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零售业网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17-06-25谭明艳姜丽丽
谭明艳,姜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0 引言
零售业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业空间结构是商业地理学以及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逐渐转变,城市内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市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经济集聚规模效应的产生[1].国外对于商业地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早且成果颇丰,主要集中于商业中心等级结构研究、地租关系研究以及消费者行为研究等[2-3].21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对于商业网点研究视角趋向于城市内部单一或多业态的布局类型、区位选择等方面.例如,Rafael Suárez-Vega等运用GIS技术和区位竞争选择模型建立了一个城市零售业区位选择的辅助决策工具[4].我国在商业地理学的研究上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商业地理学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网点的区位特点研究、业态结构特点研究、空间结构研究等[5-8].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出现很多新的业态类型,商业地理学研究也转向对新业态空间结构的研究[9],如大型超市、大型商场、电信商业网点等[10-13].
总体而言,在对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的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相关研究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型研究,从系统的概括性研究转向对于某种或多种业态类型的细化研究,但对微观层面的小型零售业网点空间格局以及对多种业态类型对比研究成果较少.近年来,哈尔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体系及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商业空间格局也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和趋势.因此,利用百度地图的API开放平台数据,应用叠加分析、最近邻系数、核密度分析等对哈尔滨市七种业态类型的小型零售业网点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小型与大型零售业网点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性,旨在提升城市内部组织效用、优化商业空间结构,更好地发挥城市商业的服务功能.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研究范围依据《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对于主城区的划定,包括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和呼兰区,其中呼兰区的呼兰主城区部分由于数据缺失且距离中心城区较远,故不对其进行研究.研究底图数据将是原有哈尔滨市矢量地图与城市总体规划中《哈尔滨市主城区规划范围》图,应用ArcGIS平台配准后矢量化得到.点状数据来自于百度地图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经过筛选和预处理,最终确定33064条有效数据,纠偏后经可视化处理导入ArcGIS平台得到哈尔滨市零售业网点空间分布图(如图1所示).数据获取业态类型依据我国现行的(GB/T18106-2010)《零售业态分类》标准,将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的业态舍弃同时将相似类型进行合并,最终确定7种业态类型,分别是服装鞋帽皮具店、家居建材商店、家电电子卖场、超市便利店、文化用品店、体育用品店、花鸟鱼商店.
图1 零售业网点分布示意图
1.2 研究方法
基于获取的点状数据应用ArcGIS创建空间地理数据库,进行最临近距离分析.最邻近距离(NNI)是通过比较计算最近邻的点对的平均距离与随机分布模式中最邻近的点对的平均距离,用其比值(NNI)判断其与随机分布的偏离.如果最临近系数(NNI)=1,说明观测事件过程来自于完全随机模式CSR,属于随机分布;如果最临近系数<1,说明有大量的点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属于空间聚集模式;如果最临近系数>1,说明点之间的最邻近距离大于CSR过程的最邻近距离,事件模式中的点是相互排斥的并趋向于均匀分布.在对各业态类型的空间组织模式进行确定后,对其进行核密度分析.该方法以特定要素点的位置为中心,将该点的属性分布在指定阈值范围内(半径为r的圆),在中心位置处密度最大,随距离衰减,到极限距离处密度为0.通过对区域内每个要素点依照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对相同位置处的密度进行叠加,得到一个平滑的点要素密度平面.
2 哈尔滨市零售业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哈尔滨市零售业网点分布在松花江两岸呈现不同的状态,江南地区网点分布集聚现象明显,呈现“中心-外围”的布局模式,重点在城市传统的中心区,如道里区、道外区以及南岗区布局;江北地区由于行政区成立较晚、开发时间较短等原因,零售业网点分布较零散,各组团之间距离较远(如图1所示).
