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公益人崛起的“三大诱因”
2017-06-24谭建光
文|谭建光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工系教授
中国青年公益人崛起的“三大诱因”
文|谭建光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工系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的就业渠道日趋宽广,职业分布日趋多样。其中,“青年公益人”群体的诞生和发展尤为引人瞩目,他们不仅仅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而且通过职业发展帮助社会人群、解决社会问题。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巨挑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城市生活从“单位制”向“社区化”转变,农村生活从“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转变,成为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的创业就业选择日趋多样化、灵活化,面临的诱惑和陷阱也很多。那么,在林林总总的青年职业发展中,诞生“青年公益人”群体的诱因是什么呢?我们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动机多样化、前途多样化、视野多样化”三大诱因,值得引起重视。
市场经济中的青年动机多样化
社会上一般都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会诱发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对物质生活的追逐,甚至导致“利益至上”和“极端自私”的价值取向。但是,不论从欧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还是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来看,市场经济激发的是民众多样化动机,其中既有追逐经济利益的动机,也有在经济生活改善之后崇尚公益慈善、热衷志愿服务的动机。我们在不同年代的调查对象中,都发现了非常典型的案例。其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经济特区率先诞生注册志愿者社团─深圳市义工联。我们查阅当时志愿者的报名表,发现一位少妇这样填写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因为我有慈祥的双亲,所以希望天下父母安度晚年;因为我有恩爱的家庭,所以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因为我有活泼的子女,所以希望天下儿童都有快乐童年。因此,我报名参加义工联,做一名志愿者。”恰恰是生活在经济特区的人群,通过创业就业改善自己及家庭的生活之后,更加愿意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其二,广州青年李森,学历不高。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入读技工学校的时候,偶尔看到了一段话:“一个城市的美好,不仅看有多少高楼大厦,还看有多少志愿者。”为此,他刚刚参加工作时就报名参加了启智志愿服务总队,将100多人的队伍发展壮大为8万多人。日后创办“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为著名的公益人。其三,湖南农村孩子谭刚,从小认真读书,但是不敢与人交往。在就读中央民族大学后,看到各个学生社团争相招新,他不敢报名活跃的社团,只是选择了“非常土气”的“大学生服务‘三农’协会”,从会员做到骨干,再做到部长、会长,充分锻炼了公益能力,毕业前到中国扶贫基金会实习,毕业后考取全国汉语志愿者到国外支教。
分析案例后我们发现,恰恰是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让人们不是一定要“被安排”“被就业”,反而能够按照自己灵活多样的意愿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在这样的趋势下,公益慈善则日益成为当代青年一种全新的职业选择。
社会治理中的青年前途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基层都在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简要地说,即是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变化,从“单一控制”向“多元共治”的转型。“多元”意味着社会各种力量都能够有发挥特长、发挥作用的机会;“共治”意味着不同社群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共建美好家园。其中,社会组织发展并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来,就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新途径和新前途。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从机关单位、国有企业“跳槽”去做“个体户”,就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诸多阻挠;那么如今的青年放弃公务员职位、公职人员身份,进入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就业,就越来越为家庭和社会所理解。当年,团中央组织部长徐永光,从团中央常委、组织部长职位转而进入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创立并推进“希望工程”,在外人看来不可理喻。如今,不论是民政部司长王振耀辞职,到北京师范大学创办慈善研究院,还是原上海闸北区文化局长闫加伟辞职,到企业做社会责任官员,乃至一些地方的处长、县长辞职加盟公益机构,都日益成为社会认可的现象。在这些领导干部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遵循自己的理想和兴趣,选择公益机构作为自己的职业平台,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
与此同时,恰恰由于青年公益人在服务社会、关爱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做出了贡献,往往会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新生力量。广州市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广州启智志愿服务总队原队长李森被提拔到共青团中央挂职担任社会联络部副部长,任职两年,统筹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功能发挥;广州公益志愿服务典型赵广军、深圳公益志愿服务典型熊永兰均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参政议政,有所作为。可以说,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进步促使更多的青年主动投身公益行业,从事公益服务;同时,在公益服务中展露头角的青年人又会受到基层党组织的重视,受到基层群众的拥戴,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 量。
文化开放中的青年视野多样化
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打开大门,促进中外文化不断交融,为当代青年带来新信息、新视野、新思想。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的青年认为从政是唯一有前途的事业,将个人视野及追求锁定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年认为经商、办企业是有前途的新事业,将个人视野及追求延伸到工商业领域。那么,进入21世纪的当代青年,在放眼世界各国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将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纳入新的视野范围,公益慈善从而成为一种新的事业追求。当今社会,通过中外媒体信息交流、网络信息交流、人际往来交流等方式,欧美国家、亚太地区越来越多的公益生活理念和公益职业观念传入中国内地并赢得当代青年的认同,成为促使青年公益人群体崛起的重要因素。
如今,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四川省等地成为青年公益人较为集中,公益职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这与当地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的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国际公益组织和各国社会机构争相进入、传播理念的地方。上海从浦东新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建设开始,掀起了公益志愿服务的发展热潮,恩派社会组织培育机构、映绿社会组织支持机构等专业化、精准化公益服务更是延伸到全国,为各地新兴社会公益组织提供帮助,对全国的公益志愿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广东省和浙江省作为沿海开放地区,将外来公益文化与本土慈善文化相结合,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参与其中。四川省成都市非常特别,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志愿服务和灾后重建公益服务中,汇聚了国内外的公益力量,形成了全新的公益组织培育模式。就这样,世界公益热潮与中国公益潮流日益紧密结合,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日益成为当代青年追求的新目标、新方向。
青年公益人群体的价值体现
在我国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进程中,青年公益人的崛起具有特殊的价值,不仅为青年的发展开拓新的前途,还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新的活力。概括地说,青年公益人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 传播新思想。虽然慈善互助在中国有着长久的历史渊源,但现代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则是从欧美国家引进,结合我国公益实践不断发展而来的。青年公益人积极借鉴外国的理念经验,结合国情需要,传播了许多新思想和新知识,促进了我国慈善文化的发展。
2 催生新社群。目前,青年公益人创办或参与的社会组织种类多样,既有行业协会、兴趣社团的公益部门,也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专业机构,还有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中心等纯公益组织。这些新社群既成为我国职业类型中的新成员,也成为我国社会治理中的新力量。他们代表的社群、服务的社群,在社会各大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引起广大民众和各级政府的关注。
3 创造新项目。青年公益人充满创新精神,精力充沛、乐于创造,为公益志愿服务的发展开拓了多种新途径。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公益人热情地投入公益创新,越来越多优质的项目进入了社区和农村的服务领域,惠及那些有困难、有需求的人 群。
4 建立新机制。中国社会的建设与治理创新特别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青年公益人正是通过开发公益项目,开展志愿活动,吸引社区与农村的群众关心国家与地区发展,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这样,青年公益人及其所在的公益机构日益成为传播公民意识、培养公民素质、推动公民参与的重要载体,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民主建设创造新机会、提供新途径,有助于构建具有国情特色的民主生活新模式。
(本文由公益慈善学园供稿)