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集群化态势

2017-06-24彭永芳周荣敏朱艳新

银行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金融业集群

彭永芳+周荣敏+朱艳新

在经济金融业不断走向信息化、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许多金融机构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组织间协作的方式来安排生产和交易活动,使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逐步在地理空间上形成集聚。金融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注定将成为驱动当前时代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金融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首先,在国外发达地区,如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和德国法兰克福等城市,金融产业都呈现了集群化发展趋势(表1)。

伦敦是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可以说金融区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对整个英国以及大伦敦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强大的牵引作用。2012年,伦敦地区金融服务业产值为978亿美元,占地区GDP比重为18.6%,当年英国金融业产值约占全国GDP的10.6%。其中仅伦敦金融城形成的产值就占国内GDP的3.7%,而在英国金融业总产值中就占到21.4%。伦敦金融服务业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上,形成了以城市中心区、内城区以及郊外新兴商务区为主要空间的多点发展模式。

纽约的金融区以华尔街(位于曼哈顿下城)为龙头,是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拥有世界最大的证交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纽约金融服务业主要以企业金融特别是产业金融或市场金融为主。2013年,纽约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2113亿美元,占全市GDP比重约14.4%。从金融业总量上看,纽约已超过其他四个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的总量之和,大约是香港的4倍,约是伦敦的2倍。2012年,在纽约金融服务业就业的人数为25.41万(伦敦为24.95万,中国香港则有24.79万)。美国的三大证券交易所——NASDAQ、纽约证交所和美国证交所都设在纽约,其中纽约证交所和NASDAQ证交所2014年的市值均位于前五大证券交易所之列。纽约也是外国金融企业在美设立分支机构的主要目的地,2013年有外资银行200家,有95家全球百强银行在此设立分支结构,全球前30大银行中有5家在纽约。

法兰克福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也是欧洲金融的心脏。法兰克福在德国的非政治中心地位,促使其成为欧洲中央银行的设立地,并且成为欧元区货币政策中心。随后,围绕着欧洲央行,国际性金融机构纷纷在法兰克福设立了众多的分支机构或者扩大了现有机构规模,这使得大量金融企业在法兰克福进行集聚,由此推动了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设在法兰克福的银行数量就大约有260家,其中约200家为外资银行,在法兰克福银行部门工作的就业人数则高达7万多人。

其次,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金融企业也开始在一些地区和城市进行集中。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天津、成都、杭州、南京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都在努力发展成为金融中心(表2),可见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非常强大。

北京作为首都,总部经济效应明显。在北京金融街,一行三会、四大国有银行总部、全国性商业银行总部,以及银河证券、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非银行大型金融机构的总部等都集中在此。到2016年8月,有4114家私募基金和11家信托公司在北京注册,居全国之首(港澳台除外);另有19家公募基金、19家期货公司、18家券商和26家银行在北京注册,数量在全国均居前三。到2015年11月,共有9家外商独资银行、29家外资银行北京分行、17家外国银行北京分行在京落地,累计分行和法人机构共有55家。2016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为4266.8亿元,占GDP比重为17.1%。金融资源和要素的不断聚集,使北京的城市竞争力逐步增强。

上海是当之无愧的金融服务业聚集地,上海陆家嘴凭借发达的交通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金融企业集群已快速演变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016年,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4762.50亿元,约占GDP的17.3%。到2016年底,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多达1473家,其中为资本市场提供服务的机构382家,提供货币金融服务的机构有622家,保险单位386家。另外,在沪的外资经营性金融机构约242家。目前,上海的证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和期货市场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江苏、安徽等周边地区的金融机构也纷纷到上海设立分部。所以,上海已成为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集群地。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有大量金融机构进驻深圳,因此逐渐形成珠三角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深圳交易所设有中小板和创业板,为大量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2010年,深圳前海成功获批国家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与香港一起开始探索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2015年4月广东自贸区成立,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挂牌。到2016年3月,在蛇口自贸区注册的金融类企业3.1万家。2016年底,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4.9%。这表明,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正在深圳逐步形成。

综上所述,金融业进行集群式发展是撬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杠杆,是城市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現象,同时也是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金融服务业集群式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效应

金融业对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个重要支撑,金融服务业在某地区的大量聚集,必然为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效益,从而大大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首先,金融业集群能够为企业资金周转提供便利的服务模式,增强企业投融资的便捷性。例如,一个地区如果金融机构较为聚集,那么区域内的企业就可以在金融机构建立对应的财务部门,通过本地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进行资金的直接的融资或划转。利用这种模式,企业需要留出的余额资金就比较少,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或对外投资上。而且金融产业集聚区一般证券市场较为发达,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发行证券机会,以满足资金需求。其次,金融集群有助于促进市场的流动性和规避投资风险。金融产业集群会促使当地金融市场体系越来越完善,从而使金融交易的数量非常庞大,因此就会吸引其他地区的金融交易者将自己的交易和信息转移到本地区较为发达的金融交易体系中。这样本地区金融市场的流动资金就非常充裕,大大提高了金融的流动性,由此可以避免因流动性不足而带来的风险。第三,金融集群有利于区域内的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合作。通过合作进行业务创新,可以向企业提供新的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如联合信贷产品),帮助本地区企业获得更多更便利的融资服务,同时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理财渠道。

