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的城镇班主任管理工作之路

2017-06-26覃兰丽

新课程·小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教学管理学习兴趣

覃兰丽

摘 要: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让越来越多农村儿童的教育教学出现问题。不是成为留守儿童,产生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问题,就是在城乡结合部接受教学。作为城镇边缘地区某小学的班主任,根据资深教育教学经验,对城乡结合部小学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述,浅析了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城镇边缘地带小学的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教学管理;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使得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变得复杂起来。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城市或城乡结合部工作后,一些劳动力的子女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一些劳动力的子女则被带到城镇边缘区的学校接受教育。根据研究结果,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总体呈现“两差”“一欠缺”的现状。“两差”指的是行为习惯差,打架斗殴、口吐脏话、不讲究卫生,以及学习习惯差,学习不自觉、上课不认真听讲。“一欠缺”指的是思想意识欠淳朴,城乡孩子互相歧视。学习风气不正,在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中屡见不鲜。

小学生是祖国含苞待放的花朵,是科技进步发展最新鲜的血液,作为未来的国之栋梁,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极其重要。小学生正处于整个人生的初级阶段,其生理、心理都尚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他们的各种能力正在不断发展,需要引起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不同于任课老师,只对学生进行某一科的教学,也不同于学校管理者,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而是二者兼顾,皆有涉及。那么,背负双重责任的班主任,应如何在城镇边缘区域的小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呢?笔者结合多年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倘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学习,这将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保持得更加长久。作为班主任,尤其是城镇边缘区域小学的班主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那么,我们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有以下两点方法。

1.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新异的刺激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更多注意,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相比于傳统教学方式更加先进,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够将注意力放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够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轻松有趣。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立体图形,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对立体图形进行展示,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其表面积、体积的知识进行掌握。

2.对学生学习有效成果进行充分肯定

强化是行为主义教育学家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优异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并适时对他们进行奖励,可以使他们产生“好好学习可以得到奖励”的思考,从而通过奖励激励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更积极地主动学习。学生期中考试后,对成绩前三名的同学发放一些小奖品,笔、本、橡皮等在学习生活中常用的学习工具最佳。

二、家校共同管理

成功的教学管理成果是基于家庭、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一基础之上的,家庭教育应与学校管理相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努力。曾有学者提出“5+2<0”的观点,意思就是五天在学校的学习,在经过了两天周末之后,学生就会忘光甚至产生与教学内容相左的知识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不进反退,无法取得有效成果。笔者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甚至高于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更甚于教师的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还应与学生父母常常沟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笔者常借助以下两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

1.家长会

家长会是教师用来与家长沟通学生现状的一种方式,通过家长会上教师对整班学生学习情况的汇报,家长能够更清晰明了子女在班级中的表现,从而能够更好确定自己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成长。

2.家访

对于城镇边缘地带的小学班主任来说,家访会是一种困难但是有效了解学生家庭表现的方式。通过与父母的沟通,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在今后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六岁到十一二岁是人生的学龄初期,这是儿童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往往倾向于做更多的事情,例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帮助老师发作业等等,显得非常勤奋,这时倘若儿童在这种帮忙中出现错误,家长和老师不要急于对他否定,否则会使儿童形成自卑感。儿童进入学龄初期,需要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巧,这种勤奋有助于他们接触各式各样的事物,从而不断发展。

人本主义学者认为,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有主导自己行为的需求,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对人的需求进行了阶梯式由低到高的划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高级的需求才能够出现并对个体的行为起主导作用。笔者认为小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归属与爱的需求,因为他们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已经得到了相应满足,所以此时归属与爱的需求将会主导小学生的行为倾向。倘若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于学校和家庭的爱,就会减少他们在社会中寻求归属感的行为,进而少接触社会中的不良行为,从而更好地在学校中进行学习活动。

笔者拙见,希望能够通过此文对城镇边缘地区小学的班主任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为我们的学生,构建适合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仕艳.城乡结合部小学管理“三字经”[J].辅导员下旬刊(教学研究),2014.

[2]舒定.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管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3.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部教学管理学习兴趣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