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传统美德教育新举措
2017-06-26张秀丽
张秀丽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传统美德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日后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安排文明监督人、正确粘贴文明标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关键词:传统美德;课程;监督;标语
小学是人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家养成的一些陋习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校的宣传得到有效纠正,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传统美德教育新举措。
一、开设传统美德教育课程
开设传统美德教育课程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熏陶,小孩子学说话也是先从听开始的,所以开设这个课程十分有必要。课堂内容可以以一个小故事和一个小总结的形式展开。因为学生年龄还小,可能听不懂一些大道理,也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所以应该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才可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小学生最喜欢听的就是一些小故事,趣味性足,同时蕴含教育意义,只要老师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学生便能通过小故事把其中传递的道理和正能量记在心里,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们也会效仿,以此来达到教育的效果。比如,成语故事“卧冰求鲤”,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叫王祥,由于生母逝去,父亲再娶,继母朱氏偏爱自己的亲生儿子王览,常常让王祥干粗活重活,吃糙饭,但是王祥对此并没有怨恨,反而十分孝敬父母,事必躬亲。冬日里继母朱氏想吃鲜鱼,由于天气寒冷,集市上没有鱼卖,而且河面上结了厚厚一层冰,没有办法捕鱼,于是王祥顶着凛冽的寒风脱掉自己的上衣卧在冰面上暖化冰层,结果冰面融化,从里面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十分高兴,把鱼拿回家孝敬继母。这个故事讲的是孝敬父母,但其中也表现了王祥的宽容,他没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学生从趣味中学习比枯燥地听老师宣传大道理要有效得多,接受程度也要好得多,达到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加显著。
二、安排文明监督人
老师可以每天轮流安排两个学生充当文明监督人的角色,让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知道自己做什么好,做什么不好,在每天不断的循环中加深学生对文明和传统美德的印象和理解,渐渐形成习惯,到以后自然而然会这么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让学生而不是老师充当监督人的原因是因为老师和学生总会有一种天然的上下级的关系,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监督其他学生的同时也在被其他学生监督,他们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担心轮到自己做文明监督人时不能让其他同学信服,他们在监督其他同学的行为时,同时也会更加约束自己。例如,乱扔垃圾,当学生懒得跑到垃圾桶扔垃圾时,他们可能会想随手丢掉就好,这与在家形成的不良习惯有关,在家里没有人约束,家长也没有在他乱扔垃圾时加以制止和教育,这会让他以为乱扔垃圾并没有什么不妥,反正总会有人收拾的。这样的惯性思维都是慢慢形成的,想要一下子改变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就需要学生通过监督和自身的约束慢慢改掉。当他乱扔垃圾时会被制止和教育,当他看到其他的同学都没有这样做,学生的羞耻心会在此刻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他更害怕脱离群体或被群体排斥,以后便会自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言行举止上更加注意,同时在他监督别人时也害怕别人说他连自己都管不住怎么管别人。学生也有好胜心,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的同学差,别的同学能做到的,他也一定会努力做到,争取不落人后。
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给老人让座到不闯红绿灯,这些虽然并不是传统美德里的内容,但是新的时代,传统美德应该被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与时俱进。文明礼让,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三、正确粘贴文明标语
文明标语随处可见,但是有很多学校为了不影响墙壁美观,把标语贴在较高处或是角落,有时候根本注意不到,有的学校把标语贴在特别高的地方,学生不把头仰起来根本看不到,这样的标语贴了等于没贴,完全没有起到提醒的作用。
学校应该把标语贴在显眼的地方,特别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在垃圾桶处应该粘贴“请把垃圾放进我的肚子里,不要让它散落在周围,我吃不到的哦!”利用比较生动、可爱或是幽默的警示语远比像“请不要亂扔垃圾”等生硬、命令式的标语更有亲和力,更容易被接受。也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四个人或是五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自己设计标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标语的设计与粘贴活动中,让自己置身其中,这样更能让学生有感触,自己辛辛苦苦设计的标语,自己不忍心破坏,同时也不忍心让别人来违反,也能起到约束自身行为、发扬传统美德的效果。
同时,学校也可以举行标语设计大赛、美德标兵的评选活动,这些都会让学生主动约束自己,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每天的不断自我纠正和反省中,传统美德的种子就会在心里生根发芽,达到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永志.如何培养小学生传统美德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刘成伟.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困惑”[J].科技展望,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