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2017-06-26田宗环
田宗环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阅读在搜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语文语感、提高写作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并且阅读能力的发展是线性的,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从小学开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广泛阅读。因此,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备受重视,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还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阅读教学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既是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阅读是从书面文字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方式,其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更是思维逻辑的说明,是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提高语言学习能力,从中拓展视野,收获更多知识,反过来又能提高阅读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耗时耗力多,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亟须改进。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作用,但是从现如今的阅读课堂教学来看,部分教师还是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只是听众,参与性极低,教师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大的阻碍。随着教育改革理念的逐渐实施,一些老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时之间难以改变,情有可原,但长此以往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讲解、提问的时间太多,导致学生课堂大半时间都在忙于应对,缺少交流和独立思考的时间,缺乏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
2.学生对语文阅读缺乏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如果一门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太好。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对课堂阅读没有较大的兴趣,更遑论课外阅读,即使读也是走马观花、一扫而过,来不及去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布局构造、优美词句,做摘录的更是少之又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经常有学生一遇到阅读题或放弃或乱答一通,很少有学生真正耐心地去读、去领悟。他们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是很少的,阅读上的交流也是如此。
3.教师的引导不充分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好的引导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一般来说,教师引导效果好的班级,学生的阅读情况就会好于其他班级,在阅读数量、阅读习惯上会优于其他同学。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考试中的成绩,而忽视语文阅读方面的引导,不仅阻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还影响学生知识的拓展。
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需要改进,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加强阅读教学效果,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以此来培养语感,积累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文学素养。
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1.打破传统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教师要转变思想,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封闭式教学模式,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开放式的状态,旨在打造一个自由、动态、互动、交流、多元的阅读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开展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突破空间的束缚,提升他们的人格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会自主进行学习,所以要想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利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通过教师对问题解答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3.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各方面的发展都不成熟,意识比较模糊,分辨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所需的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要合理安排學生的阅读时间,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致,指导学生购买合适的阅读书籍,并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购买书籍上需要说明的是,小学五、六年级属于小学高级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有自己的见解,可以独立解决问题,所以这个阶段的阅读要以“广泛阅读为主”,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宽视野,广泛地从大量阅读中汲取知识,逐渐深化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新课改对小学语文阅读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遵循新课改的理念,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创造性阅读。
参考文献:
韩例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