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改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治疗认知度中的效果观察
2017-06-26谢锦霞
谢锦霞
(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阳江 529931)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中的高发疾病之一,多发群体为育龄期女性,属于治愈率较高的良性肿瘤。会引发患者不孕、流产或是月经过多等症状,甚至会造成继发贫血,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其传统疗法是子宫切除,会带来较大创伤性。目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成为该病症的首选术式之一,其可实现确保女性生理功能等治疗目的,备受临床认可[2]。然而,由于该术式的手术原理较复杂,常导致患者的治疗认知度低,进而引发其焦虑、恐惧等心理。因此,为该术式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3]。本文旨在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改善该术式患者治疗认知度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5-04—2016-12间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中,年龄范围是32~50岁,平均年龄(39.20±2.35)岁;多发肿瘤27例,单发肿瘤23例;未婚3例,已婚生育45例,已婚未生育2例;其中,宫颈肌瘤12例,浆膜下肌瘤9例,阔韧带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25例。B组中,年龄范围是30~49岁,平均年龄(38.50±2.25)岁;多发肿瘤29例,单发肿瘤21例;未婚2例,已婚生育44例,已婚未生育4例;其中,宫颈肌瘤9例,浆膜下肌瘤10例,阔韧带肌瘤6例,肌壁间肌瘤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给予常规化护理干预,包括切口护理、环境护理、抗感染护理等。
A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包括:术前个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若患者的紧张或恐慌等情绪极为严重,可给予药物治疗。为患者全面讲解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势、原理和特点,引用成功病例,调节患者的负面心理。协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包括血液样本采集、B超检查等。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24 h禁食牛奶等产气食物,术前12h禁水等。针对患者的不同性格特点和病情程度,进行个体化心理教育,使其术前保持良好心态。同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或治疗护理等护理步骤的个性化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术中个性化护理:由于患者的年龄、家庭背景和文化水平等差异,在术中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恐慌、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安慰患者,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指导,同时告知患者手术步骤和每个步骤的必要性,使患者了解手术知识。此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备好相应的应急方案,并密切观察其术中指标,保证手术的顺利性。
术后个性化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吸氧、生命特征监测等基础护理。待患者清醒后,及时告知手术结果,并指导其术后注意事项。同时观察患者的敷料情况,避免发生感染。告知患者术后6 h克适量进食,等到肛门顺利排气后,可进食半流食。针对患者的不同手术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包括早期活动指导、肌肉松弛护理、便秘与腹胀等并发症护理。
1.3 观察指标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患者的手术知识认知度,问卷内容包括手术治疗、治疗步骤、相关知识点等,总分值为100分,优:分值在91~100分;良:分值在61~90分;差:分值在60分及以下。优良率=优+良。
STAI量表共分40个条目,包含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两项内容,每项内容均分为20个条目。分数低者,说明焦虑程度低。
利用自制评价表评估护理满意度,包括手术知识讲解全面性、手术特点介绍具体性等,总分值为100分,共为十分满意(91~100分);满意(71~90分);较满意(51~70分)和不满意(≤50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较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手术知识认知度优良率
护理前,两组的手术知识认知度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手术知识认知度优良率均有所提升,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知识认知度优良率 %
注:与B组相比,aP<0.05,与B组相比,bP>0.05,与护理前相比,cP<0.05。
2.2 对比STAI量表评分
护理前,两组的STAI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TAI量表评分均有所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STAI量表评分 分
注:表示与B组相比,aP>0.05,表示与护理前相比,bP<0.05,表示与B组相比,cP<0.05。
2.3 对比护理满意度
A组中,十分满意33例(66.0%),满意10例(20.0%),较满意5例(10.0%),不满意2例(4.0%),护理满意度是96.0%(48/50),B组中,十分满意24例(48.0%),满意14例(28.0%),较满意5例(10.0%),不满意7例(14.0%),护理满意度是86.0%(4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发病率较高的子宫肌瘤病症,具有疗效好、微创性和术后康复快等优势[4]。护理工作需贯穿于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的整个过程,所以干预范围广,时间长,对患者的身心均有重要调节作用。护理形式的差异化会导致不同的护理效果,个性化护理强调患者的主体地位,以患者需求作为护理核心,并通过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5]。本研究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的目的是提高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度,包括手术操作、治疗步骤、手术特点等。采用该护理模式的主要原因是腹腔镜技术的先进性强,多数患者对其缺乏了解,因此会过分担心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等[6]。个性化护理能够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家庭背景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7]。旨在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手术效果得到最大化发挥[8]。
护理后,两组的手术知识认知度优良率均有所提升,且A组高于B组;A组的STAI量表评分低于B组;A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所以,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该术式患者的治疗认知度,使其焦虑心理得到及时调节,且护理满意度高,可推广。
[1] 张爱静.个性化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7):140-141.
[2] 袁梅.个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9(6):47-47.
[3] 张庆丽.个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8(5):63,65.
[4] 周芳.个性化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手术认知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219.
[5] 张院诊,胡月连.个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5(11):149-150.
[6] 李文莉.个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31):139-140.
[7] 郑德娟.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20):4799-4800.
[8] 王小云.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