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采伴随着歌声成长
2017-06-26曾施红
曾施红
进入新课改以来,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有识之士都深切地感受到:课程评价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但是如何构建既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又便于操作的评价方式,大家都感到迷惘。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但对于课改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也是一知半解,而小学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下面,笔者对关于课改后小学作文教学评价谈一谈自己简单的看法。
关于作文教学,笔者认为包括两个方面,那就是作文指导和作文评语。作文指导方面,笔者没有什么可谈的,想就作文讲评方面谈谈肤浅的看法。
翻开学生的作文本,不难发现教师们对学生作文的评语除了少量肯定鼓励性评价之外,其余的大多是“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内容不具体,详略不当,语句不通顺,字迹太潦草”等等一些套语,这样的评语,对学生并没有实质性指导,缺乏针对性,以至于大多数学生熟视无睹。
一、正确把握评语的本质特征
作文评语,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评价。根据布卢姆教育评价理论,学者们将作文评价分为三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进行诊断性评价,是为了使教学适合学习者的需要。教育中的“诊断”不限于辨认不足问题,它是一个范围较大的概念,教师进行诊断是为了促进学习,而不是为了给学生贴标签。形成性评价是为了形成学生作文能力而实施的评价。其特点是让学生获得作文进步和提供反馈信息,明确作文中的错误之处,以便学生及时改正。总结性评价具有“鉴别、选拔”等方面的功能。它主要用于单元、学期总结时评定、判别学生作文水平达到的程度,它具有进行判定的一般性功能。
二、明确教师在作文评价中的角色
教师在学生作文评价中的角色很特殊。他集三者于一身,一是特殊的读者;二是平等的评价者;三是指导者。教师在作文评价中定位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讲评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作文评语是否能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
从“指导者”身份看: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是这个班的语文老师,不是普通的读者,要用欣赏的眼光来读学生的习作,不能一叶障目;当看到学生某些不足时,就以偏概全,全盘否定。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沙里淘金”,要善于根据学生习作的实际,及时进行“诊断”,并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策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习作的关注和能力的提高上来,教师作为指导者、评价者,就要通过恰到好处的评价指导,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引导学生作文一步一步向新的目标攀登。
三、创新评语形式
评语要改变过去老师写学生看的单一的交流形式,可采用许多新方式,如對话式的:“看到你的这次习作,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习作句子通顺、分段明确、无错别字。如果你今后注意留心观察、多积累素材,让作文内容丰富,充满生活情趣,老师会为你而自豪!”这样的评语,有效地实现了师生间平等交流与对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又如采用互动型。让学生关注习作评语,引导学生参与对评语的评价上来。每次作文本发下去后,要安排时间让学生谈老师的评语。想想评语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不切实际,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与老师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参与,在互动中思考,在互动中提高。
四、活化评语语言
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多程度上取决教学语言是否鲜活。教师语言的鲜活不单指在课堂上,还包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上,鲜活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例如,“你的习作首尾呼应,思想明确。”“你的文章巧妙过渡,文章前后浑然一体。”“感谢你聪明的大脑,让我欣赏到如此优美的语言,我真为你高兴”……这样的溢美之词,它负载了个性,负载了情感,怎么会令学生不爱上作文呢?
五、要有爱有文
大家知道,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学生之间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在作文上,这种差异就会更大。尽管这样,但他们同样需要足够的理解和尊重,需要教师的关爱。学生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加上他们的主观努力,同样都能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在给一篇篇习作进行综合评价时,眼前不要总是习惯看到“文”,而忽视了文后站着一个个鲜活的“人”,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评价时,应多一把尺子,因材施评,因人而异,这样就能多评出一批“优秀”习作,评出学生的信心和希望。
当然,评习作时,教师要有“爱”,但是也不能只见“爱”不见“文”。学生的作文是学生思维的反映,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当你看到习作中某些不足时,千万不要加以“放大”,不要把这位学生平时某些不良表现带进去,更不要把自己对他的某些偏见加进去,这样,会影响客观评价。要适当“放大”优点,“缩小”不足,要学会欣赏学生,善于捕捉习作中的长处。
让作文评语走进学生心中,是教师的期盼,也是学生的呼唤。愿用我的手,你的手,他的手,妙笔生花,搭建好师生之间爱的平台、心与心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从怕作文,到想作文、爱作文;让他们的写作水平稳步上升,学得扎实,学得开心;让他们的文采伴随着他们的歌声一起成长吧!
参考文献:
丁卫华,余坤蔓.新课改视野下的课程评价[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