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基础教育的土壤《品德与社会》教学
2017-06-26汪丙宏
汪丙宏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品德教育在小学阶段更为重要,《品德与社会》教学值得教师思考,因为教师肩负着教育好学生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教育;土壤;教学
一、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
1.教学的误区
在一些地方的学校教学中,特别是农村的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考核,是以分数而显现,教师的上课只是以学生考核的分数为目的而简单地谈谈,找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来背,根本起不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学生也不能真正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力和思想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学校部分教育干部以分数衡量教师,而教师又以分数衡量学生,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人身本性的善良,部分学生以高分自居,用分数掩盖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不良后果
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单说一个学习成绩排名次,就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对于老师和家长也是如此,因为它长期以来成为考核老师的唯一标准,也是每位家长衡量孩子的标准,分数是变量,而名次是绝对的。久而久之,这种“无名的枷锁”将锁住学生幼小、美好的心灵,遏止他们正常发展,与教育方针相差甚远。
二、教学引起的深思
以下是笔者就观看专家教学的几个片段的反思。
片段一:洗衣服
课堂学生席地而坐,围成一圈,每一个学生演示洗衣服的过程,说出使用器物、自己的体会与同学进行交流。其中一位女学生演示了过去人们用搓衣板搓衣服的过程:一块木板制成的搓板,洗衣服的脸盆、衣物、水及肥皂,把衣物渗光后抓紧衣物的一端,另一端在搓板上搓。这样既节约了水源,又锻炼了身体,体会人们劳动的艰辛和现在生活的幸福,把学校与家庭在课堂上巧妙结合起来,延伸到社会之中。
片段二:调查蔬菜种植
在调查出发前,教师将无农药蔬菜种植的问题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分类设计问题,做好准备。而后带动学生参观基地,他们边参观边提出问题,并进行填写,返校后把自己的感想写到笔记本上,同学之间商讨。
让学生自己到社会中去体验、去了解现实,将学校与社会结合起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学生的学习范围不只局限于学校,还扩展到家庭、社会,每时每刻让学生有认识社会的机会。学生要亲身经历探究过程,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培养能力,较深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教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三、《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的探究
通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学习,笔者在教学中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其具体步骤大体分三步。
第一步:《品德与社会》回归生活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我们就“五一”黄金周游览名胜古迹这一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让学生实话实说,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发表观点。以下是小组学生活动:
1.游舍利塔看现象
通过游舍利塔这件事,我认为收获不光是登上楼后俯瞰到的赞叹不已的美景和感受到的人民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了解到万历年间多次的修造,并且是募捐集资修建,说明当时人们对名胜古迹的爱护和责任感。
2.游光岳楼看现象
通过游光岳楼这件事,我认识到名胜古迹不单单是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是将一种文化遗产留给了后人,我们保护名胜古迹,确切地说,是在保护人类的文化,体现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应劝告哪些破坏名胜古迹的人。
3.参观张自忠烈士纪念馆
通过参观张自忠纪念馆,更增强了我热爱祖国的决心、热情。
第二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義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这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是体验的主要渠道。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通过创设活动氛围,编写典型活动范例,设计活动中思考的问题,为学生搭起学习的平台,打造主动实践的空间,就为增强体验效果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家乡的故事》时,让学生体验生活,走进教材,让学生参加教材中的设计活动,尤其是学习正确的搜集和调查方法,无疑增加了活动的真实性。让学生把所看到的及听到的,写成赞美家乡的作文然后进行评比,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第三步: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新课程强调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到创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肖坤.如何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教学[J].快乐阅读,2013.
[2]刘福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开放式教学[J].小学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