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的音乐体验舞动起来
2017-06-26张璐
张璐
摘 要:音乐教学意味着孩子们在参与音乐课体验到的一切。音乐教育就是要熏陶孩子们的潜能,从而得到更深刻、更广泛、更重要的音乐意义。给孩子们足够的音乐空间、时间,让孩子们浸润其中,积累音乐体验,让这份“独一无二”的体验拨动孩子美的心弦,激发出精神的火花。
关键词:音乐;课堂;体验
一、音乐是通过情感来感知的体验
情感体验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审美创造力,激发学习的动力。课堂上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唤起孩子们积极的情感,激活学生的主动意识;通过聆听乐曲,让音乐载着孩子们从参与活动到达审美升华,让孩子们懂得鉴赏美,并能使自己的情感与教学活动产生一种共鸣,使孩子们不断得到尝试性的音乐体验,在唱歌、欣赏中拥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1.令人感动的存在是体验的感觉尺度的一种直接呈现,不可以通过任何中介进行
教师不可以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横加于孩子,让孩子从自我内心认知,积累属于“自我”的音乐体验,是有效的音乐体验。比如,在聆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时,有的孩子感受到的是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有的孩子分明觉察到了在安静的早晨,鸟鸣打破了宁静,仿佛让人看到一个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画面;有的孩子却从优美的音乐里隐约听到作者的一丝惆怅,显然是孩子们的思维定向,联想与想象不尽相同。如果在孩子们欣赏《阿拉木汗》之前,老师先讲解歌曲的背景,这是一首流传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歌曲的旋律具有歌唱性,节奏富于舞蹈性,频繁运用的连续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使得乐曲轻快活动的效果更加突出,情绪更加热烈、奔放。虽然教师讲解得仔细,但受教师的暗示,孩子的思维会趋于一致,忽视孩子们的第一感知,就是忽视孩子的差异性,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会受到壓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情感体验不需要任何媒介,说得越多越无力,音乐的吸引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
2.动起来,加深感受歌曲
无论是学唱歌曲,还是欣赏乐曲,孩子的感受得不到表达,容易让孩子参与不到课堂中来,精神不集中。因此,要给孩子创造一切“动”的机会,用孩子们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这样孩子们便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日积月累,丰富了孩子们属于自己的音乐体验,即使有个别学生精神不集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有的放矢的激励对策,这种全体参与,老师没有要求必须“动”的统一、优美,只需要和音乐情绪吻合,老师再给予充分肯定,音乐体验就能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二、给孩子们自主的时间,发展个性
课堂上引导孩子进入并沉浸于乐曲的状态中,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带到自己的听觉活动中,自在地表现自己,在表现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孩子们信心满满,个性得以丰富。
1.创编投入,表演精彩
在孩子们学会《动物说话》歌曲后,让孩子们自编自演,首先分小组配合,一组做游戏,一组猜一猜;然后同桌相互扮演小动物,模仿叫声和动作,猜一猜动物名称;最后让孩子们戴着头饰跟着音乐表演歌曲。有担当歌唱的、舞蹈的,有负责弹奏背景音乐的,用各种方式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美妙。
2.积极引导,培养创新能力
让孩子们欣赏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听的过程就是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欣赏《滴哩哩》时,出示了歌谱后,四人一小组游春,每个孩子自主设计动作,不要求动作优美,只要表达出孩子自己内心对歌曲的感受,能被歌曲的情绪所感染,在教室里自由自在地创造“春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一位熟诵诗词的孩子当即吟诵杜甫的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触:“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充分感受了严寒过去,天气回暖,万物复苏,一派春机盎然的景象。
三、把激励作为舞动音乐体验的催化剂
课堂上,孩子可能做出了一个生硬的音乐动作,也许不优美,也许这是孩子超越自己的性格好不容易展示的一个“动作”,老师的一个不在意和一分不屑,也许伤害的是孩子的表现欲,也许今后这个孩子再不参与课堂上的活动,只做一个观望者,久而久之,便是扼杀孩子对音乐的创造性;而若对孩子的一切用对音乐表达,老师都表示高度的关注,一个大拇指传递对孩子的认可,在身心愉悦的享受中,审美情趣得到培养和发展,促进了审美趣味的提高,那该是多么美好的音乐课堂。
丰富的音乐课堂活动是丰富孩子们音乐体验的“秘籍”,教师要始终树立以孩子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孩子们的音乐体验会插上翅膀,舞动、飞扬起来。
参考文献:
[1]高海波.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3).
[2]李晶.小学个性化音乐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