,开展公共外交或智库外交活动,形成智库的综合实力和品牌价值。现将太行发展研究院结合本省实际,初步形成的评价体系摘要列表如表1至表5。

表1 自身建设和实力分值表Table 1 The table of self-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 score

表2 决策影响力与业绩分值表Table 2 The table of influence powers of decision-making and performance score

表3 社会影响力与业绩分值表Table 3 The table of social influence and performance score

表4 学术影响力与业绩分值表Table 4 The table of academic influence and performance score

表5 对外交流影响力与业绩分值表Table 5 The table of external exchange influence and performance score

5.3 智库产品的创作与传播

一是创作问题。“厚知、睿智、善谋”是智库的基本素质。因此,研究和撰写智库文稿:在选题上要体现领导关心,社会急需,问题重要,自己能写,一抓就响;在政治上要体现立场坚定,保持一致,为党分忧,为民服务,为国争光;在内容上要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思想创新,言简意赅,高人一筹。其中,“言简意赅”须重视。给大学生讲课,用发散思维,是把书教厚(多);给党政领导写政策建议,用收拢思维,是把文稿写薄(精)。一个政策建议写上万字,高层领导是不看、也没时间去看的。据我们所知,给国家领导人写政策建议,原则上限1500~3000字;重大问题的研究报告,也应控制在8000~10000字。

二是传播问题。国内公开发行的报刊很多,一般把“三报一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作为较高等级的传播渠道。供领导决策参考的,国内也有几个渠道: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的《内参》,中国社科院的《要报》,也吸收外界优质稿源。这些《内参》,都是送达中央和国家部委的合法渠道。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的《要报》,不吸收外界稿件。但一般来说,为省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校智库,应与本地党政机构结合。由地方党政机构下达科研任务,由地方党政机构提供“内参”性报送传播渠道。这应当成为一种机制,以利供需见面、产销对接。

6 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智库刚兴起不久,需要有一股热情。但从长远建设看,需要冷静思考,逐步总结经验,更需要接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走出一条优胜劣汰的中国式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和成长的道路。太行发展研究院是河南省教育厅于今年评价认可的省内6家高校智库之一,由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谷建全主任担纲院长。这是政校携手办智库的一种模式,也是河南省教育厅领导及河南理工大学邹友峰书记、杨小林校长高度重视智库建设的具体表现。从目前的势头看,我们对办好太行发展研究院应当充满期待和信心。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创建河南一流高校智库;为中原振兴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1] 戴逸. 18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大国国力的比较[J].学习活页文选, 2008(21): 22.

[2] 王保庆.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战略思考[J].焦作大学学报, 2002(1): 3.

[3] 唐磊. 当代智库的知识生产[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85.

[4] 曲一琳, 王斯敏. 《全球智库报告2015》发布[N]. 光明日报, 2016-1-28(9).

[5] 胡鞍钢.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胡鞍钢的观点[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26.

作者贡献说明:

王保庆:论文主创与撰文主笔;

高超杰:提供资料与后期修改。

Intellectual Support of Great Powe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s

Wang Baoqing1Gao Chaojie2

1Taihang Development Academy of Henan, Jiaozuo 454000
2Education Bureau of Sanmenxia City, Sanmenxia 472000

[Purpose/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s written for Taihang Development Academy which aims to create a high-quality university think tank in Henan Province. [Method/proces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scanning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hink tanks and their talents, it profoundly expounded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think tanks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alities and social progress; the basic experience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was discussed. [Result/conclus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unique vision whose macro perceptions echo with the micro ones. In addition, not only the content is vivid and concise, but also it contains rich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I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and brings up enlightenment when the university think tank is going to spring up in China.

the history of think tank university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research

G312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7.02.06

2017-01-10

2017-02-15 本文责任编辑:唐果媛

王保庆(ORCID: 0000-0003-1241-8378),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河南太行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战略学高级研究员,硕士,E-mail:18300616031@163.com;高超杰(ORCID:0000-0003-0372-1367),太行发展研究院兼职助研,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智库
智库专家
智库专家
智库专家
智库专家
智库专家
民居智库
民居智库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