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舒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17-06-24于鸿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浅表性柴胡西药

于鸿飞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柴胡舒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于鸿飞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目的探讨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时选择柴胡舒肝散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期为2013年8月—2016年11月,共选择患者110例,经临床确诊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为其中55例患者提供单纯西药治疗,所得数据记对比组;另外55例则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案,中医采用柴胡舒肝散辩证治疗,所得数据记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51/55),明显高于对比组78.18%(43/5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为(5.57± 1.62)分,明显低于对比组(9.72±2.43)分,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柴胡舒肝散辩证治疗胃炎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柴胡舒肝散;疗效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临床症状以阵发性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为主,随着现代人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工作压力等的变化,使得国内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则认为湿邪之气进入脾胃后就会导致“胃脘痛”症状,且可分为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肝胃不和等多种证型。该文即是研究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时应用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期为2013年8月—2016年11月,共选择患者110例。对比组中男:30例,女:25例,患者年龄中最大者83岁,最小者27岁,中位年龄为(53.47± 2.48)岁;患者病程中最长者12年,最短者1年,中位病程为(6.73±1.71)年。研究组中男:29例,女:26例,患者年龄中最大者81岁,最小者30岁,中位年龄为(53.52±2.39)岁;患者病程中最长者12年,最短者1年,中位病程为(6.68±1.52)年。经临床确诊患者均为原发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排除继发性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合并重要脏器并发症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以奇偶配对的方式进行分组,将110例患者平均重组为两个小组(n=55)。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方法,所得数据记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西医疗法与对比组完全相同,中医采用柴胡舒肝散治疗,所得数据记研究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2.1西药治疗方法西药方案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碳酸铝镁治疗,均采用口服治疗方式,其中奥美拉唑单次服用剂量为10 mg,给药2次/d,选择温水送服;碳酸铝镁单次服用剂量为0.5 g,给药3次/d,采用咀嚼方式服用,不可用水送服。如微生物检查中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则需加服阿莫西林,单次口服剂量为1 g,给药2次/d,选择温水送服的方式[1]。

1.2.2 中药治疗方法经中医诊断所有患者均为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其具有胃脘痛、胀满、嗳气、厌食、精神不振等病证,舌苔淡薄且红或白,脉象弦数。均采用柴胡舒肝散进行辩证治疗,基础方剂为柴胡、陈皮、香附、延胡索、川楝子、半夏、苏梗各10 g;白芍、枳壳各12 g;佛手15 g;甘草(炙制)6 g。如患者具有积食不下、胃胀满指征,则加入莱菔子、麦芽、山楂各10 g;如具有嗳气指征,则在方剂中加入旋覆花(煎制)10 g;具有肝胃郁热、反酸指征者,则在方剂中加入黄连5 g、吴茱萸2 g、瓦楞子(煅制)10 g;具有大便不成形指征患者,在方剂中添加苍术10 g[2]。采用传统水煎方法,最终得药液200 mL,1剂/d、分别在早晚分两次服用。

1.3 疗效判断依据

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通过胃镜观察胃黏膜糜烂、充血性病灶完全消失。治疗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胀、胃痛情况减轻,通过胃镜下观察黏膜糜烂、充血性病灶吸收面积超过50%。治疗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胃镜下检查病灶吸收面积低于49%。中医证候判断包括胃脘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舌苔以及脉象,前5项症状评价分数为0分到20分,后两项为0分到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症状越严重[3]。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的是SPSS 18.0统计学软件代表计量数据,并利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以三线表形式整理具体数据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为(5.57±1.62)分,明显低于对比组(9.72±2.43)分,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38 4,P<0.05)。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病灶仅存在于胃黏膜的浅表层,症状与其它消化系统疾病相似度较高。传统治疗时采用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恢复胃肠道蠕动能力、杀灭幽门螺杆菌等多个角度施治,但由于西药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整体治疗效果较差[4]。

中医则认为慢性胃炎是由于肝、脾、胃之间运营失调,加之肝和胃本身相克,一旦因风寒、暑湿等因素干扰,就会引发肝胃不和型胃炎。治疗此类病症时需采用疏肝升阳、温补胃肠的药物,其中柴胡舒肝散应用范围较广。其方剂当中的白芍、香附子具有疏肝解郁、补血调和的效果;陈皮能够调理气机,使中焦瘀阻得以疏通;川楝子具有较强的降肝火作用,延胡索则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二者配伍使用则可以有效调理肝脏气血平衡,达到散瘀止痛、补血通络的效果。从现代药理学研究角度分析,柴胡舒肝散可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能力的恢复,并调控胃黏膜下血液流量,提升细胞免疫力,进而消除幽门螺杆菌,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黏膜组织的修复[5]。

该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治疗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78.18%(P<0.05)。

[1]吴佳楣,吴柱楷.加味柴胡舒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今日健康,2015(5):330-331.

[2]李锐.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5):92-93.

[3]郑文辉.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效果评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3):160,162.

[4]贾晨光,何昌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5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6):124-125.

[5]席淑华.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采用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的临床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6):2176-2178.

R256

A

1004-6569(2017)03(b)-0076-02

2016-12-21)

猜你喜欢

浅表性柴胡西药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柴胡治疗猪感冒症的临床观察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