2.1 各行政区内部零售业网点的数量与结构差异显著
哈尔滨市零售业网点数量比重较大的是南岗区、道里区和道外区,分别占总数量的29.7%、21.9%和25.9%;香坊区比重稍低,占有14.7%;平房区、呼兰区和松北区商业网点数量较少,比重在3%左右.零售业多集中分布在松花江南岸的城市传统中心地区,新区以及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的区域分布较少.从零售业网点结构来看,各业态类型分异最为明显的是道外区,家居建材商店占商业网点总量的50%以上,形成了以家居建材为主的零售业类型;南岗区和道里区的服装鞋帽店均占据较大比例,购物中心较为密集;呼兰、松北两区超市便利店所占比例均最大,其它业态类型分布较少,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想要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需到更远的地方(如图2所示).
2.2 大小型商业网点数量分布具有相似性
将获取的大型零售业网点按其经营类别进行分类处理,最终确定5类大型零售业网点.研究显示,南岗区与道里区大型零售业网点分布较多,其中服装鞋帽皮具类与购物中心类均占较大比例,南岗区家电电子类网点在各区中所占比重最大;香坊区与道外区大型零售业网点数量相当,但道外区家居建材类数量居多,而香坊区则具有较多的家电电子类商场;松北区、平房区和呼兰区大型零售业设施较少,且多为日常购物消费类型(见表1).
图2 各行政区业态类型比例分布
个
对比大型零售业网点与小型零售业网点数量分布,研究发现:家居建材商店以上位于道外区,表现为小型商店的连片式发展,与实地考察的情况相吻合;服装鞋帽皮具店40%以上位于南岗区,20%以上位于道里区,与大型服装鞋帽类网点和购物中心的分布相吻合,根据最近邻距离测算可知服装鞋帽类是最依赖集聚效应的,且根据实地调查结果,服装鞋帽类也较多依赖于大型的购物中心和服装商场;超市便利店的分布与全类型小型商业网点的
图3 零售业网点分区分布比例
分布相吻合,且与各分区大型商业网点总数相吻合(图3,表1).总体上看,哈尔滨市大、小型商业网点的数量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各行政区的开发程度、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发展要素相关联.
3 哈尔滨市零售业网点集聚特征分析
3.1 各类型零售业网点空间分布均呈现集聚效应
商业网点的空间组织布局模式直接影响商业竞争力和效益,一定程度的集聚分布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是过于密集分布容易导致集聚不经济的现象.研究显示,哈尔滨市七种类型的零售业网点最邻近系数都处在0~1的范围内,呈现空间集聚状态,且Z-score值都是负值且小于-2.58(在99%置信度上),反映出哈尔滨各类型零售业网点分布都具有集聚效应(见表2).其中,服装鞋帽皮具店的最临近系数值为0.147,同比其它各类型零售业业网点最临近系数最小,集聚程度最高;其次是家居建材市场、家电电子卖场、体育用品;集聚程度较低的是超市便利店、花鸟鱼市场和文化用品店.这种集聚格局的成因主要是在于商业业态的特性差异及商业网点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密切程度不同.服装鞋帽皮具店的空间分布比较依赖空间集聚效应,通常依附于各种商场、商业街,故而集聚程度较高;家居建材、家电电子以及体育用品、花鸟鱼市场等是更为专业化的业态,为方便顾客选择购买,也会分布在相互临近的位置;超市便利店和文化用品商店与居民日常生活最为密切,对集聚性要求不高,故其分布与人口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表2 哈尔滨零售业网点最邻近系数
3.2 大小型零售业网点业态集聚具有相似性
哈尔滨市大、小型零售业网点均呈现江南集聚江北分散、中心集聚外围分散的分布格局(如图4所示).大型零售业网点集聚特征突出,呈现两个高值聚集区,分别位于中央大街商圈和秋林商圈,这里高楼林立,是哈尔滨市商业较早发展地带,购物中心聚集,服装鞋帽类商场数量较多且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商业中心定位相吻合.对比小型与大型零售网点分布的高值聚集区分布特点,小型零售业网点除在以上两个商圈高密度分布外还在太古商圈有高度集聚现象,根据实地调研,太古商圈零售业类型以家居建材和家电电子为主要类型,且较少有大型商场分布,多为小型的零售网点连片式发展.大、小型零售网点密度区表现形式不同,大的零售网点高密度区更为明显,且多为散点状分布;小型零售网点分布核密度值过渡明显,层级结构由中心区向外蔓延.
