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之法
2017-06-26隋玉琴
隋玉琴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当今数学教育的根本。数学教育就是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所进行的教育,实质也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的情境中,获取到数学基础知识及思维的方法,使小学生收获成功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学生;主体地位;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有一个目标,力求使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展现,打破过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的局面,要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对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有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另外,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为小学生创设积极的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人
数学教师都知道,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师是数学知识的传输者,给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至关重要。为此,在我所执教的每一节数学课上,我都尽力为小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小学生一开始就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例如,我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出示了学生极为熟悉的课间跳绳的生活情境,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纷纷讲述了自己跳绳时的一些情形。接着我出示了问题:“这里有几根颜色不同的跳绳,你能根据主题图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吗?”于是学生提出了“买3根3.5元的跳绳多少钱?买5根4.6元的跳绳多少钱?买6根6.4元的跳绳多少钱?”等问题。我让学生分别列出算式,学生很自然地列出了几个乘法算式:3.5×3,4.6×5,6.4×6。我接着提问:“那我们该如何进行计算呢?”而后引出“小数乘整数”的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让小学生真正做数学课堂的主人,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他们
小学生在课堂上只有成为真正的主人,才能有效地调动起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我在数学课堂上尽量去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师的要求。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会的数学知识教师一定不讲,注意激励学生,让他们自主去探究数学新知。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具有一种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数学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充满自信!
在数学教学中,要在适当的时候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空间,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反思此时的数学教学情形,及时捕捉学生的表现信息,合理调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少数学教学中的失误。
在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有这样一道题,小红要从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上剪下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问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所剩下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我并不急于给学生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先去思考,动手画画,看看能不能找到解题的思路。学生开始边思考边画,一会就有很多学生露出了欣喜的表情,高高地举起了他们的小手。可想而知,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出:从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要以长方形的宽为正方形的边长。再用所学过的知识很快就做出来了。看着学生愉悦的情形,我和他们一起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让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中,让小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数学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有效。比如,我在教学“圆周率”一课时,对“圆周率的概念及数值”,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品析数学课本及自己收集的有关圆周率的知识,了解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思维及操作。当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去研究问题时,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动力超乎我的想象,我们平时对有些问题不敢放手就怕学生学不会。而事实证明,只要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是能夠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只有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改革,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宋淑琳.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成功(教育),2008(4).
[2]王玉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3]马海霞.学生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学周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