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海外热映:工业试验与艺术创新
2017-06-26饶曙光尹鹏飞
饶曙光+尹鹏飞
编者按
近日,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在北美3326家影院大规模上映,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和讨论。去年,该片在国内上映时,获得了11.68亿元的票房成绩。从国内到海外,电影《长城》不仅在全球电影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机会,更带着浓郁的文化特色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的精神风貌。随着《长城》的海外热映,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于这部电影。本报特约请两位专家撰写了评论文章,从电影产业、文艺创作等角度,解读该片的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
随着电影《长城》在北美上映,张艺谋及其電影再次成为电影评论的风暴中心。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佼佼者、中国式大片的开启人、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张艺谋多重身份的交叠使其在舆论场中的位置备受瞩目,甚至无形中背负了中国文化代言人的角色。这种全能印象招致观众对《长城》的落差批评。但事实上,《长城》作为一次合格的向好莱坞工业借水行舟的试验,无疑是张艺谋职业生涯里一次重要的创作博弈。
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工业版图重绘,进军好莱坞的华人导演屈指可数,张艺谋是大陆第一位与好莱坞达成A级商业类型片合作的导演,《长城》也是迄今体量最大的中美合拍电影。作为传奇影业筹备了7年的项目,英文剧本署名五位作者,七易其稿,实拍三年,团队里有超过百位奥斯卡级别的获奖者和提名者,特效更由顶级的“维塔工作室”和“工业光魔”协助完成。作为中国电影人才和资本与好莱坞电影工业的一次深度合作,《长城》更像是张艺谋在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化转型语境下深入好莱坞体制的一次探索。制片权力和文化输出的主动优势成为中美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持续博弈的焦点。
张艺谋在《长城》中被压制的创作权力使其区别于以往的作者身份指认。好莱坞的工业标准大幅限制导演权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长城》作为好莱坞的重工业产品,本身就是去个性化的。个人的美学旨趣需要在严苛的制片人制度内寻求突围。张艺谋也坦言在制片过程中自己能掌控的东西有限,《长城》必须首先是合格的好莱坞工业产品,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承载中国文化和价值输出。这种矛盾突出表现在影片叙事层面的艰难对接,西方视角、故事简化、人物性格缺少弧度、风格元素奇观化等都是本片招致批评的原因。但在有限的叙事空间里,张艺谋依然在好莱坞的框架内对集体意志与个人价值、男女主角的情感势差以及中国精神之于人物性格的呈现作出了平衡和提升。同时,张氏影像风格在《长城》中仍清晰可辨。影片将东方人工奇迹与西方魔幻类型相嫁接,张艺谋在怪兽片的框架内与好莱坞讨价还价,尽可能多地配置填充精奇的中国元素,承续中国风表达。影片借助长城这个典型的中国舞台,展示出科技感十足的古中国特种部队、奇巧的冷兵器战争场景和颇具视觉压迫性的饕餮兽群,工业技术指标和视觉效果呈现皆堪称近年华语电影突出的国际化尝试。叙事薄弱和高度奇观化是高概念电影的一大“原罪”,本质上是在面向全球市场的生产传播中,文化势差和资本风险所致的保守创作行为。高概念电影力争在文化折扣最低的代价下尽可能地打通市场,艺术家的自我表达不是其必备要素,艺术创新也不能作为其唯一评价指标。这是文化工业的普遍矛盾,传奇影业近年出品的怪兽电影代表作《环太平洋》和《哥斯拉》在剧作和风格上同样受到不同程度的指责。
即便如此,高概念电影仍是当前电影经济文化输出的强大载体,也是国家电影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放缓,电影产业面临转型压力,亟须对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向质量型增长的过渡。近年“中国式大片”式微,以超级英雄电影为代表的好莱坞大片已然占据国内主流市场,中国电影仅靠中小成本的“黑马”创造票房奇迹并非长久之计,中国电影产业想要建立完善的工业模式,必须保证高概念电影的竞争力和传播力。《长城》作为中美深度合作的第一部超级大片,由中方主创直接向好莱坞取经,借鉴工业体系、制片模式和技术标准,将促进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在重工业层面的深度交流合作,进而提高中国电影的工业水准,成为重建中国大片模式的契机。
《长城》的全球化市场定位不言而喻。当前中国电影因文化和语言上的障碍,与海外尤其是北美市场的对接是短期内难以完成的任务。《卧虎藏龙》和《英雄》之后,华语电影在世界主流市场的影响力持续走低,缺乏进入好莱坞主流市场的话语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好莱坞高概念电影持续将中国作为超级英雄获得神秘力量或是科幻对垒战场的景观想象,甚至推出“中国特供”版来讨好市场。在此背景下,《长城》借助好莱坞体系植入英语创作,让东西方文化话语体系在电影中直接对话,减少与外国观众的隔阂,寻求共同认可价值观的努力,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电影摒弃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和对抗,在好莱坞叙事法则的主导下,尽可能地通过中国元素来影响叙事,尝试进行价值观的反向输出,试图以“信任”为立足点在中西方文化间找到价值认同。“减法”操作虽然削弱了剧作张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尝试了中国集体主义美学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的对接,这种主流价值观的交流、融合和输出,也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意义上,《长城》承载了中国电影海外文化传播的探索意义。
创作层面的博弈对应的也是电影工业和市场的博弈。中国电影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好莱坞主动寻求《长城》项目合作的直接动力。中国电影面临对好莱坞进一步开放的严峻挑战,中国电影产业也将进入全球电影市场格局的竞争,如何在与好莱坞的对垒中保持本土电影的创作优势和市场份额将是未来博弈的关键所在。从这个角度看,《长城》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还需中国电影人的共同努力。
(饶曙光系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尹鹏飞系上海大学电影学博士研究生)(责编:陈灿、陈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