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的教学方法分析
2017-06-26艾辉龙
艾辉龙
摘 要:语文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比其他科目教师更加重大的任务。而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开放性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开放性阅读
语文教学一直都是各个学习阶段的重点部分,这门基础性的学科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学生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情操和素养。而且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语文的涉及面非常广,实践应用的范围也非常大,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还是日常生活、交流、讨论、学习的工具。新课程标准改革明确地提出了开放性阅读方法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平常语文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增加学生阅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广阔的阅读平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莱辛说过:“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让一个人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要进行开放式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充满对阅读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去,从而从被动、强制地阅读变成主动、愿意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情绪,让学生可以充分在阅读过程中完成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不要把答案明确地告诉学生,而是多设置开放类型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实现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深入教学过程挖掘阅读的内涵,了解文章的情感。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小蝌蚪长什么样呢?它是由什么生出来的?有几个阶段的生长历程?这样和自然充分相关的问题总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后,教师再合理地引入教学:现在就有个不知道自己会从什么样子长成什么样子的小蝌蚪在找妈妈,在找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自己作为蝌蚪的生长历程,最后找到了妈妈。从而总结了文章的大概意思,促进学生阅读的进度,锻炼学生的思维。
科技的发展让多媒体等大量地出现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完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视觉、听觉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文章进行合理想象的欲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体会。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宇宙中的地球图片,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深入的阅读。
二、培养学生阅读方法
在閱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铺垫。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及时为学生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学,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来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重视阅读教学,为学生创建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读室的作用,还可以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书籍进入学校和学生分享,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渗透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方式。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觉主动地对文章的结构按照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发展顺序进行分层或者分段,通过对文章进行一定的总结来让学生了解写作时倾注的感情,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自身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共鸣,从而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同时,对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秋思》《长相思》等诗歌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再加入一定的背景音乐,充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充分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融汇课内课外阅读
教学目标中的加大开放性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不要仅仅局限在课内文章的阅读中,还要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下进行一定的涉猎,让学生在课下的阅读中充分开阔自己的眼界,让学生的阅读和时代接轨,加大学生对当代社会现实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进课外的阅读,把握各种阅读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草船借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对《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进行阅读,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了解战争发生的导火索、蜀国和吴国结盟的背景、故事中涉及的人物的性格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再对文章进行反复的体会和了解,认识时代文章的意义,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所以,教师在开放性阅读中,首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最后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力度,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党喆.浅议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4(11).
[2]刘俊聪.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