图4 不同规模零售业网点核密度分布
4 结论
(1)哈尔滨市零售业网点数量空间分布不均衡性显著.多数商业网点布局于松花江南岸,少数分布在松花江北岸且各组团相距较远.南岸地区零售业网点数量上又表现为层级发展结构,以哈尔滨火车站临近的各大商圈为中心,逐渐向外围递减.各分区零售业网点在数量与业态结构上都有很大差异,道里区、南岗区与道外区总数占据了全市网点数量的三分之二,香坊区较次之,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网点布局较少.道里区、道外区以及南岗区业态结构分异性明显,道里与南岗区服装鞋帽皮具类网点优势明显,道外区家居建材类网点比重较大.除道外区、道里区、南岗区外其他各区业态结构较为相似,均表现为超市便利店占有较大比例,仅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但是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如道里区、南岗区才能满足其他消费的需求.
(2)哈尔滨市各业态零售网点分布均表现为集聚发展,不同业态类型集聚程度不同,且密集区分布格局存在差异.服装鞋帽皮具店、家居建材商店、家电电子卖场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类型,集聚程度也高,产生的集聚经济效益明显.超市便利店、文化用品商店贴近居民日常生活,与人口分布息息相关,具有较低的集聚性.大型网点多分布在城市传统的中心地区,城市新区及发展中的行政区仅有较少数量的分布;小型零售网点覆盖范围广泛,但是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业态类型较多依赖于大型网点进行布局.
(3)哈尔滨市零售业网点空间上呈现“南聚北疏”,从中心到外围密度逐渐减小的空间格局.道里、道外、香坊、南岗四区零售业网点集聚区衔接紧密,集聚特征显著;呼兰、松北和平房区零售业发展滞后,空间集聚性不强.零售业网点沿松花江南岸呈现带状高密度聚集区,并沿中东铁路线向南延伸至果戈里大街附近,形成“T”字型发展.整体发展以“T”字型聚集区为中心,向外逐渐过渡蔓延,且集聚程度逐渐减弱.
参 考 文 献
[1] 王芳,高晓路. 北京市商业空间格局及其与人口耦合关系研究[J]. 城市规划,2015(11):23-29.
[2] Brian J.L.Berry. Market Centers and Retail Location[M].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88(2):35-36.
[3] Vernon Henderson J, Thisse JF.On strategic community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1.
[4] Rafael Suárez-Vega, Dolores R. Santos-Penate, Pablo Dorta-González. Location Models and GIS Tools for Retail Site Location[J]. Applied Geography, 2012,35(2):12-22.
[5] 吴郁文,谢彬,骆慈广,等.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的探讨[J].地理科学,1988,8(3):208 - 216.
[6] 刘胤汉,刘彦随. 西安零售商业网点结构与布局探讨[J]. 经济地理,1995(2):64-69.
[7] 王乾,徐旳,宋伟轩. 南京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变迁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2(6):83-88.
[8] 黄浦江. 上海市中心城商业网点空间集聚特征综合测度[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6):572-578.
[9] 焦石,李晓东. 南京市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2):71-76.
[10] 张小英,巫细波.广州购物中心时空演变及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2016,36(2):231-238.
[11] 马晓龙. 西安市大型零售商业空间结构与市场格局研究[J]. 城市规划,2007(2):55-61.
[12] 嵇昊威,赵媛. 南京市城市大型超级市场空间分布研究[J]. 经济地理,2010,30(5):756-760.
[13] 张晓东,姜丽娜,李明玉.基于GIS的延吉市电信商业网点布局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6):62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