金融服务业集群式发展具有技术创新效应。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泉,金融业在空间地理上的集群有助于促进本区域的创新发展。众所周知,北京、上海和深圳是我国主要的金融中心,金融企业集聚度很高,同时这些地区又是主要的技术创新发源地。因为在金融要素聚集的地区通常也汇集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和丰富的市场信息,并且本地区还能提供支持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可见,在金融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城市,一般在技术创新领域也具有更好的先天优势。另外,一个地区如果金融企业比较集中,客观上本区域内的市场竞争程度也较为激烈,这种竞争的环境也激发了各类企业和金融部门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并在管理制度和商业模式上进行革新,因此促进了整个区域的创新发展。而且,金融企业的高度聚集,也会刺激更多的与金融相关的金融辅助企业大量产生,导致区域内出现新型产业。

金融服务业集群能够产生外溢效应。一个区域内金融企业的集聚,一方面会对金融产业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带来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从而引致本地区其他促进经济增长因素的发展。例如,在金融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有用信息的聚集,并将企业的管理经验、制度和风险控制模式等要素引入到金融集群区域内。在这种环境下,集群区域内的其他企业也会对这些有益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学习一些优秀金融机构在管理制度和风险管控模式上的成功做法,以此相互促进各企业的发展。在集群区域内,由于企业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得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度和风险控制模式等信息,这样企业的信息购买成本就会减少,因此有利于提高集群区域内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

金融服务业集群有助于形成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金融产业在一个地区的聚集,通常会促使该地区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心城市或金融中心商务区,这样就会通过辐射作用和聚合作用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第一,依托中心城市可以吸引大量优质生产要素转移到本区域,从而为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第二,借助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以点带面,通过文化交流、信息共享等各种渠道向周边其他地区进行渗透,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促进现代金融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

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金融服务业集群无论是市场自发形成还是政府主导形成,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一个完整的价值链能对关联企业和要素形成极大的吸附作用,政府应通过政策和制度支持,引导区域内的金融企业形成价值链并不断优化,使之形成良好的金融服务生态环境,然后吸引新的金融组织不断进入,以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降低金融企业的生存成本,最终打造集群区域内金融企业基于协同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要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强对社会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培育创新的金融文化,使企业和消费者对新型的金融服务或产品形成正确的认识,激发社会对创新的金融产品的需求,进而推动金融业的增长。

构建合理的金融服务业格局助推金融业集群形成。应建设合理的金融产业格局,加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打造,使区域金融行业分布实现结构化和层次化,提高金融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在构建金融产业格局的过程中,应重视对金融主体进行层次化建设,主动吸引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进入本区域,积极扶持和发展地区性的小型商业银行,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产业格局,从而保证区域内各金融组织之间形成功能上的互补。这种结构化布局,有助于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促进金融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金融业的集群式发展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如果在经济发展层次上有差距,就会导致各区域金融产业聚集的水平发生差异,因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形成一定影响。所以要对地区内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协调,尽量缩小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差异,以避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产生差异。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上,要尽可能避免脱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要使金融集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

加强资本市场对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引领作用。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发展实质上是资本市场的发展,现在一些金融中心也都是以资本市场为中心,对金融中心进行布局,也必须有资本市场做配套。资本市场对金融集群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上。当前,各种基金产品种类多样,金融衍生品日趋多元化,为此资本市场应针对金融中心的发展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以便为金融中心建设注入活力。一是在全社会培养投资意识,使企业和居民愿意到資本市场中参与金融交易;二是搞好证券市场,促进证券交易,增强金融产品的流动性,推进金融体系发展,有效提高金融业流通效率,从而活跃区域经济;三是完善金融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信用制度建设,为区域金融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为金融产业集群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在同一区域内有相当规模和数量的金融机构以及配套服务机构进行聚集,形成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首先是继续巩固和壮大传统金融业。比如,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到本地区开办分支机构,并以优惠政策吸引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及中介机构、基金管理公司等进入本区域,加快金融企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态势。其次是发展新兴金融业。比如在本地区建立为县域经济和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发展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引进和培育创业投资基金和境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与此同时要加快建设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比如要大力发展可供给短期融资的货币市场,鼓励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引入保险市场等。

(本文是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效应与包容性创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455301D))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金融业集群
金融动态:第30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概述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体的品牌还是集群产品的品牌?
PYRAMID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