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哺鸡竹不同施肥方法与地下竹鞭生长关系的研究

2017-06-26

自然保护地 2017年2期
关键词:竹种竹鞭开沟

陈 永 顺



红哺鸡竹不同施肥方法与地下竹鞭生长关系的研究

陈 永 顺

(福建省永安市林业局 366000)

通过三年开沟施肥与撒施肥试验,红哺鸡竹地下竹鞭鞭节数及壮芽生长数量差异不大,但其地下竹鞭鞭长、鞭节及壮芽在各土层生长分布均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差异性检验分析,鞭径及跳鞭条数已出现显著差异,建议竹农在该竹种培育时应根据培育目标选择施肥方式。

红哺鸡竹;施肥方法;地下竹鞭;生长

永安市有竹种资源15属77种,有优质笋用竹种达23种以上,材用竹25种以上,观赏竹20种,药用竹2种,叶用竹4种,水土保持竹种4种[1]。经过永安市岩宝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十年对20余个竹种的移栽试验与园林移植应用,红哺鸡竹已成为永安周边地区最主要的园林应用经济竹种,其全冠苗移栽季节最长,移栽成活率最高。

红哺鸡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又名红竹、红壳竹、红鸡竹。秆高8~12m,径可达10cm,秆基部节间常具淡黄色纵条纹,秆环和箨环中度缓隆起。红哺鸡竹竹笋出土后笋箨呈紫红色或红褐色,笋肉肥厚鲜嫩,质脆味美,可食部分占56%[2],为优良笋用竹种;同时,该竹竹株清秀,竹枝分叉角大,枝盘平展,呈层次感极强的株形。该竹种广泛分布于北纬40º以南广大地区,其中心产区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和安徽等地[3]。随着竹类在城镇园林绿化中的广泛应用,该竹种易移植、易管理,必将成为最具前景的优良观赏竹种。本文就不同施肥方法对红哺鸡竹地下竹鞭数量特征、不同土层分布数量及跳鞭数量与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该竹种不同用途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红哺鸡竹笋用林试验地位于永安市大湖镇上甲村,48林班1大班3小班,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16°56′-117°47′、北纬25°33′-26°12′之间,该竹林为2000年种植,2012至2014三年均水平开沟施肥,沟深15cm,亩施复合肥75kg。红哺鸡竹观赏竹苗经营试验地位于永安市大湖镇上甲村,48林班1大班3小班,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16°56′-117°47′、北纬25°33′-26°12′之间,该竹林为2002年种植,2012至2014三年均为撒施,亩施复合肥75kg。两片竹林均为丰产竹林结构。永安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4.3℃~19.2℃,≥10℃的年平均活动积温为3922~5766℃,一月平均温度4~9℃,极端低温-7.1℃,七月平均温度20~21℃,极端高温40.5℃,无霜期250~302天,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mm,年蒸发量1455.5mm,降雨大于蒸发量,相对湿度80%以上,年日照时数1529.8~2367.1h。

2 研究方法

2.1样竹调查

分别在红哺鸡竹笋用林试验地、观赏竹苗经营试验地上、中、下坡设立10m×10m调查样方各3个,调查跳鞭条数、鞭长、节间长,沿来鞭挖取15节调查跳鞭前鞭径、节间长度;在样方内随机设立1m×1m小样方3个(连续性并排3个)调查竹鞭生长状况,竹鞭调查因子包括每5cm土层竹鞭条数、竹鞭长度、鞭径、节间长和壮芽数。

2.2相关数据处理

在所选调查因子中,对鞭径、鞭长、鞭节数、壮芽及跳鞭条数、长度、跳鞭前后节间长与鞭径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处理[3-5]。

3 结果与分析

3.1地下竹鞭数量特征差异

经过三年的开沟施肥与撒施肥,红哺鸡竹竹鞭鞭径、鞭节数及壮芽生长差异不大,开沟施肥地块调查样方平均鞭径1.98cm,撒施肥地块平均鞭径1.92cm,撒施肥地块红哺鸡竹平均鞭径为开沟施肥的96.97%;开沟施肥竹鞭节数平均145.67节,撒施肥地块竹鞭节数为138.67节,为开沟施肥的95.19%;开沟施肥竹鞭平均壮芽数为114.33个,撒施肥地块竹鞭平均壮芽数为109个,为开沟施肥的95.34%;两种不同施肥方法红哺鸡竹鞭鞭长生长存在一定差异,开沟施肥竹鞭长度为577cm,撒施肥地块竹鞭长度为491cm,为开沟施肥的85.09%(见表1)。通过差异检验分析,开沟施肥与撒施肥红哺鸡竹竹鞭鞭径差异已达显著水平(见表2)。

