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乐趣横生——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7-06-26刘颖慧
刘颖慧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提升小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凸显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面貌是十分必要的。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小学数学课堂乐趣横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兴趣激发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为了能让小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住,唯有如此,方能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一、利用故事情境导入数学教学
课堂的教学导入是开展教学的重要阶段,因为其从教学结构上的分配来讲属于课堂的初始阶段,如果数学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的导入阶段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本节课教学失败了,学生可能会因为灌输式教学而感到学习的乏味、无聊,更有甚者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应当利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故事情境导入的方式就是其中一种。众所周知,小学生具有爱听故事的心理,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则很容易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以自身的经历或者创编的方式为学生讲述故事,如:“今天,老师早晨打开了一瓶牛奶,但是我并没有喝完,只喝了三口,那么大家帮我想一想,我要如何表示剩余部分的牛奶量呢?”如此,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导入的方式,集中了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听完故事之后,便开始思考这一问题,最终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数”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施多媒体教学,让数学妙趣横生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在思考一些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数学问题时,往往就会表现出无所适从,这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还停留在具象化的階段。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喜爱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让小学生看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让整个小学数学课堂妙趣横生,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几何图形”时,为了让学生有效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及应用,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绘制出动态的几何图形,如汽车的行驶、风车的转动、飘扬的旗帜等,如此,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集中在多媒体教学上,此时,教师再向学生讲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等知识点,就不再是一件难事,可以有效提高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的教学效率。
三、组织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数学乐趣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小学生思维实现发散,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教学的乐趣,教师可以积极组织数学教学活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更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小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克与千克”的知识时,在课前可以将天平带到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称量一本书、一把尺或者一支粉笔等,学生由于在生活和学习中未曾见到过天平,因此,初次接触的他们会被这一新奇的事物深深吸引,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讲,这样的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也提高了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明白了克与千克之间的联系与差别等知识,以及实践运用天平的能力。因此,通过这样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思想的,为凸显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实践依据,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必然之举,也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必然,因此,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从利用故事情境导入数学教学;实施多媒体教学,让数学妙趣横生;组织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数学乐趣等角度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地汲取数学知识,进而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宇辉,李保臻.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2).
[3]张庆武.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