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讯

2017-06-24田野

环境与生活 2017年6期
关键词:环保部计委

绿讯

环保部:多次超排可入刑

6月8日,环保部通报了各地环保部门2017年1~4月执行《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及移送环境犯罪案件的情况,并对查处案件数量较多的安徽、浙江、福建、山东和山西等地提出了表扬。

随着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大,大量环保违法企业被揪出,处罚力度也在升级。环保部强调,两年内两次及以上非法排放有毒物质被处罚,之后仍然再犯的,应被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代价将从行政处罚升级为刑事处罚。如浙江台州市某电镀企业,2015年8月5日和2016年9月18日两次因所排废水铜含量超标被罚而被界定为刑事犯罪,台州市椒江环保分局已经将此案依法移交公安部门进行调查。这一事件说明环保执法的力度正在明显加强。

环保部的通报称,今年1~4月,全国实施各类案件总数8614件。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299件,同比上升56%;罚款数额达4.2亿元,同比增加170%;查封扣押案件3735件,同比上升201%;限产停产案件1941件,上升317%;移送行政拘留1955起,上升229%;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684起,上升47%。这些数字的增加,同样表明执法力度持续加大。

2016环境公报:北京重污染少7天

环保部6月5日发布《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该公报由环保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卫计委、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海洋局共同编制完成,是反映中国2016年环境状况的公开年度报告。

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8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城市总数的24.9%。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地级城市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重点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4.2%,比2015年上升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9.1%。其中北京优良天数比例为54.1%,比2015 年上升3.1个百分点,重度污染(五级)和严重污染(六级)的天数为39天,比2015年减少7天。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臭氧。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74城市中空气最差的10个城市依次是衡水、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唐山、郑州、西安、济南和太原;最好的10个城市依次是海口、舟山、惠州、厦门、福州、深圳、丽水、珠海、昆明和台州。

此外,对全国474个城市开展的降水监测结果显示,降水pH(酸碱度)年均值低于5.6的酸雨城市比例为19.8%,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地区。

2016年,全国暴雨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3/4的县市出现暴雨,导致26个省级行政区近百城市发生内涝,直接经济损失偏多为150%。相反,全国旱情较常年偏轻,与2000年以来均值相比,作物受旱面积、受灾面积和饮水困难的水平分别少31%、51%和80%。

英国可再生能源供电首过半

英国国家电网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7日中午,风能、太阳能、水力和木屑颗粒燃烧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给英国提供了50.7%的电力供应,这意味着该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占比超过一半。如果再加上核能发电,低碳能源发电量占比总计超过70%。

英国可再生能源机构负责人埃玛·平奇贝克说,风力发电是低碳能源发电中的明星。政府应与行业密切合作,确保风能发电屡创新高的势头得以保持并且成为新常态。

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英国煤炭发电量占比从2015年的23%跌至9%,英国政府希望在2025年前关闭所有燃煤电厂。

中科院发布首份遥感绿皮书

中国科学院6月12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并由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机构以绿皮书的形式策划出版。这是我国首份遥感领域的绿皮书。

中新社6月12日报道,该遥感监测报告分为三部分。首先用总报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陆地及其近海岛屿的土地利用状况和过去30年的变化,包括2001年至2014年的植被状况、2010~2015年的大气质量、2000~2015年的水资源及水质状况、2010~2015年粮食生产形势的时空变化特征;其次是各省的土地利用与植被分布特征、中国典型城市群区域大气状况等分报告;最后是专题报告,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遥感监测报告》及《胡焕庸线:中国过去发展格局界定与未来态势分析》两部分。

报告指出,20世纪80年代至2010年,中国土地利用依然保持着土地类型受自然属性影响为主的特点。但局部区域的部分类型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深,地域分异明显,特别是耕地变化明显“南减北增,总量基本持平,新增耕地的重心逐步由东北向西北移动”。

报告主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顾行发介绍,这份遥感监测绿皮书未来会以每年一本的频次更新。

日本獾持续被杀或致种族危机

日本九州岛的农民经常捕杀在当地被视为有害动物的獾。在九州鹿儿岛县,去年被杀死的獾数量从几年前的几百只飙升至4000多只,食用獾肉也开始在当地流行起来。东京农工大学生态学家金子在英国《自然》杂志的“读者来信”栏目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杀戮以这样的速度继续下去,日本獾可能面临灭绝,政府应当介入此事并提供科学的建议。

日本獾是日本特有物种,体型小于欧洲獾,主要分布在本州、九州、四国及小豆岛,喜欢居住于森林中,主食有蠕虫、甲壳虫、浆果和柿子等。金子介绍说,当地政府正在不断地推动农民猎杀有害动物以减轻作物损失。獾在日语中与农民经常捕杀的狸和浣熊(在日本是入侵物种)是同一个词,当地法律法规也没有禁止对獾的捕杀,这很可能是它被九州农民视为有害动物的原因。

虽然日本獾目前并未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但根据金子对该物种种群密度的估测,这一状态可能很快便会发生变化——在过去的几年里,鹿儿岛上有70%的獾死于人类捕杀。

卫计委:健康扶贫项目救治了260多万患者

国家卫计委6月6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典型省份健康扶贫工作经验。卫计委财务司副司长刘魁指出,今年国家卫计委启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截至5月底,已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人。

刘魁介绍,去年卫计委组织各省区市动员80多万基层卫生计生工作人员,对全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开展了逐户、逐人、逐病的调查核实,重点核查发病率高、费用高和影响生产生活能力的93个病种,全面摸清了农村贫困人口患病的情况,确认在全国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553万户,共涉及734万人。在这个基础上,卫计委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精准施策,分类救治,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目前已有35%的贫困患者得到了救治。

(田野/供稿)

本栏目责编/季天也jtyair2013@vip.163.com

猜你喜欢

环保部计委
环保部约谈4地政府主要负责人 督促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
环保部有机食品基地名录(十四)
环保部有机食品基地名录(十二)
闻名十余省的楚东医院有望“冲出”本镇 淮安市卫计委调研该院探讨解决等级问题
环保部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卫计委: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两年内与国际接轨
国家卫计委:印发2014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
环保部将发四项新标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卫计委:2014年底前完成50%以上食品安全标准整合
卫计委构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 重金属污染涵盖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