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2017-06-26王娟付阳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5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王娟+付阳阳

摘 要 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从建立以学生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验方法培养、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实验效果等方面,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5-0146-02

1 前言

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发现一些最基本的科学规律。”[1]化学学科中包含大量的理论与概念,不但纷繁复杂,而且抽象难懂,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而利用化学实验则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的目的,帮助学生直观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2 建立以学生探究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是教师一手包揽,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即便有机会自己动手做实验,教师也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要求进行操作。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还严重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主选择实验器材,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各种能力的提高。

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不要直接介绍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可以借助两个实验让学生去探究实验。首先将收集好的一瓶CO2气体倒入燃烧着的放有蜡烛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思考,从而得出结论。然后将半瓶水倒入已收集了半瓶CO2气体的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进行摇晃,几分钟后让学生再进行观察,在教师的提示下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再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发现氧气的鉴别方法:用两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氧气的鉴别方法。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亲自参与和体验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激发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另外,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实验模式,也对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有效改造和设计,从而提高实验的合理性、严密性和准确性,保证学生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如在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分组小实验: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这三个实验虽然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但反应速度并不相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比较三个实验反应速度的快慢,就很容易发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实验结论,在实验过程中交流合作,不仅对实验结论印象深刻,而且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加以改正,从而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3 加强实验操作方法的指导,培养实验能力

因为熟练地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是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2],所以从学生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开始,教师就要注意学生严谨态度的培养,加强实验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熟练进行实验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自主进行实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实验过程中相关器材的选用,以及实验装置的设计等。这些实验技能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其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节约实验药品、注意实验安全和环保等。化学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做好示范,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对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记录、如何整理实验报告要加以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探究,既可以巩固理论基础知识,又可以培养实践探究能力,从而拓展思维方式,激发创造潜能。在实验开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目标和实验方案,并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试管的夹持方法、试管的倾斜方向、试管的加热方法等,通过这些过程让学生熟练掌握探究实验的技巧和方法。当学生出现操作失误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帮助學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其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转变传统死板的学习方式,在以后的实验操作中能够避开错误,熟练快速准确地完成实验操作。比

如:漏斗液面要略低于滤纸边缘,可防液体漏出;仪器要保持整洁,避免掺入杂质。

实践证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深化知识、强化能力,促进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对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增强化学实验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强化实验演示的成效,提高实验可见度。比如:粉尘爆炸这个实验是瞬间完成的,其中的细节通过实物演示实验很难展现出来,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模拟粉尘爆炸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观察清楚,增强实验成效。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演示,以避免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如一氧化碳实验,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而且有毒的气体,所以验证一氧化碳毒性的实验是一种危险系数非常高的实验。因此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既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又能获得实验的效果。

另外,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化工生成过程。由于生活环境限制,大多数学生对化工这一领域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在教学工业制取硝酸和硫酸的方法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把工业制取硝酸和硫酸的过程演示出来,将其中的环节进行放大,从而加深学生感知,增强记忆效果。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的反应过程,让学生看到分子分裂的过程以及原子的重组过程,增强知识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强化理解记忆。如通过多媒体演示氧化汞加热如何分成汞和氧气,使学生了解氧原子和汞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从而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

5 通过实验培养环保意识,提高综合素养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肩负培养学生正确道德价值观的责任[3]。在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节能环保教育,收集实验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作用的物质,探究处理污染物的办法。例如: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CO2、SO2和氮的氧化物,会造成温室效应、酸雨和大气污染;水质富营养化会引发赤潮和水华;废水废渣会造成土地酸碱化;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吸烟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威胁身体健康;等等。初中化学实验与大气污染物、土地污染物、水质污染物有着广泛关联,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6 结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构建以学生探究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实验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最终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秋霞.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J].学周刊:a,2011(3):166.

[2]李玉莲.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陕西教育:高教,2008(6):74.

[3]闫芳,郝轶鸣.新课标下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若干想法[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50-51.

作者:王娟,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萌水中学,研究方向为中学化学教学方法(255318);付阳阳,淄博市周村区第二中学,研究方向为中学化学教学方法(255300)。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