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思维发展规律,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2017-06-26黄丽琴
黄丽琴
摘 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说明教学是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的,而这些教学方法又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就不尽相同。但在数学教学中,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师都必须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充分把握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思维;尺度;素质
一、根据小学生思维特点,在教学中必须把握教学要求的尺度
由于教师的思维主要是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与学生所处的思维层次和知识结构不同,因此,在教师看来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对小学生来讲不一定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备课时就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同时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做到恰如其分,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而不能提高教学要求。因为拔苗不能助长,反而会导致教学与学生思维的脱节,使学生越学越累,但也不能随意降低要求,这样又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二、注重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
感知形象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他们走向数学世界的必经之路。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感知的机会,引导学生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动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用眼看一看,动口讲一讲,动脑想一想,在手、眼、口等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下对事物产生感性认识,然后慢慢脱离事物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最终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抽象,形成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只有遵循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和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到的知识才能牢固。离开感知所得到的东西,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小学生来讲,既难以理解,又不会深入脑海。
三、重视表象的作用,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
表象是连接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纽带,没有表象,感知就无任何意义,抽象也无基础。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这一过渡,急于求成,没有展现思維活动的过程就端出完整的结论,让学生背诵记忆,结果学生的操作只是走过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例如:做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无盖铁盒,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同学们都知道这是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一道题目,他们首先会在脑海里呈现出长方体铁盒的表象。表象清晰的同学知道无盖的面是上面,它的面积是长方体的长与宽的积,故铁皮盒的表面积为其他5个表面的总面积,正确的计算式为:4×3×2+5×3×2+5×4=74平方分米。但也有一些同学虽然把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背得滚瓜烂熟,脑子里也有了长方体的形状,却不知道究竟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无盖的面的面积是用长方体的长×宽还是长×高,或者不知道不必计入无盖顶面的面积。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长方体的表象建立得不够清晰和完整,所以,教师要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不能忽视表象的作用。
四、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要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在教学中除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只不过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而学生的主体性才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教师教学往往重视发挥主导作用而对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够,这样就容易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包办做,学生盲目看。平时我们会发现,有些题目老师都讲过,有的还不止讲过一两次,可部分学生还是不会做,教师教得太辛苦,而学生学得也很累。其实道理很简单,听教师讲只是对思维的展开,学生没有进行独立思考,没有同化新知的过程,就很难把它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往往会遇到困难和出现错误。有时教师害怕学生不会,马上就指出错误所在,甚至为学生代笔修改。其结果是“好心”未必有好报,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错误的根源,当时可能明白了,但过后就又忘记了,因为学生没有体验过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未能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通过自己的思维来改正错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是短期就能提高的,是通过“具体—抽象—具体”这一螺旋上升运动而不断发展的。教师应该把握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事物表象的作用,多做一些实际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