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创意与策略
2017-06-26何娟
何娟
摘 要:小学数学教材中开设了空间与图形的课程。这使小学生的空间知识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合理的策略去引导学生,使用摸得着看得见的图形开展教学活动,能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对教学中创意与策略进行简略分析,以期提升学生的图形和空间认知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图形
为顺应教改工作要求,小学教材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以合理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小学生年龄小,思维不成熟,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策略的运用。
一、培养小学生空间与图形能力的意义
第一,帮助人类认识现有的赖以生存的空间。儿童在世界发展中最先认识的世界是三維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空间图形”。人先要认识周边的事物,然后结合事物的形状、颜色和特征进行实物间联系。其实学习中直观的模型表达是准确描述客观模型的最好方式,通过了解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所以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能让学生对数学的抽象空间有着更好认知,也能更好地把握空间环境。第二,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发挥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空间图形能在继承几何课程优势的前提下,增设各个学校阶段的图形变换形式,通过变换器图形的位置、操作方向,不断地探索其内容,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能快速适应今后的数学图形学习。总之,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情景等都对提升学生的空间理念有着积极影响。
二、教学创意
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就要明白相关理念。教学创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构想,并以新的教学方略和语言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的行为和理念。
(一)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习
空间是非常抽象的一个词语,空间既真实存在又难以实际把握,因此,学生在学习空间知识的时候会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对空间思维几乎一片空白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就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一些实际存在的东西,通过观察物体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图形基础。同时,也能通过对事物新的解释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实际动手操作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枯燥而且难以理解,很多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并不能让人满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选择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去观察和理解空间,建立学生脑中空间的表象。通过实际操作去验证书本中所讲的规律。再通过各种教学道具让学生去折叠和度量,借以形成更直观的视觉感受学习。
(三)知识的灵活运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问题加以解决的方式去学习,以活学活用的思想指引学生进步。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作对比,从而更加熟悉所学的知识。空间教学中面对抽象的空间知识,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活学活用,不然很难使其快速掌握知识点。
三、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就是如何将教学的结构组成和体系构建,通过教学理念组合在一起而去完成教学任务。
(一)应用多媒体
小学生想象力比较弱,如果让其去联想复杂的几何图形,学生会有思维上的困难。此类情况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直观性强,而且能够调节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动手操作
多动手进行操作可以促进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程度,开拓空间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测量自己的文具或者身高等。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知识联系生活
教师应从生活中寻找简单易懂的例子,帮助学生对平移、旋转以及几何图形等方面进行了解,增强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知。教师在讲三角形的时候,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学生会回答生活中常用的脚手架、路标等物件。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定要选用三角形,若用四边形进行代替是否可以。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任何脚手架都没有四边形这一形状。教师在学生精心观察的基础之上开始给学生讲授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关系及其特点。有的学生经由观察发现:两个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四边形,这就说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掌握了图形观察的能力。
总之,研究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创意能更好地服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激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从而提升小学生空间图形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向阳,邵汉民.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6):14-15.
[2]刘长福.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