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渝东南原生态民俗文化的改良与传承

2017-06-26周绍新

重庆行政 2017年2期
关键词:东南地区东南原生态

周绍新

随着国家级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持续建设,重庆市《关于加快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意见》的印发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的实施,从国家和市级层面对渝东南地区的战略规划和科学定位更加清晰。加强生态保护与发展,成为渝东南实现国家战略部署和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渝东南独特的原生态民俗文化也成了该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改良和有效传承,为政策推动提供更好的文化支撑。

一、渝东南原生态民俗文化的积极内涵

渝东南地区社会历史演进中,逐步形成了以神话传说、宗教信仰、谚语歌谣为载体,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维护本民族共同长远利益为目标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在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是用朴素信仰的力量保护自然环境。渝东南地区民众普遍认为万物有灵,都存在着一股自然的力量,都值得人们尊重甚至敬畏,大多数人都将自然作为自己或整个村寨的佑护神。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原始朴素的自然资源保护理念,才使得一些珍稀树木、怪石、古井能保留下来,为今天我们进行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的发展建设积累了难得的财富。如黔江区金溪镇的千年母性银杏,高31米,直径3.34米,树冠近200平方米。春天,银杏树枝繁叶茂遮挡了周围的庄稼,导致粮食减产,但没有人去砍一根树枝,古树的根伸到了方圆半里路的地方,影响了一些责任地的耕种,但没有人挖过树根。这种不砍挖枝根的自觉保护行为,承载的是村民代代相传的千年古树情,传递的是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自觉遵循理念。

二是以善待生命的情怀保护野生动物。一些禁忌看似没有道理,实则包含着对动物保护的朴素理念。对动物严加保护,禁忌伤害,成为渝东南土家族人心中约定俗成的规矩。如在渝东南土家族聚集区,有大量的燕子繁衍至今,种群不断扩大,这就得益于土家人把小燕子作为吉祥与富贵的象征,凡有人家建造新房,必在吊脚楼或屋檐梁上钉1~2块小木板,以供燕子筑巢,日常生活中更是细心呵护,照料有加。

三是守取有度的戒规保护生态。渝东南地区山林面积占比较大,相当长的时期,当地民众靠山吃山,取暖煮饭都是以柴火为主。但人们都严格遵循“砍柴只能平蔸砍,不能刨蔸砍”的祖训,在山林取柴时禁忌过度砍伐。如土家族的傩歌就反映了这点:“砍柴不挖蔸,割草不刨根。挖蔸挖掉子孙柴,刨根刨了子孙福”,这实际上是对生物本身发展规律的尊重。正因为人们坚持了取物有度,在生物本身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索取,使得渝东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对较好。

四是以融入自然的理念维护生活环境。目前仍流行于渝东南地区的生活用具,本身就包含了环保理念。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竹制器具,小至竹筷大至挑米、挑谷用的竹筐以及睡觉的竹床,其原材料取自自然,能长期使用,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生产生活物资的循环利用。如土家苗寨人民使用的竹编器具——孟兜,呈鼓形,腹大底小,上面加盖,通风透气,盛饭盛菜不易变馊,是这一带土家、苗寨人民最原始的“冰箱”。

二、渝东南原生态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

先民为保护原始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虽有自发的思考和实践,然而总体上仍缺乏一些理性反思。因此,我们在看到渝东南原生态民俗文化积极内涵的同时,也应看到它本身的一些缺陷。

一是迷信色彩。敬畏生命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但如果达到膜拜的程度也就变成了迷信。大多数村寨对古树的保护非常严格,人们视这些古树为神树,认为是保佑整个村寨兴旺繁荣的风水树,把古树作为神灵进行供奉,大病小灾都到树下祈求神树的保佑,并采取枝叶或树皮煎水服用。人们病愈后,会为古树披挂红布、燃放鞭炮以示感谢古树显灵才得以康复。

二是消防隐患。民间普遍流传着上山祭祖习俗,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民众在大树下熏香烧纸,树木很容易受到伤害,不利于古树的成长。每年的春节、清明节都要上山祭祖,在燒香纸放鞭炮时,燃烧的纸钱和爆竹火星随风飞扬,在天干物燥的环境中很容量诱发山林火灾。

三、原生态民俗文化改良传承的实践途径

对于与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相悖的一些观念和做法,我们也应该拿起批判的武器对其进行必要的改良,使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

一是培育高尚信仰,提高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习惯来看,社会对基本的生态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如:以贪吃珍稀动物一饱口福为身份象征的行为习惯屡禁不止,无形中助长了对珍稀动物种群的长期伤害。虽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手段很多,如产业扶持、立法保护、政府保护等手段,但相对来说,只有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化为人们的信仰,这种保护才会融入人们的骨子里。应积极发挥科普的力量,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用科学的理念矫正认识偏差。通过保护与传承当地原生态民俗文化方式多样化,把对大自然的尊重上升到信仰的层面,增强保护力度。如:大力宣传、唤起社会关注、培养人才、编写乡土教材、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等等,进一步健全传统生态文化管理机构和保护队伍,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

二是植入现代元素,合理开发创新发展。通过对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改善当地民族自身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和帮扶。如:将原生态民俗文化与旅游业、农业、林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家庭农场等,在生态发展中提升价值、提高效益,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传承。通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传承当地民俗文化理念。随着倡导生态文明的不断提升,民众能够重新找回感受生态美的固有能力,充分发挥生态美感体验的神经机能,就能感受到生态美、欣赏生态美、维护生态美、创造生态美。就不会为金山银山而听任青山绿水变为荒漠浊流,更不会为了满足膨胀的物欲让珍稀生物变为翠冠华服或珍馐佳肴。

三是开展专项扶持,优化生存空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原生态民俗文化形成的环境和自然基础,各种文化产生环境的差异性孕育了生态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人们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造成了文化生态的失衡和文化资源的流失。从某种程度上说,民俗文化构成了当前文化生态的根基,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厚植民俗文化基础,我们才能在这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留住传统文化的精神,优化文化生存空间。因此,有效保护当地原生态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就是保护与恢复其文化产生环境,整体地、永久地保存生态文化的生命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力推进,民族融合的加深,研究渝东南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将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传承保护生态文化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通过专项扶持,在扬弃和继承先辈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要素:比如说以旅游开发的方式保护古村落;利用神话传说资源创作动漫艺术;利用民间手工艺术开发旅游纪念品等等。

四是倡导利益共享,健全补偿制度机制。建立起从区域补偿、流域补偿、功能补偿的多层面进行补偿机制。一方面可以结合高山扶贫政策,对发展受限、条件艰苦的地区实现一部分民众的有序转移,通过扶持发展新的产业,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扶持政策保护和发展当地有特色的传统民俗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特色观光农业。比如,石柱县以土家吊脚楼的核心展示的土家族文化,社会民众就要放弃现代化楼房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而建立土家吊脚楼为居住环境;石柱黄连种植技术是彰显土家人的农耕文化,这需要传承人放弃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的机会,来参与种植黄连。为了调动社会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建立一个补偿机制,来补偿他们,更好的传承当地传统民俗生态文化。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定位,意味着责任、使命与担当。要发挥好它的生态服务主体功能,不仅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种配套政策的有力支撑,更需要该地区300多万各族人民形成最为广泛的生态保护共识,具备更为坚实的生态文明思想基础。

作 者:重庆市社科联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东南地区东南原生态
第18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高一)
第16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第17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第15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原生态静宁苹果
《东南早报》伴我成长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