表1 不同施肥方法红哺鸡竹地下竹鞭数量特征差异

表2 不同施肥方法红哺鸡竹地下竹鞭数量特征差异检验分析表

3.2 地下竹鞭在各土层分布差异

经过三年的开沟施肥与撒施肥,红哺鸡竹竹鞭在各土层生长分布差异较大。开沟施肥的鞭径在15cm深土层生长最粗、达2.37cm,而处土壤表层5cm以上的竹鞭鞭径最细,平均仅1.59cm。撒施肥地块最粗竹鞭为在30cm深土层竹鞭,但该土层中竹鞭量极少,不具代表性,在调查的三个样方中仅1个样方有分布30cm长竹鞭,3个样方平均仅为10cm;而撒施肥地块具大量的粗鞭为深度5-10cm土层,平均鞭径2.13cm,为开沟施肥地块平均数的89.87%。开沟施肥地块0-5cm土层调查样方平均鞭长179.33cm,占总鞭长量的42.62%;撒施肥地块0-5cm土层调查样方平均鞭长258cm,占总鞭长量的60.56%。红哺鸡竹竹鞭、壮芽分布总体偏浅,开沟施肥与撒施肥地块0-15cm土层鞭长、鞭节及壮芽分别占79.87%、77.80%、78.72%和88.73%、86.30%、84.94%(见表3)。经检验分析,开沟施肥与撒施肥各土层分布均存在一定差异,其15cm土层鞭径差异较显著(见表4),而该分布层为丰产小径竹林竹鞭占比例最大的土层[6]。

表3 不同施肥方法红哺鸡竹地下竹鞭在各土层分布差异

表4 不同施肥方法红哺鸡竹地下竹鞭在各土层分布差异检验分析表

3.3竹鞭跳鞭数量及特征差异

经过三年的开沟施肥与撒施肥,红哺鸡竹跳鞭数量及生长差异较为明显,开沟施肥地块调查样地平均跳鞭2.67条,撒施肥地块平均4.33条,为开沟施肥地块的162.2%。撒施肥地块平均跳鞭长度58.33cm,为开沟施肥地块平均数的126.8%;开沟施肥地块跳鞭前后鞭径与节间长变化分别为78.74%和52.25%,撒施肥地块跳鞭前后鞭径与节间长变化为76.92%和46.62%,撒施肥地块跳鞭前后鞭径与节间长变化大于开沟施肥地块(见表5)。通过检验分析,开沟施肥与撒施肥红哺鸡竹跳鞭条数已出现显著差异(见表6)。

表5 不同施肥方法红哺鸡竹竹鞭跳鞭数量及特征差异

表6 不同施肥方法红哺鸡竹竹鞭跳鞭数量及特征差异检验分析表

4 结论与讨论

①红哺鸡竹开沟施肥与撒施肥的地下竹鞭鞭径、鞭节数及壮芽生长数量差异不大。撒施肥地块平均鞭径为开沟施肥的96.97%,竹鞭节数为开沟施肥的95.19%,平均壮芽数为开沟施肥的95.34%;两种不同施肥方法的红哺鸡竹鞭鞭长生长存在一定差异,开沟施肥竹鞭长度为577cm,撒施肥地块竹鞭长度为491cm,为开沟施肥的85.09%,其竹鞭鞭径差异已达显著水平。

②红哺鸡竹开沟施肥与撒施肥的地下竹鞭在各土层生长分布差异较大,0-5cm土层开沟施肥地块竹鞭鞭长占总量的42.62%,撒施肥地块占总量的60.56%。红哺鸡竹竹鞭、壮芽与紫竹、斑竹相近,竹鞭分布总体偏浅[4-5],0-15cm土层开沟施肥与撒施肥地块鞭长、鞭节及壮芽分别占79.87%、77.80%、78.72%和88.73%、86.30%、84.94%,其15cm土层鞭径差异较显著,开沟施肥与撒施肥红哺鸡竹跳鞭条数已出现显著差异。

③红哺鸡竹竹笋笋肉肥厚鲜嫩,质脆味美,广泛分布于南方省份,是优良食用竹种,其笋箨呈紫红色或红褐色,竹枝分叉角大,层次感强,竹株清秀,容易移植,更是前景广阔的园林观赏竹种。母竹地径与竹鞭直径、竹笋地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大竹养大笋[7],因此,培育笋用红哺鸡竹应采取开沟施肥,建议竹农在该竹种培育时应根据培育目标选择施肥方式。

[1] 黎茂彪,林少辉,肖华英. 永安市竹类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2,(3):56-58.

[2] 王炳英.红哺鸡竹尤溪引种栽培生长效果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Z1):100-120.

[3] 方栋龙.红哺鸡竹山地引种栽培试验[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⑷:33-36.

[4] 杨清平,陈双林,郭子武,等.紫竹种苗林地下鞭系分布特征[J].林业科技开发,2011,(5):33-36.

[5] 徐振国,郭起荣,毋存俭,等. 斑竹林地下鞭系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26):16174-16176.

[6] 何林,潘心禾,傅冰,等.黄甜竹竹鞭生长规律及地上部分生物量观测[J].浙江林业科技,2010,(5):69-71.

[7] 张卓文,汤景明,熊艳平,等.雷竹引种后地下鞭生长规律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⑴:77-80.

2017-01-11

S723.7

B

1004-7743(2017)02-0010-04

猜你喜欢

竹种竹鞭开沟
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①
预切种式甘蔗横向种植机开沟器结构优化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广西干热河谷地带引种竹种适应性及其出笋特性
秋施基肥单、双边开沟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秸秆捡拾开沟抛撒机的研制
引种竹子竹鞭扦插繁育技术体系优化研究
对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有限元分析
天然苦竹林竹鞭及根构特征研究
簕竹属10个竹种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